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杨香 强文娟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ESP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同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ESP教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通过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工作,使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而对于如何将ESP教学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著名语言学家Waters 和Hutchinson把英语分成两种,一种是ESP即专门用途英语,另一种是EGP即一般用途英语。其中EGP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最基本的英语知识,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语法和词汇。在EGP的教学理论下,学生能够完成一般的语言测试和文学作品欣赏,不过需要对特定领域的事物使用英语处理的时候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往往无从下手。而针对这些问题,ESP则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相对于EGP来说,ESP就是针对特定领域事物,即某种职业或每个学科相关的英语,例如服装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外贸英语等。
在ESP教学模式下需求分析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也是决定ESP课程成败的关键。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目标需求,也就是对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动机和灵活应用英语的能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是学习需求,就是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或未来工作中在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必须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ESP教学理论中提出了三种课程设计模式,分别以学习、语言和技能为中心进行设计。由此可以看出,ESP教学理论是一个健全的教学体系,不仅能够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教学方案,还能对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将ESP理论应用在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中能够提升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就业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等教育院校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属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的范围内具有的职业应用性很强;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属于层次较高的职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高层次的职业技术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职、技校、中专或高考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普遍较低[1]。来自于中职、技校、中专的学生被称为三校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比高中生要低,而且这些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由于英语分数低从而拉低了整体的高考成绩;高考失利的学生往往是高中基础知识不牢固而未能考上普通本科院校的高中生。相比较而言,高中生的基础不扎实,缺乏职业技能和职业导向,三校生的理论基础较为缺乏,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基于此种情况,必须要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建立起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体系。
从当前社会的竞争状况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现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更大,就业率更低,虽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应用越来越频繁,但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仍然存在着就业困难的问题。这使得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高端人才,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就业岗位为导向完善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国际化业务逐渐增多,高职院校更要重视英语的语言表达和实际应用,社会需要的是高知识、高能力的双证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该将教育、学习和训练融为一体。
在ESP教学领域中以学习为中心的需求分析理论下,要构建高职英语课程,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先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在特定的职业领域中进行高效的交流而奠定基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考虑,掌握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技能,了解学生的理想和发展意向,并对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岗位环境和交际情景做好准备[2]。本文将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掌握实用知识为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讲授基础的语言知识,并将抽象的培养目标转换成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以就业岗位英语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英语技能的帮助下,更好的完成岗位工作需求。
ESP往往应用于特定的行业中,只有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的掌握;以往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教授通用的英语课程,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顺利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对于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等材料的阅读和翻译无法完成。一般高职院校都会开设4个学期的英语课程,等到毕业的时候学生所记得的英语知识所剩无几,这种课程设置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完整的ESP课程模式,开展ESP课程教学,在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英语知识,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课程模式就是根据课程指导思想、学生实际状况、学科特点等,描述课程的结构、实施、难点、重点、目标等,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3]。要想构建ESP课程模式,教师就要开发ESP课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掌握实际技能为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ESP教学内容,构建ESP课程理论框架。利用ESP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言知识,还能掌握专业知识,加强了英语课堂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紧密联系,为学生以后的顺利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快速的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实力。
开发英语教材一般是先根据专业选择英语教材然后再开发英语教材。高职英语教学注重实用性,而实用性是很难定义的,因此在没有开发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专业选择已有的教材进行教学,或者利用网络搜寻一些与岗位需求相近的教材。例如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在进行商务洽谈的时候,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汇总,然后再咨询资深的从业人员,讨论这些教材在岗位需求中的实用性,然后再选取实用性较强的内容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对英语教材进行开发的时候,需要学生、教师以及企业都参与到编写过程中[4]。首先,要向企业咨询某个岗位需要达到的要求,并与企业工作人员讨论本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针对岗位实际需求提供一些相关的产品图纸、技术合同、说明书等,还要将所应用到的英语词汇汇集成册。其次,要随着企业产品结构的更新和岗位的变化,不断的岗位需求的内容进行更新。学生参与到英语教材的编写中,并不是让学生去搜寻资料,而是要在岗位实践活动中搜集并记录所应用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另外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呼吁其他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要摒弃传统的纸质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随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更新,从而保证教材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教材的实用性与学生的实际工作中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完善的教材才是最接近目标岗位需求的实用性最强的教材。
综上所述,ESP理论教学对于提升学生专业语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用有效措施将ESP教学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以此来提升高职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使他们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