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思想资源论析
——基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在逻辑

2021-01-15 19:49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政治

王 管

(淮阴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将其置于培育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去推进。习近平先后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系列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重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理论化的现实之策,又是现实化的理论之构,它汲取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两重思想精髓,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之魂、创新之基、发展之源。

一、思想之魂: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到“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再到打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回答全球治理、区域治理、国家治理的“中国答卷”“中国智慧”“中国担当”,并形成了系统性的思想体系,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就其本质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介于马克思主义“虚幻共同体”与“自由人的联合体”之间,其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科学指引,能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更加彰显、构建更为必要。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部分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居于指导性、航向性、根基性的地位。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担国际责任义务,扩大同各国利益汇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461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应着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科学处理好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并认真履行好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职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作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组织联合体,理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意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实践的内涵式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共生共存共荣思想、对人的关心关怀关照、公平正义、社会责任等内涵,内含着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向性,它们都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创新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共生思想、人类和谐共存思想、全球正义思想、全球治理思想四个方面[2]。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指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具有宏观指引和价值导向意义。

1.理念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它倡导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本质的一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更加注重以全球眼光、全面视角分析问题,让大学生在社会参与、社会锻炼中成长。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联系的深入,各国人民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已经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地球村”。一方面,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相互间必然更加凝心聚力,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深化共鸣共振,在互惠互利、共建共享中实现个体与群体共赢。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强化,大学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内容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世界安全观、和平正义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益补充和积极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国内政治,内容单一,忽视了社会生态内容,缺少国际视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困境凸显,亟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在信息传播和知识渠道更加多样、社会思潮和价值诉求愈发多元的背景下,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单向度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3]在这一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鲜明导向让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目标更明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供了更为理性、更为科学的教育内容补充,推进不同话语融合互促,让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掷地有声”,又能“润物细无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3.方法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供方法指引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工作方法的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挖掘、凝聚、整合学校全方位力量。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视域,不同教育工作者都能聚焦共同目标,主动聚心聚力,形成彼此间无形的、高度的默契。无疑,这一思想内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开展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营造了浓郁的合力氛围。二是研究方法的指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有属性,国外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的直接理论知识相对较少,因而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难以突破。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带来研究范式的转换和升华,让学科研究、调查分析的话语体系、话语表达都更体现开放视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总体格局

习近平着重强调,共同价值论、共商共建共享论、求同存异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格局的核心内涵。

1.“共同价值”论。习近平强调,中非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是共同价值形成的基础性条件,共同的发展任务是共同价值聚焦的核心指向,共同的战略利益是共同价值蕴含的内在追求。此外,他还指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个体、群体、社会价值的深度契合和高度统一,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和谐、相互共生、成果共享。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多互融互通的“交集”部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主动关注自身与其他成员、个体与共同体的共融共通点,找准共性契合点。只有这样,在共同体价值实现的同时,其内部的个体也能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基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逻辑和现实需要而提出的,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和较强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课题。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需要调动并激发高校全员、全方位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知识教育与生命体验的高度统一。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的努力,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完成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另一方面,随着当今时代多种文化碰撞,多元价值交锋,多样意识交融,各种新挑战、新激荡随之而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整体推进、协同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基于共同的价值需要、共同的价值愿景,非常有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实施者、研究者和大学生聚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整合、联合、聚合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不仅能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还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智慧奠定基础和条件。

2.“共商共建共享”论。习近平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治理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由研究者、决策者、管理者、实施者和受教育者在内的多维主体组成,不同主体既有职责分工又有共同指向,这就决定了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习近平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为不同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共商共建共享为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构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科学运行,应推进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实施者和研究者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理念和行动上加强共商共建,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彼此间的求同存异,形成强大合力。共商共建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间要做到彼此尊重,在共商中形成共识,在共建中形成合力,在共享中实现共赢。实现最大限度的良性和谐发展,体现了“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必然性”的高度统一,最终会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

