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探析

2021-01-15 08:10郭德香张金强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留学生法治法律

郭德香,张金强

〔郑州大学 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国家支持来华留学政策的施行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2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328330人。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增至492185人,同比增长约50%,[1]留学生数量的稳步增长极大地提高了国内高校的国际化水平,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但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和对我国法律制度的无知或无视,留学生违法违规、犯罪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多个高校发生留学生严重违法违规甚至犯罪事件。2017年,徐州警方抓获19名涉毒人员,其中有9人为来华留学生。2019年8月,河北某高校外籍留学生猥亵同校中国女学生被拘留,最终被遣返出境。[2]2021年,江苏大学四名非洲留学生因犯盗窃罪被开除学籍。为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将学业教育与法治教育并举,以保障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需要重视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由于留学生母国与我国法律制度及宗教文化的差异,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问题不仅关涉校园环境安全与稳定,还将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规范留学生行为,加强留学生法治教育,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和社会秩序,对留学生个人成长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对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则更显迫切。

1.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与来华留学生相关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不仅严重损害留学生群体的社会形象,同时也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挑战。2019年7月,福州一留学生在被交警处罚时暴力抗法,相应视频经过网络传播引起一片哗然。该事件不仅损害了留学生群体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社会公共秩序。部分留学生由于缺乏对我国法律制度的了解,来华后仍然按照其在本国内的行为习惯行事,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充分考虑我国的法律制度及社会风俗,极易破坏我国社会秩序,引发社会大众的不安。

留学生的外籍人员身份造成涉及留学生的案件处理程序复杂,即便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同样也需要遵循涉外案件处理的一系列程序,此种状况不仅扰乱我国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同时也造成外交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3]随着留学生犯罪数量的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水平、留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质疑声不断,因此,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角度考量,开展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2.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和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对外经贸往来频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许多国家青年学生出国深造的目标国。但是,由于我国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尚有较大差距。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制度比较完善,法治教育开展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因此,以欧美国家为目标国的留学生质量高,且学习层面广,法治意识较强。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法治教育,法治教育能够提高在华留学生的整体素养,提高其法律意识,改善留学生群体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负面形象,使我国留学生教育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留学生母国在文化传统、宗教习俗、社会制度方面与我国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我国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中,留学生旷课、迟到、无视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学生个人懒散、学习态度差、行为不检点现象屡见不鲜,为此许多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由此可见,对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这也是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4]

3.促进留学生个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来华留学生群体通过在华学习,能够获得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发展机会,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来华留学生教育使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能够深度参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建设,从而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当前,我国留学生缺乏法治教育的现状使部分留学生欠缺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不能更好地融入在华的学习生活,因违法犯罪被学校开除学籍的留学生并不少见。这一方面说明部分留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亟待全面开展和加强。[3]

4.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的必然要求

留学生来华无一不是为了学习中国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但是,留学生不能将知识学习作为来华的唯一目的,无论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社会习俗抱有何种态度,留学生都需要接受并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来华留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于学校之内,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也是必要的,因此,必须能够运用中国方式解决与外界交流时遇到的问题。尽管与外界交流的程度不尽相同,但来华留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开展相应活动。法治教育能够帮助留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要求,尽快融入中国,为他们的留学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来华留学生,大部分能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法律的基本涵义,进而明白应当如何处理在华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华留学生通过学习我国的法律制度,间接地体验中国文化,认识我国文化所确定的社会规则的特殊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秩序。[5]

二、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对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当下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差异使法治教育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各高校未重视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法治教育师资力量匮乏,法治教育课程缺失。

1.文化差异造成法治教育难度较大

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吸引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无疑将对在母国文化氛围下成长的留学生造成冲击,不同文化之间必然是既存在冲突,又互相兼容。来华留学生由于受母国文化熏陶,当其母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冲突时,便会产生困惑与焦虑,甚至对外封闭、对抗,此时,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方面,应该通过增进文化理解与认同,缓解文化差异给留学生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通过法治教育,警示因文化差异给留学生带来的人际冲突与社会冲突等危机因素。[6]

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主要是亚非地区的国家,这些地区在法律制度与宗教信仰上与我国有较大不同,且经济水平与法治教育水平较低,这就造成来自该地区的留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留学生在其母国养成的行为习惯极易与我国校园生活、社会秩序产生冲突。此外,留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也使留学生无意中触犯我国的法律法规。[7]

2.留学生法治教育问题尚未得到高校普遍重视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多数高校由于留学生学习年限较短而忽视法治教育工作,即便是留学生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的北京语言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均未设置相应的法治教育课程,[8]留学生法治教育途径大多为向学生发放中英文的《学生手册》。

受传统思维影响,多数高校普遍认为涉外问题影响较大,因此,在处理留学生违法违纪问题方面,相关部门及学校十分谨慎,往往倾向于降低影响,淡化处理。留学生法治教育应当是留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留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才能更好地融入校园和社会。我国高校单纯以学校规章制度约束留学生,显然无法有效提高留学生法治素养,近年来屡次出现的留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充分说明我国高校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亟待提高。

3.留学生法治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素质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师多数为日常管理人员,如辅导员或班主任等,由于法治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普通留学生管理人员开展法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管理人员掌握的多为与留学生出入境或外出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常识,而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刑法等内容,由于其自身专业素质的薄弱,无法有效地进行施教。[8]与留学生相比,我国高校在对国内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一般由法学科班出身的教师授课,或邀请工作在一线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授课,沟通障碍使国内学生法治教育教师无法直接接手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国高校招聘留学生管理人员时门槛提高,不乏有精通法律知识的人才进入留学生管理岗位,但总体而言,能够从事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仍然明显不足,亟须增加人才储备,打造专业的留学生法治教育团队。

