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悦,秦亚茹
〔滁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辅导员九大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指出辅导员要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网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1]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一盘棋”联合抗疫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工作实效,迫在眉睫。今年八月份新一轮疫情局部爆发,全国多个地区疫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在当前疫情背景下,各大高校都需做好线上教学准备,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线上线下随时切换。高校辅导员要打破传统课堂“单项灌输”的固定教学模式和思路,及时转战线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由“面对面”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迅速转为“键对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搭建多样化、广覆盖的网络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努力创造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云”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这是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不落伍、不掉线、不间断”的有效举措。
2014年,教育颁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分别对初级、中级和高级辅导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级辅导员要能及时把握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趋势,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及时研判网络舆情。中级辅导员要能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有效配置、整合网络资源,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引导,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发布相关内容,吸引学生浏览、点击和评论,引导网络舆情。高级辅导员要能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工作实践、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总之,不同成长阶段的辅导员都要具备相对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能力。就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顶级赛事——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而言,相比于前几届大赛把“网文写作”等网络素养列为辅导员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2020年《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工作方案》更是把“网络思政对策分析与网络舆论引导专题”列为比赛的基本内容,进一步突出了辅导员对网络发展规律、趋势的熟知和把握能力以及对实际网络思想教育问题的分析、研判和解决能力。由此可见,疫情背景下以高校辅导员为主导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自信力,提升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
《教育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构筑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政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3]说到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这关涉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5后”“00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要做好这些“网络原住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打造、组建一支信得过、靠得住、拉得出、打得赢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将其作为重要力量安排在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当中,甚至让他们在抗疫战争的第一线冲锋陷阵。[4]事实上,疫情期间,为数众多的高校辅导员一直战斗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例如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领军人物——“南航徐川”“辅导员娘亲”“萌哥有话说”和“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等,他们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面向全网开展大范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维度、多渠道地传播文字、图片、声像、视频等最新网络信息和资讯,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点面之间的即时传播,收到了良好的育人实效。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视作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的具体体现和拓展延伸,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疫情背景下,虽然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已经在主观上意识到,要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线上线下互相结合,共同发力,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增强德育实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往往深陷纷乱繁杂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之中,只顾“低头拉车”,无暇“抬头看路”,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高校辅导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参与意识强而行动能力弱的矛盾,[5]导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无法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实际。很多年轻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但苦于自身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加上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和外部支持,不知如何着手开展工作,只能把网络作为事务性工作内容的发布传播工具,并没有真正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作用。他们在具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对如何围绕个人工作范畴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等并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也缺乏可借鉴的成熟案例和路径,这在客观上削弱了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他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此外,网络文化成果的评价、认证虽然已经在部分高校开始试点,但尚未正式纳入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考核体系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辅导员仍然属于少数引领者,多是作为个人的课题研究领域之一,并未大范围普及,也没有形成全员大规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潮。总之,由于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硬件资源相对薄弱,加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面对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未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仍然淡漠,动机相对不足,当然效果也未能尽如人意。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仍然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因专业知识储备尤其是网络技术素养的欠缺,导致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极度匮乏,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还不足以支持他们熟练、有效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43号令明确规定,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必须符合“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这一基本条件。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校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专业出身,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专业背景,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储备欠缺,经验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要求。很多高校辅导员无法充分掌握疫情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思想政治状况和心理发展状况,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与此同时,大部分高校辅导员也并非网络新媒体或信息技术类专业出身,对网络平台运营和传播学相关知识不够熟悉,对新媒体技术发展规律缺乏宏观的认知和把握,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网络综合信息素养不高,不能很好地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不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因此,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还难以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立德育人作用,与当前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要求不匹配,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疫情背景下,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虽然井喷式涌现,但大多数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体制机制并未同步建设起来,高校辅导员对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新媒体手段,搭建切实有效的网络思政育人平台,构建矩阵式的多平台联动格局往往无从下手。很多高校并未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工作领导小组,没有根据学校、学院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也没有深入挖掘实践、文化、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等“十大育人”体系中可资借鉴与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内容上的支撑,尚未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难以形成明确清晰的实施路径和育人体系。虽然部分高校辅导员已经借助不同网络媒体,适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大多数工作仅仅停留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这一工具性层面,仅是利用QQ群、微信群等发布通知,召集活动,统计信息,诸如此类,所发挥的作用与学校或学院官方网站甚至毫无二致,仅是学校或学院官方网站相关信息的重复发布,难以结合高校辅导员岗位的九大职责体现工作特色和亮点,育人效果不够明显,且大都面临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千篇一律,老生常谈,无法打破瓶颈,形成个人特色,难以打造出独具个性、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品牌。总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形成清晰明确的立德树人实践路径。
面对疫情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需要逐步解决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逐渐成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高校辅导员指导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育人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适时改变原有陈旧固化的传统教育理念,不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机,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开展,切实增强育人实效。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让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中去,以更好地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把握当前“95后”“00后”大学生这些网络原住民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借助于网络载体尽快占领主流价值观阵地,设法将主题班会、思政课程、“三会一课”和主题团日活动等线下传统课堂教育与QQ、微信、微博等线上网络思政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发挥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网络服务、心理咨询、助学帮学等环节的育人功能,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地从网络上去学习知识、汲取营养、掌握技能、接纳自我,辩证地认识、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探索研究,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目前,浙江大学等高校已发布《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可视同权威学术期刊文章。可见,不远的将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术成果会成为考核晋升的参考内容和衡量标准,这无疑增强了高校辅导员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和动力,激励广大高校辅导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适应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切实提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高校辅导员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自身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功底及丰富全面的网络信息技术素养,才能充分理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把握网络舆论发展趋势,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能力,真正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增强立德树人实效。在疫情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要适时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和国家大事要闻,深入梳理、挖掘严峻抗疫形势下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和模范典型,借助各类网络平台,采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推广,努力培养自己讲故事、说案例的水平,深入细腻地剖析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运用真实的故事案例启发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更加开放、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兴趣爱好更加广泛等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求同存异。[6]时刻关注、关心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保持与他们的良好互动交流,通过熟练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等自媒体平台开展工作,积极向年轻人靠拢,俯下身子悉心倾听学生心声,尽快融入学生的话语体系和社交圈子,了解他们内心所想、所思、所困,紧紧抓住他们的需求,促进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是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持和保障。首先,各大高校要结合学校学生工作特色,成立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方案,整体部署,全面谋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学校层面协调安排好具体工作。其次,学校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划,建设学校层面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7]可由学生处、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牵头,通过整合校级网络平台和资源,如易班发展中心、校级官方微博微信和校园QQ号、各学院官网平台、各辅导员工作室等,搭建多平台联动的网络矩阵,推动学校网络思想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与共享,形成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和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最后,高校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机制促进辅导员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新方法。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专题培训、骨干培训等各级各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扩充相关知识储备,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高校辅导员要依据学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的建设需求,结合个人工作职责和研究领域,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子平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矩阵的带动下保持长期的良性运转,形成个人独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把自身打造成具有“大V”标签的网络意见领袖,逐渐形成网络话语权威,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增强德育实效。
当前疫情背景下,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各高校还要积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制度化保障。不断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思想特点、学情状况和精神风貌,切实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结合抗疫过程中涌现的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尽快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以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提升综合素质,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