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辉
(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4)
皮肤瘙痒症为临床皮肤科常见病理类型,其临床致病因素较多,缺乏有效的特效药进行针对性治疗,为皮肤科主要顽症之一,为皮肤科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既往临床针对老年皮肤瘙痒症病理表现及治疗需求,多采用润肤乳联合桂利嗪进行治疗干预,但经临床应用中发现桂利嗪药物治疗见效慢,临床应用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探究适配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课题研究价值[1]。现本研究笔者特于老年皮肤骚痒症治疗中,采用润燥止咳胶囊进行针对性治疗,特收集58例患者进行客观比对,如下报道。
研究共收录2018年1月~2020年2月58例皮肤瘙痒症老年患者为课题分析对象,采用蓝红双色记号笔由1~29数列均分小组,一组划分29例,设为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60~88岁,平均(66.83±1.73)岁,病程1月~3年,平均(1.05±0.04)年;一组划分29例,设为实验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60~86岁,平均(67.03±1.66)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1.02±0.05)年;假设校验2组皮肤瘙痒症老年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于下文假设分析。
纳入原则:(1)58例研究对象均满足《皮肤学诊治指南-皮肤瘙痒症》[2]对疾病的评估依据,患者年龄均为60岁以上,由监护人陪同就诊,经一周洗脱期纳入研究;(2)研究项目实施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原则:(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耐受,或于观察前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的患者;(3)特殊患者,例如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无法定监护人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患者确诊后均对药物使用史、合并症等情况进行问询,必要时可开展药敏试验,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性;2组患者均予以润肤乳外用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以桂利嗪(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745 25 mg*100 s)药物口服,25 mg桂利嗪/次,3次/d;实验组患者联合使用润燥止痒胶囊(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5030 0.5 g*36 s)口服,4粒/次,3次/d;2组患者于药物使用期间,均不服用其他药物,均持续治疗14 d比对有效机制及安全机制。
研究采用《中医新药治疗指导原则》[3]疗效评估依据,若皮肤瘙痒症状无改善、继发性皮损范围无缩小甚至扩大,疗效评估无效;皮肤瘙痒症状改善、继发性皮损范围缩小,疗效评估转归;皮肤瘙痒症状基本消失、继发性皮损范围缩小至原30%以内,疗效评估显效,计算2组有效机制,有效机制为转归占比加显效占比;统计比对2组患者药物使用期间不良反应继发情况,常见全身乏力、胃肠道不适、嗜睡、肝肾功能减退等。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实验组药物治疗无效判定病例1例,总有效机制96.55%(28/29),对照组物治疗无效判定病例8例,总有效机制72.41%(21/29),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药物治疗有效机制比对(n,%)
2组患者药物使用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患者3例继发不良反应,其中1例继发全身乏力,1例胃肠道不适,1例继发轻度嗜睡;对照组患者2例继发不良反应,1例胃肠道不适,1例继发轻度嗜睡,经药物停用后症状自行缓解,统计校验无意义(P>0.05)。
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临床学者于皮肤瘙痒症病因探究中发现,其疾病发生与5-羟色胺、组胺、内源性阿片样肽、神经胺、细胞因子等具有高度关联性。考虑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萎缩,肌肤防御机制降低,皮肤血运障碍,营养灌注不足,皮脂滋润相对不足,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诱导瘙痒情况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临床常用桂利嗪片进行老年皮肤瘙痒对症治疗,因药物为钙通道阻滞类药物,抗组胺药物疗效,可以有效起到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的作用机制,改善局部血流量,针对冠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心输出量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进而起到拮抗肾上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的作用,改善过敏反应,从而缩小继发性皮损处,使皮肤修复[4]。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老年皮肤瘙痒症发病主要由于老年人机体衰弱,气血相对不足,加之风寒邪气外扰,或内体血虚生风化燥,燥邪灼伤津液,燥生内热,无法宣发,于肌理滞留,导致肌肤失于濡养,诱导瘙痒情况的发生,临床主要治则以祛风润燥、养血平肝为主。研究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进行针对性治疗,基础药物组成为苦参、生地黄,作为君药,起到清热燥湿、养阴生津之功效,辅以制首乌、何首乌、桑叶、桑红花加强祛风功效,起到润燥凉血、滋阴除湿的效果,以养血、熄风、柔肝为本,以活血化瘀为辅,标本根治改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表现,提高皮肤屏障,促使疾病转归[5-6]。本研究表明,实验组药物治疗无效判定病例1例,总有效机制96.55%(28/29),对照组物治疗无效判定病例8例,总有效机制72.41%(21/29),统计校验表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使用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统计校验无意义(P>0.05);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用药临床症状转归效果更佳,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经西医药理分析显示无交叉耐药情况发生,可联合使用增加药物疗效,促使疾病早期转归,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于老年皮肤瘙痒症治疗中采用润燥止痒胶囊与桂利嗪联合治疗方案,利于临床症状转归,临床应用兼具安全及高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