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广西财经学院
“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①。21世纪以来,互联网浪潮背景下的信息革命,为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迭代,以MOOC、SPOC为代表的教学模式促进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效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自主学习等目的;并为未来个性化教学、智慧化课堂等建设目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为解决学生实践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需求、知识无法转换为个人素养等问题,近年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逐渐被引入各大高校,从早期的工商管理学ERP沙盘模拟到现在各类商科课程的仿真平台建设,服务器储量与演算精度无一不是在电子技术的更迭下实现升级,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场景模拟与教学体验。诚然,技术的普及与进步开启了一场“课堂革命”,但海量教育信息的涌入也令人不必须反思技术与信息滥觞的后果。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供了资源与平台;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只为完成量化考核指标、但内容设计与传统教学并无差别的课程产生。为了建设而建设,无异于本末倒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下,互联网可以为教学带来便利,但不能带来奇迹。
因此,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何有效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形成更加适合专业特色与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个性化教学与智慧课堂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是当下乃至未来的重要课题。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以房地产业为依托,融合了投资学、项目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学等多理论知识,既要求学生掌握关于房地产开发的理论知识与流程,也要求学生对房地产行业有着自身的见解与认知,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以广西财经学院开设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为例。该课程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四上学期,课时量为48学时,在该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包括《金融学》《不动产估价》《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本课程旨在对这些前序课程进行整合升华,是固化和体现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一门专业课,为学生毕业后报考房地产估价师、从事房地产类、项目管理类工作打下扎实基础。目前,该课程已开设5学年,学生大多给予了正面的评价,但同时也认为,在实践技能提升上有所欠缺。具体而言,包括如下问题:
当前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围绕课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展开,要求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点予以记忆、掌握、演算。从结果导向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某一单一标准,如记住某类知识点、考取某类职业资格等,课程的完成不应当仅仅被视为一个静态目标的实现,而更应当从“培养什么人”的角度、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出发,由灌输知识转变为帮助他们自主创造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须被放置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各类能力实现以及课程本身目标之间的协调下考虑。此外,目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开发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求,目前的教学资源主要来自于课本、网络案例等内容,属于既成事实的资源,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知识,但不利于其创造知识。教学内容以及各类素材应当追求多元化,而不应当拘泥于教材,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活动在现实社会中发生,各类行为复杂且灵活多变,还与社会政策、城市发展现状直接相关。因此,教学素材或案例须与时俱进。目前,不少教材的案例撰写侧重于投资等传统环节,但在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走入了重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房住不炒”的概念深入人心,我国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将从增量转向存量,其盈利模式从“建设-交付”转向“建设-经营”,其服务属性愈发凸显,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现有的教学内容却教式风格明显,如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章节,因缺少良好的实践环境与实践资源,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目前,以“PPT+讲授”的传统模式下,教学手段仅限于归纳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以及零星的课堂活动。如“房地产财务分析”与“房地产投资费用估算”章节,属于课程重难点章节,计算类知识占比较大,表面上看,难点在于学生能否运用既定的表格、数据来计算如IRR等指标,实际上难点在于学生不能对知识点产生共情来主动寻找答案,因此教学过程往往费时费力;许多学生反映考完试之后会立刻忘记其中原理,从而削弱了估算与预测在房地产开发环节的教学意义,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也不会做房地产开发商,没必要去深究原理”,“考过了就考过了,管它的”。
首先,由于房地产项目周期长、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等特征,现实中企业往往通过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来调配、管理数据资源。因此,相关课程的实训设计一般基于两种途径:一是教师自主设计,简化相关步骤与数据;二是直接调取结案项目的真实数据稍做处理;前者对教师及教学设计的监督方要求较高;后者则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数据,例如资产合并报表、项目进度表等数据,对实训平台的容量、精度以及学生的吸收能力要求较高。其次,囿于实践教学平台的不足与教学时长的限制,现实中的实训往往很难走完一个完整开发周期,因此,实训过程不可避免需要用到碎片化的案例,从而影响知识的连贯性。
与传统课程不同,仿真模拟教学平台侧重于对学生战略思维、行业感知、创新意识、行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强调对知识点的应用以及创造知识而非记忆与计算,其实景效果强、训练效果显著。以芬兰CesimOY公司开发的Cesim仿真模拟平台为例。该公司自1996年开始就专注于开发包括金融、服务、电力等行业的企业决策、营销策略、项目管理等仿真模拟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通过预设好行业背景及要素,让学习者在此情境中体验到真实的工作内容。目前,为全球多所商科类以及综合性院校使用,如沃顿商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并在近年逐步引入中国大陆。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的行业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决定了仿真模拟平台对其的适用性,以最贴近本课程的酒店管理(Cesim Hospitality)与创新创业(Cesim Simfirm)为例:
前者是以一家家庭式酒店为模拟背景,让学习者分组如在新市场中拓展业务和对已有物业进行管理,包括对酒店的财务、人力、固定设备维修与保洁、客房容量以及成本回收等方面进行管理,并对突发事件提出应对策略;后者则是以一个创业阶段的新兴公司为背景,培养参与者的商业现实感,要求学习者根据平台提供的市场信息制定一个创业计划并在平台中将改计划予以实施,深化学生对创业企业运营的深度理解;需要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状况、技术投入、长期发展策略、以盈利为目标的营销组合、以资本结构为核心的财务风险等内容有所掌握。而针对这两类课程,其基本教学设计都是相似的:教师须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10人,分别运营一个的同业公司;同时,设定好竞争回合与任务点完成时限,各小组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虚拟的市场资料,完成分析决策并上传至系统任务点,由系统按照既定标准来量化竞赛结果。学生在短短几天的训练中会遇到企业数十年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突发事件、订单回撤、资金链问题、信誉减值股等等。学生必须和他们的“同事”一起去挖掘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规避风险,在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得到提升。由此可见,这类仿真模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的短板:
首先,虚拟化场景与开发流程保证了课程资源的专业性与丰富度,由专门的平台供应商来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调整,规避了传统教学团队资源零散、获取难度高等缺陷。其次,情景式训练、沉浸式体验较好地模拟了一个行业的竞争生态,与此同时也不必担心造成实际的成本损失。通过模拟平台的背景与角色设定,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过程,学生在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将被激发出较大的学习乐趣。第三,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教师主要对不同小组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及对答疑解惑,其角色由“教学中心”转为“辅助角色”,而无须竭力扮演知识输出者角色,而专注于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使教学手段与技术应用相长。最后,仿真平台的数据存储与模块设置能保障教学的连贯性;同时,极大缩短了技能教学的时间,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参与“项目”中实现自觉主动学习。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与政策关联度高的专业课程,如果通过仿真模拟平台对行业现状进行模拟,使课程资源与教学手段进行进一步丰富,有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与延长学习曲线,从而深化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深刻理解房地产开发与运营的管理思想,提升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以及为毕业后“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基础。
注释
①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