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波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需要重视知识传播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也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规律做进一步的研究,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设计更加优化。本文从此角度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规律做进一步探索。
首先,当代大学生具有稳健的文化观。出生于2000年前后的在校大学生,成长和成熟期适逢改革开放的深化期。这一时期既是西方文化在我国的理性传播期,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展开期。因此,他们既不会对西方文化有太多的好奇,也不会对传统文化有天生的厌恶。就此来说,当代大学生可能是近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文化观念最为客观的一群人。这也使他们会对传统文化有着良好的接受心态。其次,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积极实践者。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文化的实践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兴趣。他们会对文化的仪式有参与心态,对文化活动有参与热情。他们会把传统文化实践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地参与进去。再次,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创新的最佳载体。大学生有着全新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观念,他们对文化的每一次应用和实践,都可能是一次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得到有效的传播和接受,这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一种生成之中的传播。最后,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适格传播者。他们不仅有传播的热情,还拥有超出前人的传播手段和方法。青春期的热情使他们乐于分享生活的感悟和文化的意义。对传播新技术的快速适应,使他们几乎人人都是文化传播的自媒体。
首先,大学时期是培育一个人国族认同的关键期。在此时期形成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认同行为。“确立和维持文化认同或族群的条件紧紧地捆系在个人的认同建构方式上。”[1]47对在校大学生的个体认同教育是塑造群体认同的基础。大学生所处的青春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活跃期,认同感的发展和形成期。这一阶段形成的关于人生、世界的观念以及认同的价值维度,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利用在校学习的3~4年时间,让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形成、历史、现状和未来,牢固掌握并积极实践本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观念,接触并阅读本民族基本的文化和文学经典,激发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意识,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热爱,不仅对其个人至关重要,而且能夯实我们民族和国家凝聚团结的基础。
只有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者和创新者。只有在对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准确的解读才成为可能,主动的传播才能够实现,积极的创新才有动力。如果一个人对本民族文化只是无意识和非自觉的认同,他就无法有效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也无法随时随地做到“凡我所在,即为中国”。
青春是一段短暂而宝贵的时光,抓住它,利用好它,就会为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尤其传统文化,是一个人认知自我、了解社会、形塑内心的最佳价值系统。因此,利用传统文化,使青年人明确青春使命,坚定人生目标非常重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51理性地思考孔子的论述,可以发现,孔子从自己人生感悟出发,对人生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了界定。这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直到今天还是我们人生各阶段的重要标准。孔子认为,从青春期到而立之年,我们人生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或者通过学习让自己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同时,孔子还论述了人生不同时期的道德境界。就成熟期来说,孔子所说的“立”不仅是身体成长的体格之“立”,更是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自我觉醒的道德之“立”。孔子瞄准的是超越生理和欲望的人生道德境界,而不仅仅是现实的人生目标。也就是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特别是青春期,要让人生的基本道德、信仰和行为规则内化为深层的自我,从而指导或支配以后的人生,达成我们的幸福生活。然而,要让“这种主宰、支配,可以成为不自觉甚至无意识的,如孔子所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常常是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经由漫长的训练、培育、修养,才出现的”[3]49。换句话说,人生就是一场修炼,这场修炼的语境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你的人生观念真诚,道德境界阔大,就能开启精彩青春,走向幸福人生。
同时,要利用传统文化化解大学生的青春困惑。青春期既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高涨期,也是情绪的焦虑期。这表现在:一方面,在物理和心理上,大学生和父母、师长的距离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大学对自己未知的人生之途产生了畏惧、焦虑心理。“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人生怎样过才有意义?”成为大学生的两大元问题。其实,前者的身份焦虑和后者的价值追求,是人生之中意义呈现问题的两面。解决此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文化研修,特别是研修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可以是一种关于如何生活的模型,一种自我型造或是自我实现的形式,一个小团体的成果或是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一种对于当下的批判或是一幅未来的图景。”[4]102也就是说,文化,特别是伴随人成长的传统文化,可以给出关于身份塑造和人生意义的答案。随意检索我国的传统文化就可找到这些引导和叙述。就人物来说,历史上,屈原、贾谊、李白、杜甫,怎样把自我的人生追求和社会、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来寻找自我的身份定位和人生价值,会对大学生有所启示;文学作品中,孙悟空在自我反抗和社会需求之间徘徊,最终修成正果,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彰显了自己的价值。传统文化只有和青年人思考的文化问题结合起来,才可以给青春期打下厚实的传统基础。
要让大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需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要富于实践的热情,这是实践的动力;二是要掌握实践的方法,这是实践的关键;三是要明白实践的意义,这是实践的前提。只有青年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实践的主体,只有大多数青年学生热情而真诚地践行传统的崇高理念和优秀的价值观念,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成为真正有活力的文化。作为文化敏感人群,青年大学生一般都有着自己推崇的亚文化圈子。因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一定意义上,是传统文化和青春亚文化的深度整合。这种整合不仅能使传统文化和青春生活无障碍地贴合,而且也是传统文化优化自身结构、唤醒多元价值、改变言说方式、激发自身活力的一次结构性蜕变。同时,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践行,也会使传统文化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继承和创新队伍。
