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实践路径研究

2021-01-15 21:08魏浩天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段劳动时代

马 莉,魏浩天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通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1]同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2]要切实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弄清搞懂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现实意义,才能以强大的动力、饱满的热情向前推进;必须观察和分析其客观要求,才能以广阔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发掘研究;必须积极探索其实践路径,才能以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手段实现目标。

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既应着眼于其理论研究现状,以便以更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又应善于发现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着力补足短板,为实践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

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

1.价值意蕴研究。劳动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大中小学有计划、有目的地统筹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是使劳动教育效果最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王玲(2020)从“五育”并举的角度出发,认为大中小学统筹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五育”的协同发展,还能充分发挥劳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作用[3]。李刚(2020)指出,在大中小学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全过程育人的重要环节,将劳动教育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使其有效衔接、避免断层[4]。鲍冉冉(2021)认为,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不仅能够增强劳动教育的协同性,还能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5]。

2.现实困境研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故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李仙娥(2021)认为,各学段存在着学生劳动意识落后于社会培养要求、评价体系不健全、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6]。王玲(2020)指出,对于推进各学段劳动教育一体化,教育者理论认识不清晰,没有真正明确其内涵、要求、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劳动教育课程衔接不够、教师业务能力不强、教育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7]。

3.实践路径研究。针对现实困境,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实践进路。栾淳钰(2021)认为,统筹推进各学段劳动教育应从完善教育课程、拓宽教育渠道、家校通力合作、借助网络媒体四个方面入手[8]。冀沁珍(2021)指出,应在坚持学生成长规律、劳动教育规律、立德树人规律相统一的基础上,系统规划劳动教育课程,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推进一体化工作[9]。朱蓓(2021)从制度角度入手,指出要切实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教育激励制度,不断健全统一的组织保障[10]。

(二)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1.各学段统筹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充分。目前,学术界认识到贯彻劳动教育于大中小学各学段并使其衔接的现实价值,了解了劳动教育一体化工作开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并多角度努力探讨其实践路径,虽有突破,但仍有问题尚未得到明确阐释。其一,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客观要求的研究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其客观要求认识不够清晰、理解不够深刻。其二,研究者大多只对其进行学校层面的研究,在家庭、社会层面鲜有涉及,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社会在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2.各学段统筹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有短板。其一,各学段没有真正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虽然目前大中小学已逐级提高、层次分明地开展劳动教育,但教学内容衔接性不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设置不合理,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育,单纯将教学难度区分开,并不能有效解决断层现象。其二,没有建立健全各学段评价机制一体化平台。各学段评价机制各司其职,没有相互贯通、相互关联,这直接导致了多套评价标准的出现,严重影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效果的反馈。其三,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虽然大中小学积极引进相关教育人才,但仍存在劳动教育工作者短缺的问题,教学人员的不足将极大限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其四,没有切实利用好家庭、社会两个重要因素。教育工作者大多专注于学校层面,出现问题往往只在学校内寻找解决途径,没有着眼于家庭与社会,没有同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形成协同合作的育人态势。

二、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新时代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推进“五育”并举的关键一招,更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表述不仅深刻表明了党和国家在新阶段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为劳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具备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对此,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意见》指出:“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2]由此可见,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教育目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践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

(二)统筹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这就为学校明确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劳动教育也因此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14]这既为五育协同推进、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高度体现了各学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长期以来,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理论教育占据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教育工作者的精力也主要集中于研究、发展智育方面,因此,大中小学智育建设相较于其他“四育”,尤其是劳动教育更加成熟。而“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方的发展既受制于他方,也影响着他方。因此,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是新时代实现“五育”并举的关键一招,也是大中小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建设工作的应有之义。通过劳动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劳动之美、增强劳动之智、培养劳动之德、强健劳动之体,为“五育”目标的实现把好“劳”关。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劳动教育效果的发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必须深刻把握其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从而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目标。

(三) 丰富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要求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5];恩格斯更加详尽地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6]“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1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和教育的相关论述为各学段切实开展“劳育”提供了理论前提。在秉持马克思、恩格斯劳动教育思想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我国领导人对劳动教育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8]不仅明确指出我国教育的本质,而且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劳动看作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而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基石。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指出,劳动技术教育应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存在,要将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以人为本的教育事业,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并举,并提出了“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新论断。这些观点都是党站在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都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在中国滋养出的累累硕果。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提出,既是对此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各自为政的纠正,也进一步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体系。

三、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实践原则与实践路径

《意见》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19]这就为我们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不同功能;《纲要》指出:“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20],这就说明实现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一)实践原则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有其内在要求。首先,要求教育方向的一致化,只有方向对了,才能行稳致远;其次,要求教育内容的衔接化,避免教育内容超前、滞后或重复;最后,要求教育机制的一体化,通过顶层设计达到各学段的贯通。

1.劳动教育方向一致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1]这不仅为各学段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主旋律,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意见》也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2]也就是说,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只有育人方向把握精准,劳动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此外,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要求教育过程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培养方向,毫不动摇坚持劳动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具有中国特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到劳动教育中。只有这样,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才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2.劳动教育内容衔接化。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所决定。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劳动教育内容的一致化,恰恰相反,大中小学应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使其有效衔接。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模仿能力较强,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内容要注重“启蒙”;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成熟,学习能力较强,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内容要注重“懂理”;大学阶段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内容要注重“实操”。启蒙、懂理、实操实质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要求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不仅要逐级深化,而且要注重其中的联系,保持良好的衔接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恰当地选择设置教育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的衔接化。

