基层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15 02:08:0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7期
关键词:达标率医学教育学分

杨 芝

(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11700)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以在职业余学习为主,短期脱产学习为辅的终身性医学教育,是继院校基本医学教育之后卫生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新的教育模式[1-2]。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医院持续稳步发展,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完善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相关制度和流程。现就近年来我院继续医学学分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我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现状

我院是一所县级医院,2019年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纳入三级医院管理。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和完成率分别达100%和≥95%。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达标率,我院建立并完善了《盱眙县人民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盱眙县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率与科室绩效挂钩,要求科室人员上一年度继续教育100%达标,不达标人员给予0.2分/人扣除绩效考核分。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达标者,延迟职称评聘。文件还规定了不同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及相关费用报销的流程和要求。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参与率和学分达标率(见表1)。此外,我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不仅仅针对全院的医、技、护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这对全面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表1 2016~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达标情况(n,%)

2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继续医学教育旨在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促进医院持续稳步发展,更好地完成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诊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工作者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才能紧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某些医务人员显然对其存在误解,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是为了拿学分完成任务,主动性不高。

2.2 继续医学教育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

目前医院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多以专业性较强的理论知识为主,根据医院相关管理规定,入院五年内的职工必须参加院内开展的所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入职的职工多为基层一线人员,对非本专业的领域涉足和关注较少,因此可能无法理解和消化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学习内容,无选择性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不仅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2.3 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形式较为单一

近年来,我院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数量逐步提升,学习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但多以学习班、学术会议等面授的形式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且在时间安排上容易与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相冲突。

3 对于提升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3.1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宣传和引导,提升医务人员主动学习意识

医院应充分认识并肯定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加强宣传和引导,促进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识,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医务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意义以及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保证学习效果。

3.2 完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政策,加强学分管理和考核

2019年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申报指南也提出将拟招基层单位学员人数纳入申报评价体系[3]。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更应不能忽视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对新入院的职工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强制要求参加院内开展的所有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以在规定参与次数的情况下,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或者感兴趣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医院应进一步加大对学分授予环节的考核力度,例如实行双签到,分步刷卡等方式,避免代刷、蹭分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已获得学分的审核,确保学分获取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3 提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丰富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形式

继续医学教育应“按需施教”,根据不同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多层次培训。在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数量的基础上,重点提升项目内涵和质量,开展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高医院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院虽是基层医院,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已具备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的条件。现如今很多医务人员工作量较大,经常没有时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工作与学习冲突也是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信息化技术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参与率和学分达标率,还能大大节约其时间和经济成本[4]。

4 结 论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专业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医疗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手段。学分制是反映学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和成效的管理方式,目的是通过学分管理,提高学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和学习培训效果[5]。我院近年来继续医学教育的参与率和学分达标率显著上升,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规范和完善我院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以实现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达标率医学教育学分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中国水利(2021年7期)2021-04-02 23:52:07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4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