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哲,郝志芳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10)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遵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1]。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并为其实现搭建了完整框架。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逻辑上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分别展示了人民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人民主体地位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体地位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逻辑来看,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的形成和统一从历史发展视角进行了阐述,揭示了人民发展的整体性思路。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逻辑来看,又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逻辑顺序从理论演绎视角进行了论证,明确了人民发展的整体性思维。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般内涵与时代内涵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它的新内涵的形成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般内涵是指人民是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和历史主体的统一体。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这一思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阐明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表明,人民所需要的一切都是通过劳动实践得来的,人民的劳动实践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为了生活而每时每刻都需要做的事情,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民的认识主体地位表明,人民作为意识的载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即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人民的认识主体地位不断促进人民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人民的利益主体地位表明,人民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只有二者相统一,才是人民利益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在阶级社会它们却是彼此分离的。只有消除了阶级分化,消灭剥削,落实人民的利益主体地位,才能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人民的主体性体现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一切社会变革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利益主体和历史主体的统一,内在蕴含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价值指向,即人民的主体地位必然引导人民走向解放。这一内涵从唯物史观视域规定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本质,它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具有一般指导意义,是当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一般的理论性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新的理论才能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此,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人民主体地位一般内涵的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经济主体地位、文化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的统一。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就是人民在掌握了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作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发展;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就是人民是科学文化的创造主体和学习主体,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发展的实践主体;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就是人民充分享有日益丰富的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得以实现。其中,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是核心,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是动力,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是保障,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是前提。这一新内涵的形成是建立在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特征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总布局的形成意味着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客体不断拓展、人民的能力不断提高。因此,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出发,从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发动“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28的内在要求出发,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被明确为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经济主体地位、文化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的多维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新内涵以客体的全面性为特征,彰显了人民作为主体对全部客体的主体地位。新内涵是对一般内涵的提升与凝练,既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般意义,更凸显了时代内涵,从而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具有可操作性、指向性和现实性。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从客体全面性角度确证了人民发展的全面性。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基本上涵盖了人民作为主体的活动领域,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人民的物质生产者地位、人民的社会存在物属性、人民的精神文化载体的根本特征正是这种基本关系的主要表现。客体的全面性是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的基础,不同客体对应着人的不同能力。只有保证人民的多维主体地位,才能凸显人民对于全部客体的占有,实现人的不同能力的同步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从环境构建方面确保了人民发展的自由性。人民发展的自由性主要表现为建立人的自由发展的整体环境。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各个主体地位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性质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人民发展的自由性创造出了完善的环境保障。其中,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是实现这一环境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我国的政体、国体、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无不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环境。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是创建这一环境的核心依据。人民发展的自由性的实质就是人民对自身劳动力的自主支配,即实现自主劳动,自主劳动的本质就是自由,而这正是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内容,它表现为人民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人民一旦占有了这些要素,就实现了自主劳动,实现了在自主劳动中的自由发展。
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是创建这种整体环境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民通过学习科学文化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促进了人民自身的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人民的劳动实践能力。因此,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的落实是形成人的自由发展环境的内生动力。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是创建这一环境的根本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53,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个人组成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体,每个人都有按照自身意志发挥才能的权利。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在“量”上将所有人民都纳入到了社会主体之中,体现为“每个人”;在“质”上致力于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每个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
由此可见,人民的多维主体地位体现了前提、依据、动力和根本保障诸要素的层层递进,从整体上构建了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环境,确保了人民发展的自由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从人民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角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客观基础。
历史逻辑就是历史的发展逻辑,即某个思想在世俗世界中的“与时间次序相一致的历史”,实质上也是实践的逻辑。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逻辑就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时期探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进程。历史逻辑从历史发展角度论证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这一过程指明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核心内容,并逐渐确立起了实现人民的整体利益的原则。我们党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更新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解,使其不断获得新的内涵。
首先,高度重视人民的利益,将其视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民利益的实现来彰显的。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6]533。“我”是主体,“为我而存在”就是实现“我”的利益,否则这种存在就是抽象的。因此,必须要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满足不同人民的不同需求。邓小平提纲挈领的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评价标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就是围绕着“什么是人民的利益”和“怎样实现人民的利益”进行阐发的。