在现代生活之中,由于对比语境的存在,践行传统文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传播意味。对于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不从学理上讲清楚文化传播的作用和使命,有意培养他们做文化的种子,他们的传播行为就只能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传播优势就不会是可持续的。在实践之中传播,在传播之中交流,这就是文化的本性。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史。如果没有周边民族“胡文化”的融入,没有与佛教文化的互动共生和本土化;如果没有对西方文化的吸取,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会这样多姿多彩。“它(文化)应该被理解成协商(negotiated)性的结果,而不是对客观的或描写出来的现实的反映。”[1]107-108文化是在对话交流之间生产出来的,传播之中的对话交流就是文化生产。
1.以青春需求为核心重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在大学校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课题,建构具有青春气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因此,我们要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先,在知识议题的选择上要具有青春的特点。从风骚的清纯到汉魏的风骨,从大唐的盛唐之音到明清的性灵之美,从五四的青春中国到革命时期的慷慨悲壮,无一不带有青春之美。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之中的青春之美挖掘出来,让青年学生在研习传统文化之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丽和魅力,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青春品格。其次,在知识的引导上要解答大学生的文化问题和人生困惑。要让大学生在传统诗文的吟咏之中,涵养自己的青松气质、梅花品格;要让青年学子在孔孟之理、老庄之思、佛禅之机、民主之智的感悟之中,找到青春期身份困惑和人生之谜的答案。再次,在知识叙述和体例编排上要满足大学生的阅读体验。要采用更感性的知识叙述、更优美的语言表达,真正建构起青春型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真正编写出青春型的传统文化教材。
2.以时代特质为主线整合传统文化知识资源
在新时代语境中,传统与时代的对立统一问题得到充分显现。要想让中华的优秀文化真正被青年学生接受、入脑入心,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就要敢于面对时代的挑战。首先,传统文化知识要敢于回应新时代的文化问题。特别是那些敏感的、有挑战的文化问题。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如何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问题;传统文化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传统文化自身生存困境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就需要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敢于打破现有知识体系和学科框架,以大学生的接受为前提,以问题的解读为凝聚点,多学科聚力、跨课程统合,寻找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契合点,最终创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范式传统文化。其次,要敢于创新性地阐释传统文化的命题。文化既是观念的又是实践的,既是原创的又是解释的。阐释学理论认为,阐释(interpretation)行为是一种间性行为,“诠释学的目的就是与文化间距和历史异化进行斗争。解释将一切归在一起,并使之均等化,从而变成当代的和相似的”[5]147。也就是说,阐释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新意义的创造性行为。因此,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是激活传统的当代维度,激发文化的现实活力的重要手段。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要想使大学真正成为传统文化传播、实践和创新的园地,不仅需要知识生产的支持,更需要课程体系的保障。首先,要建设2~3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体例新颖、叙事生动、案例鲜活、语言活泼的文化专题课程。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青春气质的创新上:或是探究文化问题,或是阐释文化概念,或是讲解文化事件,或是分析文化人物,等等。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在校大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范畴,理解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其次,以改革为目的,对高校语文类课程进行文化教育的重写。目前高校传统的语文类课程,或者以语言文学为主,或者以写作为主、或者以阅读为主,可以说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先导,曾经为传播传统文化做出过艰难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语境之下,非常有必要对语文类的课程加以改革和创新,把那种零散的、自发的、无意识的传统文化教学行为,提升为系统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文化的比重,在教学设计上加强文化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文化的意识。再次,我们还要鼓励在专业课之中渗透传统文化。专业课教学需要破除与传统文化无关的观念,各个学科都有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增强专业课教师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专业课教学要主动挖掘学科知识、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的深层关联,真正使传统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的专业类课程、革新的语文类课程与知识互动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三位一体,建构起综合的课程体系,就可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使在校大学生真正得到多层次的知识熏陶、全方位的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大学生内心,内化为大学生行动的动力和价值判断的标准。
文化最重要的品格是实践。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去领会古人的生活艺术、践行优秀的价值观念,体验古代名人的精神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大学生文化实践的方法,给大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首先,要对传统文化知识做实践化的处理。以青年人的取向为指标,增加传统文化的感受和体验环节是传统文化知识实践化的基础。传统文化之中的那些纯情的、感性的、文艺的、神秘的文化主题和文化事件,不仅是极易打动青年人的,也是很容易被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如长亭送别、唱和酬答等。同时,如郊游、节庆、交友、结社、登高等此类的文化活动,本身就是可以实践和体验的,只不过需要一个传统文化的语境和意义。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传统文化实践方法的讲授。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不仅要讲知识,更要讲方法。不仅讲理论,还要讲实践。不仅讲思想,更要讲思想的现实意义。例如,不仅要讲道家的思想,更要讲为什么快节奏的社会更需要清净和守成。再次,还要让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实践的主体,使传统文化和当代青年的生活真正融为一体。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完全可以被实践的,而且,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强化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能力和生活介入能力。
总之,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多元的,一定能在与青春的相遇之中展开对话,在对话之中走进青春;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开放的,必将在实践之中传播,在传播之中迎来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