3.“求同存异”论。“个体意识具有独特性、差异性,而群体意识具有复合型、适应性。”[5]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教育主体间需要形成一种合力,而教育主体由于各自家庭背景和社会经历的不同,教育理念、教育者素质会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观念层面的差异,甚至是教育实践层面的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秉承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求大同容小异、求大同化小异。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间才能相互包容、相互支持,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和主动共享的状态,并能主动、积极考虑其他成员的工作。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既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域来思考和谋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立足受教育者的场域去建构和发展工作体系、工作格局,真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6]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世界安全观、和平正义观、可持续发展观、文化包容观、生态和谐观等,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更广泛地普及和深入人心。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实施,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备。

概言之,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指向和价值遵循,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推进,也更加彰显其价值所在和使命所为。

二、创新之基:整体性认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从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整体性贯穿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始终。而整体性认识其地位和整体性加强领导两个方面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这一创新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生命线”来形容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表述形象生动地凸显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并在不同的场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展开论述,深化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的认识。习近平更加强调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地位,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376,即时时处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推进,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双赢效果;更加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一责任使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建设内容,同时又体现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7]379。基于以上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具有整体性,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事关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需要在整体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整体规划、整体布局,并用整体思维来指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整体行动,确保将一致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落实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之中。

(二)整体性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会议、座谈会上强调高校要整体性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有为。习近平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379这个论述在明确了党委的领导性、指导性地位的同时,明晰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的主动权作用。“主导权”即党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在思想主导、队伍主导、阵地主导等多个方面;“党委统一领导”即党委要发挥决策、统筹等功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基本形态,这些都符合共同体的内在遵循和基本特点。

此外,习近平还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扛起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这些要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推进横纵结合“网格化”结构平台的链条化联结提供了思路遵循。

三、发展之源: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队伍建设和范式创新

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这一概念而言,既涉及理论层面的建构问题,又涉及实践层面的建设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是核心,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关键,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创新是突破。

(一)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习近平重点强调两大方面:一是强调要不断培养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德、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377;二是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7]10。在这里,习近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目标出发,即聚焦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目标体系进一步指明方向,也为共同体内不同成员进一步找准了目标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方面,需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放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全局去思考谋划,并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子系统之中,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等过程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这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断更新观念,跳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站在人才培养的全面角度、全局角度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更宏大更宽广的责任担当与使命体认,整体性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总之,要加强整体性构建,压实主体责任。

(二)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如前文所述,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工作领导和业务指导,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工作矩阵。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力量组成和培养方式,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组成的整体性和培养方式的整体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指明了重要组成和进路遵循。显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根据职责分工,不同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格局,增强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自觉,不断强化主动意识、精准意识、创新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培训、激励政策,保障这支队伍在工作认同、岗位认同、情感认同中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

(三)整体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

就如何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378“三因”“三个规律”是总的方法论,强调辩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科学把握并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事”“时”“势”和内在规律,通过科学手段、方法、载体来提升实效性。具体而言,习近平强调了五个方面:

第一,“协同效应”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协同发展。“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通过科学的方法论促进协同效应的发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课程”价值更加彰显,作用更加凸显;让其他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作用发挥价值更加聚焦,作用更加显著。二是校内与校外的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不能只靠学校来孤立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第二,“教师示范”论。课程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教育者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和人格魅力具有重要的相关性。习近平强调:“教师思想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7]8要重视教师以身作则、以身为范的积极效果,鼓励教师用扎实的学识修养去引导学生,用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化学生。只有教育者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受教育者才能真学、真信、真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三,“群团活动”凝聚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开展的,往往是在一定社会情境、生活情境之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乃至效果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指出,群众组织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1]308。群团活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吸引学生、凝聚学生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要注重将思想融入、主题嵌入其中,吸引、凝聚、教育引导大学生。只有创造良好的群团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才能取得实效。

第四,“信息技术”融合论。改革开放以来,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较大的创新机遇,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挑战。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378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创新的必然结果,要创新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新机制、新路径,让网络发展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舞台。

第五,“落实制度”结合论。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保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重要文件的学习加以推进,以“面对面”“实对实”“真对真”战胜“空对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依托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启示。

结语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传承和创新中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面临着现实性困境和多元性挑战,立足同向、同行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会议、视察、回信、批示等不同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创新性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石,指明了发展方向。立足新时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构同心同向、同行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既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现现代转型的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政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命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