4.高校未设置针对留学生的法治教育课程

留学生来华留学后,不仅要遵守其母国法,同时也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制度。留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除因留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外,高校法治教育课程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现阶段,我国留学生教育正处于发展期间,部分高校盲目地发展留学生教育,以期借此提高本校的竞争力,这使高校招收的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存在注重招生而轻视管理的现象。[9]法治教育课程的缺失是留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不少留学生来华后,不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往往以其本国法律的处罚标准来衡量其在我国的行为,因此,各国法律规定的差异使留学生极易落入“不知法而犯法”的境地。

目前,多数高校针对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大致有三种类别:通过公安机关的简单宣讲完成留学生法治教育,通过若干场连续的法治讲座对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把留学生法治教育纳入学分、吸引留学生学习法律。以上三种“法治教育”方式显然存在明显的不足,普法宣传固然是法治教育的一部分,但其效果与专业教师开展针对特定对象的法治教育课程存在较大差距,留学生不可能通过几场法治宣讲就能熟悉中国的法律制度,[5]因此,高校设置针对留学生的法治教育课程十分必要。

三、解决高校留学生法治教育问题的建议

留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十分不利于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外交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高于普通案件:一方面,损害留学生的社会形象,使社会大众对国家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质疑。另一方面,对留学生个人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违法犯罪后的留学生多数不得不终止在华留学生涯。因此,我国高校应当对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提高要求,依据现实需要完善留学生法治教育措施,针对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强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注重留学生日常生活中法治观念的树立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理解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潜移默化地使留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特别是在管理层面,高校应当在对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以完备的规章制度规范留学生的行为,规章制度应当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由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与法律职业从业人员共同参与制定。法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着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理念,在开展留学生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当合理利用课堂,将自身所了解的法律知识融入课堂讲解之中,使留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法律知识。[2]

真正的法治观念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方能形成,单纯的灌输无法有效提高留学生法治观念,留学生跨文化学习我国法律制度本身就存在障碍,此时尤其需要将法律法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在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加强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学习法律知识的适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留学生的法治观念,无疑是留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顺利完成在华学业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提高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

2.提高对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关注度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留学生教育已经走过70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制度不断健全。[10]尽管如此,来华留学生教育制度建设仍然无法适应不断增加的留学生数量,留学生法治教育问题仍然是我国留学生教育制度的一大短板,而该短板形成的主要原因便是我国高校对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我国高校为提高本校的国际竞争力,盲目扩大留学生招生人数,为此,必须提高高校对留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使其提高招生门槛,为留学生教育建立完备的法治教育制度。

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在入学和日常教育中有计划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应当及时向来华留学生提供安全信息,预防违法犯罪,防范不法侵害。高等学校应当要求来华留学生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依法依规预防和惩处来华留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因此,我国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将法治教育工作作为留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缺乏政府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工作大打折扣。为提高高等院校对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关注力度,建议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一套监督纠正机制,可通过高校所在地教育部门,如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共同商讨设立留学生法治教育监督机制,由教育部门定期到校检查。在高校留学生培养过程中,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开展不到位时,教育部门应当通过相应的监督和责任机制加以纠正,以此倒逼高校重视对留学生的法治教育。

3.加大对留学生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成效,没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法治教育成效必将大打折扣,因此,高校应加紧培养本校留学生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第一,精通外语。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语言障碍是开展法治教育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进行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授课。第二,法律专业出身。法治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只有法律专业出身、从事过法律职业的教师方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第三,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因具有涉外性,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谨言慎行,踏实负责,一方面,不能触犯留学生母国的传统习俗,另一方面,又需要兼顾我国的社会规范。因此,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前进行充分调研和学习,避免课堂上出现违背他国传统习俗或社会规则的言行。

基于上述要求,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提高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首先,招聘校外从事法律职业的群体,如律师、公司法务、公证员等,符合上述职业要求的人员可被聘请为本校兼职教师,专门从事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其次,邀请本校法学院教师参与到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工作中来。本校法学院教师相较于校外人员具有更大优势,他们既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能够到高校任教的教师外语能力与表达能力必然不俗。最后,不断对留学生管理人员进行法律专业培训。管理人员与留学生接触最为频繁,因此,极有必要加强管理人员对本校规章制度的掌握和理解,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设针对留学生的法治教育课程

课堂教学是向留学生传授我国法律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将法治教育课程作为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核心,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同时,适时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将法治教育课程作为文化课学习的一部分,纳入学期考核,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针对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应设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如针对法学专业的留学生,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能仅仅满足于基本法律知识的讲授。而对非法律专业的留学生,应当适当降低课堂的理论深度,增加对实践案例的讲解,通过案例学习法律知识,以降低其理解难度。对医学专业的留学生,面对国内紧张的医患关系,可适当增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内容的讲解,以使留学生对未来到医院实习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有所了解。[8]

我国高校已有将法治教育课纳入学习成绩的先例,2019年,江苏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首创高校外国留学生“学法进学分”活动,作为试点,南京部分高校正式将“法制教育学分课程”纳入到来华留学生的学分成绩,进一步促进留学生学法,懂法,用法。[7]此类做法为全国不同区域高校留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类似“学法进学分”的形式,既能够弥补高校在留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又能够充分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加强留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学习,保障法治教育的成效。因此,此举可与设置法治教育课程相结合,在我国高校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推广适用。

四、结语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我国高校的留学生规模势必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尽快提高留学生法治观念和素养。从国内角度看,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关系校园安全和社会秩序,留学生通过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避免因违法违规而被迫终止留学生涯,帮助其顺利完成在华学业。从国际角度看,法治教育能够不断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留学生打造成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一张名片,通过留学生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成果,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和法律制度的认同感。因此,在当今中国正逐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机遇下,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视角看,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都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历史意义,需要我们逐步重视,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留学生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