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抒浩
(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本文选题来源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在卢福波[1]的语法教材中,我们碰到了这样的修改病句题:
[1]*我看他很食欲,就盛了又一碗。
这句话有两处错误,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2]我看他很有食欲,就又盛了一碗。
然而,为什么“盛了又一碗”不能说,道理却并不那么容易讲清楚,因为很明显的,在现代汉语中“又”并非完全不能出现在非谓语的“数(量)名”结构之前,比如①:
[3]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一景观。(王安忆)
危害人民者必惩,匪徒又二名落网。(《人民日报》新闻标题)
梁家辉迎来了他演艺生涯中的又一高峰。(《鲁豫有约》)
日本食物之又一特色为冷。(周作人)
那么,“又+数(量)名”的分布情况如何,这一结构有怎样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和语用价值,这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
尽管“又”可能和连词有一定的纠结,但目前语法研究著述中基本上将“又”看作是副词,比如史锡尧[2],吕叔湘[3]等,最主要的理由可能是“又”一般不出现在主语之前,就像“却”一样。粗略来看,副词“又”可以分为和时间有关的时间副词用法,和语气有关的语气副词用法以及起关联作用的关联副词用法这三大类型。前两种用法都是“只能做状语”[4],具有“纯状语性”[5]89的典型副词的用法;起关联作用的“又”和前两种类型并非完全具有排他性,只是从多个谓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上称其为“关联副词”,它可能出现在“一量+又+一量”、“又A又B”、“又是A又是B”、“既A又B”等语言形式当中。
对于出现在非谓语的“数(量)名”结构前面的“又”,目前的研究却并不充分,大多数的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是一笔带过,或者完全没有提及。我们对北京语言大学的语料库进行了简单的初级检索,结果发现仅在“报刊”这一种语言材料的范围中,“又+一+量”就出现了224个不同量词的65328个例句,“又+一+名”有793个不同名词的4599个例句②;其中数词不是“一”的例子,数量也非常可观。看来“又+数(量)名”结构并非一个罕见用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在“又+数(量)名”结构当中,数词是必不可少的,“又次”、“又个”、“又+名”不可能是合乎语法的结构。与此同时,其中量词——包括动量词和名量词——倒是经常可以不出现,前面已经举过这样的例子。还需要说明的是,“一”是这种结构中最常出现的数词,但也并非只有“一”,我们的论述有时以“一”作为数词的代表。
根据我们的观察,“又+数(量)名”至少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又+一+动量+其他” 当“又+一+动量”后面的“其他”是典型动词(比如带了宾语)时,动量成分不得省略,必须出现,比如“又一次见到他”、“又一次落入圈套”。这些“又一次”和“再一次”语义近似,可以换成“再一次”;但“再一次”可以说成“再次”,“又一次”不能说成“又次”。更多的例子还有:
[4]发生在北京的口罩事件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计划都难于代替市场。
公元1626年,魏忠贤又一次大捕东林党。
十年后,我又一次来到这块更加神奇的土地进行着为时数月的调查。
两年过去,竹林名副其实地又一次飞腾了。
有时“又+一+动量”后面接的动词具有明显的“名物化”特征(比如不带宾语,不带“了”等时体标记),在句中主要做主语或宾语,其中的动量词可能脱落,也可能替换为“个、项”等名量词。比如:
[5]从收受贿赂到明目张胆地索贿,这是吴新庭犯罪手段的又一升级。
中国选手刘广彬勇夺银牌,这是我国选手在本届亚冬会速滑赛上的又一突破。
1988年,第一艘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海上战略核力量的建立,被看成是中国海军又一大进步。
这一胜利,是继辽沈决战之后的又一巨大胜利。
如果说“又+一+动量”出现在动词之前,其中的“又”还可以看作副词用法,那么放在名物化动词之前的“又”离一般意义上的副词似乎更远。
“又+一+动量+其他”中的数词一般只能用“一”,也必须出现。
(二)判断句中的“又+一(名量)名”
这里面还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经常在文献题目中出现,形成表面上的非主谓句形式。比如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一些文献标题:
[6]汉语方言学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刘丹青2018)
先秦专书语言研究的又一创获——读《今文尚书语法研究》(殷国光2005)
动词研究的又一硕果——读《动词研究》(陈昌来1996)
这些例子当中的名量词可以脱落,“又+数(量)名”可以“还原”为判断句的主语或宾语,比如说成“先秦专书语言研究的又一创获是《今文尚书语法研究》”,或者“《今文尚书语法研究》是先秦专书语言研究的又一创获”。当然,这种情形的“又+数(量)名”做宾语较做主语似乎更为顺畅一些。应该注意的是,如果理解成主语,“又”肯定不能“回到”判断词之前,“动词研究的一(个)硕果又是《动词研究》”显然不成话;如果理解成宾语,“《汉语方言学大词典》又是汉语方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接受度似乎要高些,但是和其他的“又是”还是有所不同,试比较:
[7]A.表示几个动作、状态、情况累积在一起:
那一天正好是三伏的第一天,又是中午,又没有风,不动也会出汗。
吕老师是县里的模范教师,又是人民代表。
B.表示某种语气:
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但又是一种难以尽意的工具。
瓦斯对煤矿安全危害很大,但又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
C. ?扬雄的《方言》是汉语方言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汉语方言学大词典》又是汉语方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上例中A组是吕叔湘先生(1999)的例子,“又”的语法意义是明确的;B组是根据吕先生“(‘又是’)常和‘可是、但是、却、而、虽然’相配合”的说明检索到的;C组是笔者根据刘丹青(2018)的行文造出来的句子。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形成判断句的“又+数(量)名”当中的“又”要“回到”判断动词前的状语位置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种情形是明确地做句子的宾语。我们在检索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用于判断句的“又+数(量)名”,但是几乎没有发现做主语的例子。做宾语的例子很多,比如前面例[3]中第一个句子,更多的例子还有:
[8]拿破仑,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其貌不扬的矮子。
视频点播是远程教育的又一行之有效的手段。
对照第一种判断句,这里有两个重要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用于判断句的“又+数(量)名”中的“又”不能“回到”表判断的谓词之前,否则要么句子有问题,要么句义有所改变。再比较上例和下例:
[9]?拿破仑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其貌不扬的矮子。
视频点播又是远程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第二,做判断句宾语的“又+数(量)名”当中的中心名词之前一般要求有较复杂的修饰成分出现,或者该中心名词具有比喻等特殊含义,或者是动词的名物化,至少也应该是抽象名词。“拿破仑是又一个矮子”不太能接受,“视频点播是又一个手段”要好一些,可能正是因为“手段”较为抽象。我们以“又一”作为篇名的关键词,检索了期刊网中“中国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两个领域中的所有文章,得到用在“又一”后面的成分,结果基本支持我们的观点:
[10]有比喻含义的:(辉煌的)里程碑、路径、途径、(新/开拓性)成果、视角、新葩、奇葩、新秀、春天、面孔、窗口、来源、分支、枝、成分、层面、平面、领域
是抽象名词的:盛会、前瞻性问题、着力点、(重要)举措、可贵的尝试、义项、例证、形式、条件、用法、手段、求法、(说)法、并列句、力作、佳作、新作、新著
名物化的动词:(重要)收获、创获、创新、冲突、(重大)转变、(重大)突破
其他:世界语者活动场所
至此,我们方能勉强解释“又一碗饭”为什么不能说,其原因可能是“一碗饭”太具体,尽管我们没能找到“又一碗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大米饭”这样的真实例句,但这个句子的语感接受度明显要强很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村”显然有强烈的比喻或双关意义,也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释。
用在判断句中的“又+一+(名量)+名”,其名量词常常脱落,但数词一般只能用“一”,且必须出现。
(三)一般主谓句中的“又+数(名量)名” “又+数(量)名”不仅可以出现在语表形式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判断句当中,也可以出现在一般主谓句的主语或宾语位置。“又+一+名量+名”做主语的用例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又”后面似乎脱落了一个动词“有”,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
[11]又一只美洲虎死在偷猎者的枪口下。
仅仅在一年之后,又一本不同凡响的杂志加入到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那就是《银河科幻小说》。
数词不仅限于“一”,比如上面例[3]中的第二个句子,更多的还有:
[12]津金店接受政府劝告,又三家要求转业。
英矿工罢工继续扩大,又四座矿坑停止出煤。
学生们又集合起来到伪总统府请愿,匪军和特务仍紧紧不放,追赶行凶,学生又五人重伤,二十二人轻伤。
上例第一句是报纸的标题,正文里复述时说的就是“又有三家要求转业”。
第二类就不太好说“又”后面到底“省略”了什么,有的能够通过上下文找回来,有的就比较困难。比如:
[13]过了十哩以后,他意识到他想抽烟。他急忙缩起脑瓜,似乌龟缩进壳里一般;他觉得浑身不对劲;跳了二页,居然没有察觉。又五哩后,他跳起身,寻着服务生。
此时和光引客已穿过平厅,又一院子,青石板甬道,两旁有梧桐、龙柏、桃李,夹着腊梅、南天竺,此时梧桐叶落,但绕梧桐而爬着的藤蔓,却结着红子。又五层石阶进楼厅,婉卿已站在檐前石阶上恭候,阿巧、阿秀二婢随。
可惜,你不珍惜;若干年以后,又一杯苦酒实属自酿;你可盼她再来你身边?
