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公民生态意识的再审视*

2021-01-15 20:29李慧芳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民培育马克思主义

李慧芳

(河南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辩证性、实践性、系统性为基本特点,详细阐述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观察、解读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公民生态意识是公民对生态文化、生态文明认知程度的抽象表现,反映了公民面对生态问题的价值取舍。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视角对公民生态意识进行重新审视,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的价值冲突问题,有利于开创新时期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新局面。

1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入发掘了生态危机背后的制度根源、文化根源和人性根源,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文化、价值观的反生态性,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了认知框架和理论指导。

1.1 公民生态意识与社会生态观密切相关

公民生态意识是指公民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逻辑关系为出发点,对作为存在形态的生态由浅入深的认知。其要义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公民生态意识与社会生态观有直接的辩证关系。科学的社会生态观,能够引导公民将自然视为休戚与共的共生体,实现生态意识的自我批判、自我优化,从而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而错误的社会生态观,则会使公民生态意识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泥潭,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生态观支配下,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

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依据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自然界优先于人类,人是自然界具有能动性的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存在与发展,以自然界存在与发展为前提”[1]272,“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除此以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辩证性地界定了人与自然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规定了人类应当以什么尺度去改造自然,强调人应当以感恩、顺应、尊重的态度去对待自然,要正确认识、利用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将生态保护放置于“自然-人-社会”的宏观系统中,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能够确保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方向不偏离,指导人类科学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分化与对立,从而在公民生态意识培育过程中发挥“以外促内”的作用。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具有能动性、实践性的。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升,人的价值观、生产实践等深刻地影响生态系统的运行,要解决生态异化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意识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看,当前公民生态意识培育面临生态观缺失、生态文化建设滞后、教育环境较差等问题。

2.1 公民生态意识的外在环境阻力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应当以双向辩证性思维去审视人与社会生产、自然环境的关系,既要肯定人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也要承认外部生态系统对人的先在性和基础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必须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共同放置于宏观的生态系统中,人只有尊重、爱护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才能够实现整个生态圈矛盾性与共谋性的统一,从而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当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忽视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机关联,人与外部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断裂状态,这就容易使人们形成盲目自大、自以为是的错误生态意识,造成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使人类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2]。

从人与自然环境断裂角度而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也为人类改造自然增加了更多可能性和实践性,强化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地位。然而,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弱化了强调秩序、平衡与和谐的科学生态观的价值。从人与社会环境断裂角度而言,随着资本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延伸,以财富、利益、权力等为导向的金钱观和功利观在社会生活中蔓延传播,对自然无节制的索取大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之势,这种看似符合人类价值取向的理念,并未考虑“自然意志”本身在生态系统发展中的地位,将人类经济活动完全凌驾于生态环境保护之上。

2.2 学校教育阶段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不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态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公民教育的方式培育和生成。在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中的学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欠缺生态意识方面的内容;学校教育偏重生态理论、生态思想等,忽视学生的生态意识内化,这些都是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现实阻力。

从家庭教育而言,源于教育内卷化、传统育人成才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家庭教育偏重于子女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往往会过于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等,希望子女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显著提升,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而对于保护动植物、爱护环境等人文生态教育则相对缺失,导致公民生态意识的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厚。

从学校教育而言,由于升学、就业等量化指标的压力,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目标呈现出鲜明的工具性价值,学校教育成为单纯学科知识传递的工具,生态意识教育则流于形式。为了提升学校竞争力与学生就业率,高校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其生态意识教育往往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范畴,且处于较为浅层的知识普及阶段。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公民生态意识建构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看,公民生态意识是外在社会环境、生态意识教育等作用于个体的思想认识所形成的,是一个情感认同和思想内化的实践过程。公民生态意识建构需要从理念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在理念创新、意识培育和行为塑造中培养公民生态意识。

3.1 创新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创新当代生态文明理念。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公民的消费习惯与生态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迫切需要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以重新定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与规范。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形成了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生态保护机制,并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哲学指导与价值理念,是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与支撑[2]。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中的新问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依据,创新生态文明理念,阐明新时代公民生态意识与文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走偏、走错、走歪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路线,提供理论层面上的纠正与拨正[3]。

其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文明理论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生态文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科学理论,对于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具有重要导向性作用。在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中,应当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其人民性、生态性、实践性,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建构,为公民生态意识重构营造良好环境,唤醒人们的生态文明道德良知与自觉[4]55。

3.2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

首先,强化学校教育中的公民生态教育课程建设。在传统的教育认知中,美术、音乐、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与多元化发展,职业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德、生态意识等内容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当鼓励各学科任课教师充分挖掘任课学科的生态教育资源,形成以学科知识为主、生态知识为辅的特色课程内容。比如说,在加强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可以将生态意识培育活动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理论知识,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其次,推进以生态意识培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塑造、意识形态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性。对于身处校园环境中的学生而言,推进以生态意识培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能够促使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实践,提升生态意识的知行合一成效。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加大以生态意识培育为主题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营造生态培育的软性文化氛围。

3.3 在社会活动中开展公民生态实践活动

首先,宣传碳达峰、碳中和等理念,促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鼓励环保组织、生态主义者等开展生态保护方面的社会活动,以各种方式呈现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其次,应当加强网络社会中的生态实践。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公民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传播、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呼吁更多的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要鼓励新媒体平台调整算法机制,提高以生态意识为主题内容创作的分发率,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加入生态环境保护阵营,以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5]。

猜你喜欢
公民培育马克思主义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