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风,吴 静,杨小珍,陈更业,周 晶,何步梅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1 h 内,体重<1 500 g,且胎龄<34+0周的新生儿[1]。喂养一直是关系到VLBWI新生儿生存质量和预后的主要难题之一,这也使其成为目前新生儿医学研究的热点[2-3]。新生儿由于缺少吸吮反射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其促进胃肠道功能发育和身体发育的效果有限。非营养性吸吮可通过吸吮奶嘴,对新生儿口腔黏膜感觉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模拟真正经口进食,促进包括胃肠道功能发育在内的整体发育[3-4]。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单纯俯卧位重力喂养和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VLBWI新生儿生长发育及胃肠道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VLBWI新生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VLBWI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单纯俯卧位重力喂养为俯卧位组,俯卧位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为联合组。俯卧位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顺产7例,剖宫产33例,平均胎龄(31.95±0.64)周,平均Apgar评分(8.53±0.51)分,平均出生体质量(1 248.78±138.78)g;俯卧位组中(联合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顺产10例,剖宫产30例,平均胎龄(32.03±0.66)周,平均Apgar评分(8.60±0.50)分,平均出生体质量(1 278.28±130.50)g,2组VLBWI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VLBWI诊断标准[1],即出生1 h 内体重≥1 000 g,但<1 500 g;②胎龄<34+0周;③Apgar评分≥8分。排除标准:①存在窒息抢救史;②合并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畸形或相关疾病;③无法进行重力喂养或非营养性吸吮;④家属要求改变喂养方式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新生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喂养方法:所有新生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和经口留置胃管喂养,根据新生儿个体情况,制订重力喂养奶量和喂养次数。将装有雀巢早产儿配方奶粉的注射器悬挂于距离新生儿口腔(18±2)cm处,注射器连接胃管,奶液依靠自身重力经由胃管流入新生儿胃内。
1.2.1 俯卧位组新生儿:喂养时新生儿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两腿弯曲,小腿、四肢与腹部贴于床面,成“跪姿”进行喂养。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状态。喂养结束后,恢复仰卧位或侧卧位。
1.2.2 联合组新生儿:喂养前及喂养结束时,均使其含住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刺激,每次15~60 min。其余条件均与俯卧位组新生儿相同。
1.3 观察指标
1.3.1 生长发育状况:以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作为评价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均于清晨测量3次取平均值。上述指标分别于出生时、出生14 d 时重复测量。
1.3.2 喂养不耐受情况:①呕吐次数≥3次/d;②胃潴留量≥1/3前次奶液量,或呈咖啡色、胆汁样;③奶液量增加或减少≥3 d;④腹部胀气程度≥1.5 cm/d;⑤排便异常;⑥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⑦体温不稳定,诊断为喂养不耐受[5-6]。
1.3.3 胃肠道功能:以胃液pH值、单位时间内肠鸣音次数、胎粪排尽时间评价胃肠道功能。胃液pH值的检测:喂养前1 h,经由胃管抽取胃液,用pH试纸检测3次,取平均值。单位时间内肠鸣音次数的检测:于每日清晨6时,用听诊器听诊新生儿腹部1 min,记录肠鸣音次数,检测3次,取平均值,由于部分新生儿出生时听不到肠鸣音,以首次听诊到肠鸣音记为出生时肠鸣音。胎粪排尽时间的判断:自新生儿出生后,至粪便首次完全变黄的之间,记为胎粪排尽时间。
2.1 2组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比较:出生时2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4 d时,2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高于出生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高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体重、身长状况比较
2.2 2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均有呕吐、胃潴留、排便异常情况发生,但无呼吸暂停或体温不稳定情况。联合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3例,发生率为7.50%;低于俯卧位组发生10例,发生率为25.00%,联合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率低于俯卧位组(χ2=4.50,P<0.05),见表2。
表2 2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
2.3 2组新生儿胃液pH值、肠鸣音次数比较:出生时,2组新生儿胃液pH值、单位时间内肠鸣音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4 d时,俯卧位组胃液pH值高于出生时,联合组胃液pH值低于出生时,联合组低于俯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单位时间内肠鸣音次数高于出生时,且联合组高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新生儿胎粪排尽时间少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新生儿胃液pH值、肠鸣音次数及胎粪排尽时间比较
既往研究认为,相比于推注式喂养方式,重力喂养可在保证有效营养摄取的同时,减少新生儿胃肠负担,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6]。特别是俯卧位重力喂养,该体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吸及反流导致的呼吸暂停[7];此外,还可以促进VLBWI新生儿肺部血氧交换,减少低氧导致的呼吸暂停[8]。但包括俯卧位在内的重力喂养方式,均无法满足新生儿的吸吮反射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其对胃肠道功能发育的改善效果有限。
本研究在俯卧位重力喂养的基础上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刺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出生14 d时,2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高于出生时,且联合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高于俯卧位组(P<0.05)。这说明,联合非营养性吸吮俯卧位重力喂养的VLBWI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优于单纯俯卧位重力喂养组,表明二者联合有利于促进VLBWI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改善。这与杨春燕等[9]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出生14 d时,俯卧位组新生儿胃液pH值呈升高趋势,而联合组胃液pH值呈下降趋势。2组新生儿单位时间内肠鸣音次数高于出生时,且联合组高于俯卧位组,联合组新生儿胎粪排尽时间少于卧位组(P<0.05),表明俯卧位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VLBWI新生儿胃液pH值及肠蠕动有影响。既往研究[10-11]证实,早产儿胃液pH值在出生后2周内常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这往往提示其胃酸屏障被破坏,防御机制受损,胃内细菌异常增殖,严重者可影响早产儿的预后。本研究中,非营养性吸吮可使VLBWI新生儿胃液pH值降低,这主要是通过模拟真正经口进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了胃液的分泌。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联合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俯卧位组(P<0.05)。现已证实,喂养不耐受与喂养方式、胃肠功能和个体差异密切相关[12]。本研究将俯卧位重力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应用,分别从优化喂养方式和改善胃肠功能两方面入手,减少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