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凯,罗苏青,周晓春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1)
由于患者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汁淤积或胆囊内结石下降等原因,常于胆总管内产生结石,胆总管结石,以上腹绞痛、寒战、发热及黄疸等为主要症状,症状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临床普遍采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术的治疗方式,发展历史较为成熟,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切除的治疗中,但其切口较大易感染,治疗出血量较多,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且患者不适感较强,术后的T管易脱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1]。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患者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更为患者所接受。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收手术治疗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治疗办法,对比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论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收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20)与研究组(n=20)。对照组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30~55周岁,平均年龄(42.25±11.7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31~52周岁,平均年龄(41.28±9.72)周岁。患者年龄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采用B超或MRI进行检查,确定胆总管结石情况,做好术前准备[2]。对照组采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术治疗方式。
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方式:全身麻醉后,腹直肌旁切口,对胆囊进行解剖分离,切断胆囊,去除标本。使用血管钳钳夹参与的胆囊组织,由粗至细逐步采用胆道探子进行螺旋性进入胆囊管8-10mm的扩张,避免管壁组织的撕破[3]。取石完毕,再次利用胆道镜对左右肝管及胆总管进行探查,避免结石的残余,检查括约肌的通畅正常。对胆囊管结扎,并对胆囊管残部切除。文氏孔旁常规置入引流管。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时间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越短,并发症发生概率越低,临床疗效越好。
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t检验校准其计量数据(治疗时间相关参数),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x2检验校准其计数数据(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反则无统计学价值。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相关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并发症发生概率(%)对照组 20 91.23±5.35 15.12±4.37 6(30.00)研究组 20 87.59±5.17 9.75±4.61 1(5.00)t/x2 2.2135 3.7807 4.3290 P 0.0329 0.0005 0.0374
胆总管结石患者多在出现严重疼痛、发热或黄疸等急性发作期就诊,需及时对患者做相关检查,确定结石情况,根据患者实际病症,针对性采取抗炎治疗,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等平衡,观察不见好转后,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传统的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置T管引流,在医疗发展历史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电解质的失衡,使体内胆盐及消化酶部分丢失,导致其预后的食欲下降,营养状况较差,严重影响其术后的恢复。且置管的同时,增加了对胆道的压力,导致胆道蠕动的受限,可影响Oddis括约肌的正常运作,使肠液反灌于胆道,引发感染并发症[4]。尤其在T管放置不当时,易导致胆管壁出现缺血性坏死,部分患者也会出现T管的脱落,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并发,因此术后患者恢复较慢。经胆囊管用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更有效的保持了胆总管的完整性,从而使患者的水电解质及胆盐不宜丢失,因此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此外,对胆总管的正常压力维持也有一定帮助,避免了T管脱落导致的并发症感染风险,使括约肌功能维持正常,避免了肠液返流出现。对于患者来讲,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更易于推广。
综上所述,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使用腹腔镜下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可以达到快速抑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值得普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