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康梅,孙悦民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 湛江 524088)
河流治理,不单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更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负责,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保障。因此,能否高效系统地进行河流治理,使河道工程设施发挥长效作用,考验着一个国家的河流治理能力。尤其是中小河流治理问题,亟需系统工程理论这样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加强中小河流的创新治理,以求河流治理新出路。
系统工程理论面对的是极具复杂性的问题,类似国家管理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乡村振兴问题、精准脱贫问题、污染防治问题、河流治理问题等,都需要从总体上考虑,并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的指导下做好研判,找出系统的、科学的、最优的工程技术方案或决策方案。用系统思维去解决复杂难题,理应抛弃“摸着石头过河”的传统办法,学会运用科学办法,从全局出发,分重点、分阶段落实措施,逐步攻破庞大的问题。
系统工程理论是钱学森前辈总结出来的科学的管理技术或经验。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系统工程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技术,不仅要高效解决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领域的大问题,更要有技术性地解决这五大问题所包含的错综复杂的子问题。以河流治理问题为例,河流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比如河流生态、水利、通航、生活用水、养殖用水等。而系统工程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技术,不仅要管河流污染问题、河流通航问题、水利工程的设计问题,还得管河流治理的制度性问题。尤其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像河流治理这样的难题,更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这个先进的管理技术去解决。
河流,作为地表的一大水系,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流一旦出现问题,例如污染、洪水泛滥、枯竭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中小河流治理,也并非易事,其中涉及的规划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实施、巡查维护、制度建设等复杂问题,都需要整体把握。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随机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只会反反复复。所以,借助系统工程理论来系统分析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复杂,治理任务重,是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的。当下的河流治理,明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对河流的治理,都是问题来了再解决,哪里发生问题就解决哪里。这种应急性处理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于中小河流治理中。目前,关于河流治理的研究不少,但缺乏整体视角和理论高度。因此,很有必要为中小河流治理引入系统工程理论,争取取得更大成效,为人类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3.1.1 中小河流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是污染源头多,防不住。中小河流的污染源,一般是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农田灌溉渠的农药残留物等。有些靠近河流的村庄,生活污水、动物尸体、厨余垃圾、白色垃圾等都有可能冲进河流里。一些工厂因为污水处理成本高,将大量未达标的工业废水、养殖污水排入河流。农作时,一些农民将农药废弃物直接丢在水利沟渠里,水利沟渠受到了污染,河流也容易受到污染。中小河流污染源头众多,很难全部发现。污染源发生时间不定,也存在量的积累时间,很难时刻精准监测。而且,也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巡查所有的污染源,污染监测技术也不够先进,就导致污染源头防不住。河道污染源头防不住的问题,是当下中小道污染防治的一个难点所在。
二是防治不到位,易复发。现有的中小河流污染防治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只能起到局部效果,而且大多都是事后处理,污染防治存在滞后性。以笔者家乡的中小河流治理为例,无论河流干流或支流,都会不定期进行清污、清垃圾和清淤泥的。刚清理完,河道是很干净的。但用不了几天,河道又变成垃圾满满的黑臭河。而且,河道清污的时候,也存在只清理大江大河,不清理小江小河的问题。随着水的流动性,中小河流与大江大河之间,容易发生污染的“交叉感染”,中小河流污染问题就更容易复发。
3.1.2 借助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中小河流污染防治
中小河流污染防治是刻不容缓的,亟需打破局部治理、不定期治理、事后治理的传统模式。结合系统工程理论,中小河流污染防治,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建立全国中小河流水域信息库。开展全国性的中小河流流域摸查行动。与中小河流相通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也要进行登记,建立完善的可随时查看的中小河流信息库。第二,加强污染源的排查。依靠卫星定位系统、无人机技术和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对全国中小河流水位、水质等状况进行精准监测。可以每隔1km就在河流岸边设置一个水环境自动检测装置,时刻监测河流的动态,并形成相应的数据库。第三,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为生产生活排污建设完备的、成本合适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到江河里。第四,河道水环境巡查要建立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要有效落实河长制这个制度,各级河长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分工体系以及绩效考核,最基层的村级河长要定期巡查河道,做到一周一次巡查。同时,各级河长要做到每周汇报、发布河道动态信息,接受群众监督。最后,依靠群众力量,鼓励群众积极反映河道污染问题,并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让河流污染防治变成一项人人都可自觉参与的工作。总之,河流污染防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全面摸清河道现状,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及时处理,做好统筹工作,从整体出发,建立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分区分片完成中小河流污染防治。