又一碗香气扑鼻的馄饨端到廖公面前,他有滋有味地吃着。
上例中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的信息可以通过上文补足,看作是“又”后面脱落了动词“过”或者“穿过”、“走过”,但第三句和第四句就不太好讲清楚是省略了什么东西。
综合起来看,坚持认为这些例句是省略了动词“有”也许只是一种巧合,很有可能是“又”不需要其他动词的“帮助支持”就能够在“数(量)名”前面出现。当然,这些“又”都不可能“回到”中心谓词的前面,“又三家要求转业”和“三家又要求转业”,“又一碗馄饨端到面前”和“一碗馄饨又端到面前”等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又+一+名量+名”还可能出现在一般主谓句的宾语位置,和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情况一样,也可以分成似乎能找到“省略”了的动词,和根本就没有“省略”什么动词这两种情况。前者比如:
[14]吃完饭没多久就吃了绿豆饼,然后又一碗粥一杯奶茶。
今天的早餐:柠檬蜂蜜铁观音茶,到单位后又一杯浓浓的黑咖啡,竟然一点都不饿了,就不准备吃别的了。
陆达夫马上又一个主意,他说……
有的句子本身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谓语,所以也就无所谓“省略”了什么的动词问题,这是后者。比如前面例[3]中的第三个句子,更多的例子还有:
[15]徐氏少奶被一群拖男带女的大娘和大姑娘们团团围住,占据大厅的一角,独成一个世界。赵朴斋和王保长成为又一世界的中心。
在庆祝中华民族又一盛事的历史时刻……
这个报告只能认为是在就缔结禁止核试验进行认真谈判的道路上设立又一障碍的企图。
同样,这些例句中的“又”也不能“回到”动词前面去,“成为又一世界的中心”和“又成为一个世界的中心”,“庆祝又一盛事”和“又庆祝一个盛事”的意思也完全不一样。
一般主谓句中的“又+数(名量)名”和判断大致相同,其中的名量词常常脱落,数词虽不限于“一”,但也必须出现。
(四)用在定中结构里的“又+一(名量)名” 最后一种情况是如例[3]最后一句“日本食物之又一特色为冷”之类的句子,在这句话里,是作为定中短语中心语的“又+数(量)名”做了句子的主语;事实上,“又+数(量)名”不光能做定中结构的中心语,还可以做定中结构的定语,句式也不仅仅限于判断句。比如:
[16]又一个夏季的白天,他离开他大学的工作来到伦敦。
如果她穿过那条街,向西再走半英里,那么她便会发现自己到了又一个军阀的领地。
典礼拉开了这场继人类上天、入海之后,向地球内部开战的人类史上又一壮举的序幕。
定中结构在句法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典型的“降级述谓结构”[6],其中的“又+一(名量)名”具有更不容质疑的体词属性。
用在定中结构中的“又+一(名量)名”,其中名量词也经常不出现,但数词“一”也是语表形式上必需的。
(五)小结 总结一下我们观察到的“又+数(量)名”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
第一,“又+一+动量”在后接典型动词谓语时,“又一次”和“再一次”有混用的情况;“又+一+动量”后接名物化的动词后,量词有脱落或替换为名量词的倾向,“又”逐步离开了副词的典型用法。
第二,“又+数+(名量)+名”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它们可以做判断句的主语、宾语,可以做一般主谓句的主语或宾语,甚至还可以做定中短语的定语或者中心语,这些都是体词性单位的句法特征。在某些情况下,这个结构还可以是“独立语”或“外位语”,比如:
[17]又一辆进境的列车,又一个清新的黎明;又一艘出港的货轮,又一个眷念的黄昏。
突然间“哇喔”,一根鞭子绑住了我的双腿,又一声“哇喔”,我就飞了起来。
这样的句法分布是大多数可能存在的“副词+数量名”结构做不到的,一般的“副词+数量名”结构有很强的谓词性;而“又+数(量)名”却并不能做句子的谓语,“又”也不能“回到”句子真正的中心谓语之前。试比较下面这些数量名前面的副词与上文谈及的“又”的区别:(下例是笔者自己造的句子。)
[18]才一个馒头怎么吃得饱?→ 才吃了一个馒头……
我就十块钱了,最多撑一天。→ 我就只有十块钱了……
都三十岁了,她还没想找个男朋友。→ 都到三十岁了……
起码56度、30分钟才能杀死这种病毒。 → 起码达到/需要56度、30分钟……
