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媛,罗志军,*,齐 松,张 田,刘梦婷,许 巾,刘洋洋
1 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昌 330045 2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45 3 赣州市自然资源局, 赣州 341000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并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所需基础物质的不可再生资源[1- 2],其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 4]。土地适宜性是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5],目前对土地适宜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损毁矿山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6- 7],而对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研究少,且研究区多为山地等地势较高的地区,如赵筱青等[8]对云南喀斯特山区进行了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研究。因此,对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的城市地区,亟需开展以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内容的相关研究。
土地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准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和社会活动规模[9-10]。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展开围绕人、地、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11-13],随着土地开发程度的加深[14-15],土地利用空间不均衡等问题突出,相关研究逐渐拓展到土地综合承载力[16-18]。近年来,随着土地承载力评价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其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体系等都愈加丰富。评价对象方面,主要为城市土地承载力[19]、区域土地承载力[20-22]以及特殊地区土地承载力[23-24]。研究方法上,系统动力学[25]、生态足迹模型[26]、多指标综合评价[27- 28]等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从评价体系来看,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从环境容量[29]、生态承载力[30]、自然基础要素[31]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较少考虑到区位条件及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无法反映在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
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方面开展了土地适宜性和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但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进行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研究还较少,更缺少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现状开发状态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因此,理清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现状开发状态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32-34]。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在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测算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和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并探讨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现状开发状态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以期为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地处江西中部偏北,位于115°27′—116°35′E、28°09′—29°11′N之间,总面积达7402.36 km2,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237.57 km2,占总面积的16.72%,下辖五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和四县(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境内地形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迅猛,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274.67亿元,常住人口达554.55万人,城镇化率74.2%。
图1 南昌市地理位置示意图Fig.1 Geographical location map of Nanchang City
本研究数据主要包括:南昌市201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数据库、生态红线划定成果等,还有江西省地面塌陷分布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图、南昌市统计年鉴、道路矢量数据等,以及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空间分辨率为30 m)。通过ArcGIS 10.2软件,将数据投影到统一坐标系下,并划分为30 m30 m的格网作评价单元,以便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不断加快,大量耕地开发为建设用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发生明显重构,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等使区域空间开发失衡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失衡问题,协调人口、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现状开发状态之间的空间匹配关系研究。本文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具体如下:
(1)指标选取及量化处理:适宜性评价从生态安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区、地面塌陷为强限制性指标,高程、蓄滞洪区、土地利用类型、区位条件为较强限制性指标,坡度大于25°为强限制性指标,小于25°为较强限制性指标,并对指标赋值,进行量化处理。
(2)划分适宜性等级:以ArcGIS 10.2软件为处理平台,进行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并通过SPSS 22.0软件对适宜性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划分适宜性等级。
(3)计算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利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和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
(4)空间匹配度分析和相关分析:计算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匹配度,并将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和空间匹配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现状利用状态与其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
图2 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匹配研究技术路线图Fig.2 Technical roadmap of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and spatial matching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Nanchang
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评定一定条件下土地开发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程度[35]。根据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南昌市实际,从生态安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3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分为强限制性指标和较强限制性指标两类,如表1所示。
在评价时,考虑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将生态红线作为强限制性指标处理。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划定的必须实施特殊保护的国土空间界线[36]。同时为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选取永久基本农田区为强限制性指标。地面塌陷区开发难度大且多为自然灾害易发区,所以将地面塌陷区也列为强限制性指标。此外,坡度直接影响建设用地开发成本和开发难度,坡度过大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增加潜在危险性。相关研究表明,在进行建设用地开发时,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一般被视为“禁止建设区”[37-38]。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区位条件和人口密度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信息的可达性和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因此,在适宜性评价时,都将其作为评价指标考虑在内。
对于强限制性指标,根据“一票否决”原则进行0和1赋值。对于较强限制性指标,在参考相关研究[39-41]的基础上,根据适宜性程度进行0—100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较强限制性指标的权重。由于坡度对建设用地开发影响特殊,对于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进行0和1赋值,而坡度小于25°的地区则按限制性等级进行0—100赋值(见表1)。
采用限制系数评价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分值,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E为综合适宜性分值;i为强限制性指标序号;j为较强限制性指标序号;Fi为第i个强限制性指标适宜性分值;fj为第j个较强限制性指标适宜性分值;wj为第j个较强限制性指标权重;m为强限制性指标个数;n为较强限制性指标个数。
表1 南昌市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其划分标准
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是指区域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活动的最大规模和强度。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将最适宜开发建设区视为最适宜承载区,较适宜开发建设区视为较适宜承载区,结合现状建设用地情况,通过ArcGIS 10.2软件,测算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LDI为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E1为最适宜承载区面积,E2为较适宜承载区面积,C为现状城乡建设用地面积,U为研究区总面积。
城乡建设用地已开发强度反映区域现状建设用地利用状况,以各县(区)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C)占各县(区)区域总面积(UT)的比例表示。
DI=C/UT
(3)
以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临界值为城乡建设用地极限开发强度,将其与已开发强度相减,差值为剩余开发强度,即城乡建设用地的开发潜力。
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A)反映的是研究区内可承载建设用地的丰富程度[42],主要从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考虑。数量方面(A1),以各县(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面积(E1+E2)占县域总面积(UT)的比例表示;空间方面(A2),以各县(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面积(E1+E2)占研究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面积(US)的比例表示,数据标准化处理后求和得到各县(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计算公式如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