3.2.1 中小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治水不佳。水利工程,就是关于治水和利用水的工程。但是,洪涝灾害的经常性发生,恰恰表明中小河流水利工程的治水不佳。以2020年6月份的南方特大洪灾为例,因梅雨季节的提早与延长,降雨量分布广、雨量大,降雨时间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南方地带,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许多中小河流水利工程的防洪泄洪功能较差,导致很多村庄被淹,房屋被冲垮,各地受灾群众的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再举吴川市为例,每逢连下两天大雨,处于地势低洼地带的农田全被淹没,就像一片黄色的大海。河流的水排不出去,只能排入农田水利沟渠,农田水利沟渠的水排不出去,只能淹没农田。这些都是中小河流水利工程治水不佳的体现。
二是利水乏力。再以吴川市为例,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吴川遭遇大干旱,很多农田的水利沟渠难寻半滴水,农作物灌溉引水非常困难。遇上干旱期,中小河流没有办法储水,也没办法从大江大河流或水库引水。中小河流水利工程没能在特殊时期发挥应急供水功能,这是利水乏力的体现。前面提到的中小河流污染问题,也会影响中小河流水利工程利水功能的发挥。当一些水利沟渠被垃圾淤泥堵塞时,河道的水也无法在水利沟渠里通畅流动,农业用水也会相当不利。若治不了水,也用不了水,中小河流的水利工程建设出来,确无法发挥其通航、发电、灌溉、泄洪排涝、储水等多种功能,就是资源的浪费。
3.2.2 借助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中小河流水利工程建设
无论是治水不佳,还是利水乏力,都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相关。中小河流水利工程要真正发挥作用,要结合系统工程理论来进行合理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科学谋划和布局。要在全局视角和战略思维的指导下,全面准确把握各地中小河流水文水质,合理布局疏浚工程、防洪闸坝工程,并通过统计分析和精准计算,得到最佳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第二,水利工程设施要系统化、长效化管理。各地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中小河流的水利工程有个“底”。通过人工或卫星系统,对管辖区域内的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全面记录。并时刻观测和分析中小河流的水利情况,定期维护水利工程设施,做好河道水利设施的长效管理。第三,中小河流要加建自动放闸关闸系统,根据水位的高低而选择放开闸门的大小,遇上洪涝灾害的时候,可以迅速将水排出去。该系统的设置也要和水利沟渠进行合理搭配,做到每周定期开闸放水给农业灌溉用,也能和水利沟渠共同发挥治水用水的功能。第四,最高级别的水利部门,应当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有更专业的认识,做好全国水利的科学规划,无论大河小河,都要统筹起来看待,并结合各地河流具体实际,统筹中央与地方的水利工作,将水利工程这项惠国惠民的大工程做好。
3.3.1 中小河流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依然堪忧。目前,有治理过的中小河流,生态环境就比较良好,那些尚未治理过的中小河流,生态环境仍然堪忧。以河道富营养化为例,浮游植物如水浮莲、空心菜等,常常会堵塞河流,破坏河道生态。而中小河流的富营养化,要比大江大河更加严重,河面几乎全被浮游植物霸满,就连与中小河流相通的池塘都遭到浮游植物的野蛮侵入。虽然也有一些机构研发出可以清理水浮莲的机器,但是也未全面普及和推广。中小河流广阔,浮游植物生长太顽强,又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中小河流浮游植物的清理工作难以大规模展开,也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另外,中小河流的污染防治难的问题与浮游植物难清理的问题并存,使得中小河流的生态修复之路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是缺乏人才、资金、技术保障。虽然,国家强调生态文明体制的构建,但是,生态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是不足的。从事生态建设的专业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领导型人才,目前还不多见,擅长中小河流生态建设的人才就更加缺乏了。另外,也因为现在对中小河流生态建设还不够重视,缺乏一定的政策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态建设,必须技术先行,没有一定的生态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中小河流的生态建设就无从谈起。
3.3.2 借助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中小河流生态建设
推进中小河流生态建设,首先得解决河流污染问题,污染解决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才能修复,最后才能进行生态建设。结合系统工程理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摸清所有中小河流浮游植物的生存现状,找到浮游植物的“天敌”,加大科研投入,研发更先进的技术,实现永久消灭河道浮游植物。第二,做好源头治理工作,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最大程度上减少导致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排放。第三,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河流富营养化,立即采取措施。无论大河小河,都要做好生态修复,这样才能产生河流生态的连锁效应。第四,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严惩破坏中小河流生态行为。第五,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实现通力合作,全力出击,将所有中小河流的污染源头和浮游植物一网打尽。在做好前面五点的基础上,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中小河流生态建设。同时,须征得当地群众的同意,不能影响到水利建设,更不能影响到整个自然的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其实,河流污染防治、河流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河流生态建设,这三者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河流治理工作,都需要将这三者统筹起来。且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中小河流,都应得到同等重视。最终,将大中小河的治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深化河流治理与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以上率下、协调联动抓好全面落实河流治理工作。并统筹河流生态保护与开发,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联防联治,让河流治理成为一项人人可参与的系统的民生工程。
河流治理,是治水、用水的过程。治水就要先做好河流污染防治,用水就要做好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生态建设,河流治理工作才算最终完成。由于笔者专业能力有限,只能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一些浅层认识,来探讨一下中小河流治理的问题。当然,笔者也希望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在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下以及科研大军的攻关下,可以找到更多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也希望自身在研究问题的同时,不仅可以做到把问题写出来,也能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作出应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