其次,在由片面利益主体向整体利益主体的转变中不断拓展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其一,物质利益是人民利益的根本。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531。因此,物质利益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的主体性,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这一体制的建立,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活力,解决了人民的物质利益问题,实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其二,人民利益具有整体性特征。人民是自己观念、思想的生产者,并且这些观念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决定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随着人民的物质利益的不断实现,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人民利益的多维性,即在物质利益实现的基础上,人民还有文化的需要,政治参与的需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等等,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总体布局不断扩大。从邓小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江泽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再到胡锦涛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直到党的十八大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不断发展充分表明人民利益内涵的不断扩大,人民需求的多层次性和整体性。人民的利益归根结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整体,每个层面的利益都制约影响其他层面的利益的实现,每个层面利益的实现都促进其他层面的利益的实现。其三,人民利益的整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的深刻体现。人民主体地位依赖于人民利益的实现,因此,实现了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的物质利益、文化利益、政治利益等也就是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经济主体地位、文化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的深刻体现,人民利益的整体性也决定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整体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的整体利益实质上体现了人民的感觉的丰富性和人的才能总和的发挥,而这两者在马克思看来则是人的整体性的主要特征。马克思认为,在扬弃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之后,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才能彻底解放。人的感觉是丰富的,人的不同感觉体现了人的每种本质力量的独特属性和独特本质,人的某个对象只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人的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为我而存在着。人的感觉的丰富性有赖于人的才能总和的发挥。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和人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的本质。我们党将实现人民的整体利益作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和发挥人的才能总和的根本体现。人民的利益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利益需求体现了人的不同感觉,不同利益的实现则体现了人民的不同能力的发挥。只有实现人民的不同层面的利益,人民才能获得丰富的感觉和全部才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因此,历史发展逻辑在论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过程中勾勒出了人民发展的整体性思路,即促进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和才能总和的发挥。
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界定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107-108。这表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双重内涵,即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作为人的全部感觉都成为人自己的和人的全部潜在能力获得充分发挥的可能,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实践能力的发展、人对社会的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人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能力的发展等等,并且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人的利益需求的不断满足来实现的。人的自由个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上看,人真正成为所有客体和人自身的主人,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其二是从主体对自身的关系上看,每个人都能自由自主地在劳动实践中驾驭自身的全部才能,使每个人的才能都成为彰显其个性的本质特征。
由此可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在于强调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和全部才能总和的充分发挥,这一整体性特征既扬弃了人民发展的片面性,又破除了制约人民发展的束缚性因素。历史发展逻辑在论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民利益作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人民利益的范畴,形成了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以及政治利益等多维的利益需求。人民利益的不断拓展充分表明人民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在实践中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更实现了自身的感觉的丰富性和才能总和的充分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也意味着人民在履行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自身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理论逻辑是历史逻辑的理论化,是以理论为主语在历史中的逻辑演绎,它体现了理论的连贯性和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逻辑主要表现为目标、核心理念和实现途径的逻辑演进。它是历史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中展开的。目标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核心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实现途径是建立适应人民主体性发挥的体制和机制。理论逻辑从理论演绎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内涵形成,理论演绎中蕴含着的思维形式,即整体性思维,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载体和方法,其逻辑顺序为: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目标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马克思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指出人民群众既是所有历史的“剧中人”,又是所有历史的“剧作者”。我们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核心观点,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彰显党的宗旨。人民主体地位实质上就是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地位、主体对自身的自主地位。具体表现为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人民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坚持人民是社会财富的享受主体和坚持人民是自我发展主体的多维要素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人民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占有客体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性质,它是人之为人所特有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最本质的属性。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实质上就是实现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性即人民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符合人的本质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就是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7]618。人在劳动实践中既受客体的制约,又能够突破制约,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条件,超越现实。自主性就是指人在劳动中能够实现自主活动,实现对自身劳动能力的支配,而要实现这种支配就必须实现人民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占有,进而实现劳动是人民本身的才能的一定总和的发挥。自为性就是人民在实践中的目的性和价值性,目的性以人的需要作为尺度,价值性以社会对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尺度。自主性是人民主体性的核心,能动性是人民主体性的内在动力,自为性是人民主体性的基本特征。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实现途径是建立适应人民主体性发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体制和机制。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构成了人民主体性的要素,而要将这些要素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第一,建立适合人民主体性发挥的政治体制,以尊重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根本保障。第二,建立适合人民主体性发挥的经济体制,以尊重人民的经济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使人民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地位得到根本巩固;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建立适合人民主体性发挥的文化体制,以尊重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提高人民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使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的创造性得以展现,自主性和自为性得到充分实现;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将人民凝聚为有机的整体,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基础。第四,建立适合人民主体性发挥的社会体制,以尊重人民的社会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民生;建立创新型的社会治理体系,发挥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等。总而言之,建立适应人民主体性发挥的体制和机制,在客观上就是坚持了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经济主体地位、文化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理论逻辑从理论演绎维度论证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促进了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思维的形成。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的系统性决定了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多维内涵。人民主体地位是包含了一系列目标、核心理念和实现途径的系统性理论,系统内的不同目标对应着不同的理念和途径,目标之间和与之对应的理念、途径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统一于人民主体地位的系统内部。人民作为主体对应着不同的客体,人民主体地位也就是人民面对不同客体的主体地位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所面对的客体包括国家、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等范畴,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被确定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体地位的多维统一。另一方面,以系统性方法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内涵加以论证,促进了整体性思维的形成。整体性思维就是将人民主体地位看作是包含着一系列范畴、原理和相应方法的总和的系统性理论,单个范畴与相应原理和方法形成纵向链条,单个范畴之间形成横向链条,横向与纵向之间构成了有机的、整体性的人民主体地位的系统性理论结构。全面性,普遍联系性,价值指向性,层次性,稳定性以及系统演进等是整体性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将人民主体地位看作是一个有机的、发展着的整体,各个主体地位之间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片面发展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单一的主体地位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得到真正地理解和发展。不仅如此,整体性思维还表明,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体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目标、途径等范畴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获得新的理论形态,而这个不断发展的终点则必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从思维方式上看,整体性思维的思维方式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坚持其多维内涵的统一性、层次结构的整体性、价值取向的一贯性以及系统理论的发展性。不断提升人民的整体性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人民对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的理论自觉,有利于将这种整体性主体意识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实践的方法。从思维的载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从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思路出发,在制度、法律、政策、理念上遵循整体性思维的要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整体性思维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载体决定了整体性思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
总之,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了整体性框架。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