如果把这个现象放到现代汉语语法的整体系统当中,我们发现这些“又+数(量)名”中的“又”更接近于指示代词。邢福义先生指出,“作为词类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类别,代词凭的是它的‘游移泛代性’。即:在任何宽泛的范围内,可以游移地指代某一需要指代的对象。……一个代词,或代甲,或代乙,要进入指代语境才能确定下来。”[5]107-109国外的学者Halliday和Hasan[7]认为:在一个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与上下文有相承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的具体意义要通过上下文中的有关词语的意义来确定,这样的词可以称之为照应词。我们看到这些“又+数(量)名”中的“又”其实就具有这种不确定的指代性,它们和指示代词“另”具有很多的共性,上文检索到的中国知网上包含“又+数(量)名”的文献篇名,基本上都能找到与之相应的“另+数(量)名”形式,比如“另一种思路、另一阵地、另一种概括方式”等等。我们应该可以比较谨慎地将“又”的这种特殊用法归入指示代词的范畴,为这些“又”建立体词语法特征。
第三,根据我们的观察,“又”进入到“又+数(量)名”这一结构的分布情况和限制主要来自于中心名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在语义上,该结构的中心名词一般要求是具有比喻意义的词语或者是由动词名物化而来的词语,至少也应该是抽象名词;在句法上,该结构中心名词的前面经常出现较为复杂的修饰性或限定性成分,至少必须保留数词。
“又+数(量)名”之所以能够成活,似乎可以用语言形式的信息传递过程来进行解释:“又”一般不能用在体词性成分之前,当句法上出现“又”在体词之前的超常规搭配时,必然带来语义上的信息结构重组和多重信息提取的复杂化,从而获得非凡的修辞效果和语用价值;只有具备条件以满足信息传递的这种复杂过程的语言形式才能成立,不具备这样条件的语言形式则不能成活。比如,当我们说“又出版了一本书”,这句话可以形成以下的问答链形式:
[19]问:詹教授最近做什么了?
答:出版了一本书。
问:啊,又出书了?
答:是的,又出版了一本书。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又一(本)力作”,其问答信息链可能是另一番光景:
[20]问:詹教授最近做什么了?
答:出版了一本书。
问:啊,詹教授的书水平都很高。
答1:是的,这本书是他的又一(本)力作。
* 答2:是的,詹教授又出版了一本书。
我们看到,上例的第二个话轮显然不能采用第二种方案回答,这说明“又”的超常规使用和句子预设的信息有密切的关系,已经出了一本书,质量很高,才能说“出版了又一(本)力作”;反之,吃了一碗饭,再盛一碗,并没有多复杂的信息结构,不足以激发多重信息的复杂提取过程,收不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语用效果,所以就不能说“盛了又一碗饭”。
用“传息语法”的理论来说,句子的成活受到“二重信息结构及其明确的可感知性”制约[8]。能够成活的“又+数(量)名”结构当中的中心名词一般要求是具有比喻意义的抽象名词,或者是从动词名物化而来的抽象名词,而普通的具体名词则很难形成“又+数(量)名”这样的句子形式,原因就是只有具备复杂语义的名词才有可能具有“二重信息结构”,才具有激发听众或者读者感知潜在预设信息的可能性。下例各组句子可接受度的递减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得到比较好的解释:
[21]这一场风波成为又一标志性历史事件。
??这一场风波成为又一历史事件。
* 这一场风波成为又一事件。
《艺术与精神分析》——又一本精神分析的著作。
??《艺术与精神分析》——又一本著作。
*《艺术与精神分析》——又一本书。
注释:
①下面的四个例句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www.ccl.pku.edu.cn)自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www.bcc.blcu.edu.cn)。文中所用例句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这两个语料库。
②笔者2019年12月31日的检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