3.劳动教育机制一体化。《意见》指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23]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劳动教育机制一体化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劳动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体现在目前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地区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和科学指导[24]。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机制,还要努力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机制一体化,使其教学、管理、评价标准规范化、系统化,以打破劳动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劳动教育贯彻实施保驾护航。从大局看问题是我国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法宝,一体化劳动教育机制的建立正是出于统筹“劳育”大局的考虑,因此,实现劳动教育机制一体化是各学段统筹开展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实践路径

1.学校是实现各学段统筹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一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25]这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学校的功能相契合,学校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1)大中小学应实现劳动教育内容的衔接化。一体化并不代表一致化,而是要将劳动教育的内容看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学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育并使其贯通,通过各学段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最终达成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例如:小学可以将带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寓言或者故事作为劳动教育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理念;中学可以初步进行相关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劳动的内涵”、认识“劳动的意义”、树立“劳动的目标”,同时还可以将劳动模范的事迹、英雄人物的故事作为教育内容;大学应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劳动教育的关键部分,通过课上教学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此外,大学生毕业后通常面临就业,因此,劳动教育还应内含择业观教育。

(2)大中小学应实现劳动教育队伍建设一体化。首先,各学段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从事劳动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例如,中小学如有劳动教育教师短缺的情况,可以由各班班主任兼任,大学可以由各专业、各年级辅导员兼任。其次,还应对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定期培训、定向培养、统一管理,各学段之间不定期开展相关人员的座谈交流、学术研讨、经验分享等活动,互通有无,相互促进。最后,还应建设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切实保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的考核标准一致、评价体系一致,否则,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将丧失科学性、失去说服力。

(3)大中小学应推进劳动素养评价机制一体化。劳动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开展的时长、次数和方式,而是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高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者的素养问题,多次强调劳动者的素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意见》指出:“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证据。”[26]因此,大中小学要实现劳动素养评价机制的一体化,只有标准统一、体系一致,劳动素养的评价结果才更具参考意义。

2.家庭是实现各学段统筹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一环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对其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意见》指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27],明确了家庭在开展劳动教育中的地位,突显了家庭的重要作用,深刻表明了只有在家庭的协同配合下,才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

(1)家长应向处于各学段的孩子传输正确、科学的劳动理念并以身作则,从而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知识、见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而无论是劳动理念的获得还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接受劳动教育,故而,家长应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交流会以及相关实践活动,只有这样,家长传输劳动理念、规范劳动行为的正确性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应积极在本学段开展家长劳动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纠正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等错误观念,利用家庭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特点进行劳动教育,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家校一体化,为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添砖加瓦。

(2)家庭应及时、真实反馈劳动教育效果。劳动教育的效果即正确的劳动观的树立、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以及劳动技能的掌握,在家庭中更容易体现,也就是说,学校得到关于劳动教育效果真实、有效反馈的关键在于家庭。因此,大中小学应定时向家长发放劳动教育成果表,家庭应如实填写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劳动成果展示等评测内容,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此外,还要将该表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凭证,记录个人档案,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家庭劳动中的评估成果一体化。

(3)充分发挥家庭作用,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指明方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目标、形式已不同于以往,这就要求劳动教育的体系也要与时俱进。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要利用好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搭建家校劳动教育一体化、智能化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共同监督、相互补充,此外,家校劳动教育一体化平台还要囊括大中小学各学段,必须具备科学、完整、系统等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搭起连接家庭、学校的坚实桥梁,逐步实现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3.社会是实现各学段统筹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一环。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8]这一论断清楚地指明了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一定是处于相互联系的社会之中。《意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证。”[29]社会是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一环,不可或缺。

(1)政府要大力营造适于“劳育”开展的社会环境。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进行劳动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大力宣传、弘扬新时代劳动价值观,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促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实现。首先,政府机关可以通过大众传播载体尤其是新媒体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充分发挥其传播范围广、即时性强、交互性好等特点,全方位传播劳动教育信息、弘扬劳动教育思想。其次,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劳动教育宣传,例如东北的大庆精神、陕西的延安精神都是当地宝贵的劳动教育资源,要充分挖掘与弘扬,以利于当地劳动教育的开展。最后,还要通过榜样示范进行宣传教育,以实现劳动教育效果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那么,宣传劳动理念就要让“爱劳动的人讲劳动”,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爱劳、尊劳、崇劳的社会风气,为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提供良好环境。

(2)社会组织要大力支持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活动,利用其组织特点,积极配合各学段开展社会实践,实现社校劳动教育一体化。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可以与当地学校合作,在部分生产区域,开展“田间劳作”的劳动教育活动;与手工艺相关的企业可以在安全的生产厂区,开展“产品加工”的劳动教育活动,并由企业向学校出具评估报告。各级单位可以与学校协商开展实习活动,不仅大学生要实习,中小学生也要进单位实习,尤其是进入基层单位实习,但实习过程要注重方式、讲究分寸,这就要求各级单位要正确认识各学段学生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干能干的活、做能做的事,并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高一级学校乃至单位日后录取的考核标准之一,实现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评估结果一体化。

(3)政府应设立劳动教育专项计划,从而实现劳动教育资金的合理分配、劳动教育制度的有力保证、劳动教育基地的成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30]因此,要努力实现劳动教育保障机制的创新,让劳动教育有可以依靠的坚实后盾。总之,作为政府机关,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统一规划、集中管理,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真正实现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强调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讲话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工作。此外,要利用“五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优势,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一体协同发展格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的总体布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理论的充足养分,为实现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学段劳动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