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钰珉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失眠指的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获得高质量睡眠或睡眠时间不足,进而影响日常功能需求的主观体验。长期失眠严重影响病人日间精神状态及思维能力,影响病人与社会生活和谐性,进而易引发焦虑、抑郁感受。药物治疗为失眠主要治疗方式,但长期使用药物治疗极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失眠易复发,且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影响治疗效果。认知行为疗法指通过提升病人认知水平、改善其行为方式提升疗效[1]。为此,本次选84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将其随机分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临床价值,并讨论组间差异性。
84例失眠伴焦虑、抑郁者,随机均分为A、B组。病人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SDS(抑郁自评量表)≥53分,SAS(焦虑自评量表)≥50分;病人均选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排除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精神疾病病人、因疾病引发失眠病人;组间资料一致(P>0.05);研究经病人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见表1。
表1 组间资料
A组:用药指导、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
B组(A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1)认知疗法:与病人进行一对一交流,或由3~4例病人组成小组进行失眠问题探讨,包括描述睡眠情况、睡眠前想法、日常想法、理想治疗目标等,护理人员收集问题并进行统一解答,并对病人讲解睡眠相关知识、入睡方法,包括放松疗法、睡眠限制疗法等,重点讲解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依据病人失眠情况、情绪状态制定日常睡眠计划,包括运动时间及运动量、饮食时间及饮食量、睡前放松运动及起床时间等,并与病人讲解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对其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提升其对睡眠、情绪状态重视程度;(2)行为疗法:指导病人静卧在床上,播放轻音乐,指导病人逐渐进行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思绪放空训练,包括想象自己身处于海面浪花上、云端、花丛中,以充分放松病人思绪,使其逐渐进入睡眠状态;了解病人行为疗法训练效果,对于失眠控制不理想者加强认知行为疗法训练,对于失眠控制良好者加强其饮食及运动监督,并强化其行为训练,以保持疗效、降低失眠复发率。
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
(1)比较组间护理前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以SDS、SAS表示,分值临界点分别为53分、50分,分数高表示抑郁、焦虑情绪严重;(2)比较组间失眠情况,以IS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2]表示,总分28分,分数高表示失眠严重。
护理前组间SDS、SA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B组SDS、SAS评分较A组低(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分)
表2 护理前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SDS SAS SDS SAS A 组 42 59.63±2.2457.96±4.2051.85±2.54 48.86±5.23 B 组 42 60.07±3.1858.12±4.1545.96±6.84 42.38±4.62 t 0.733 0.176 5.232 6.018 P 0.466 0.861 0.000 0.000
护理前组间ISI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B组ISI评分较A组低(P<0.05),见表3。
表3 护理前后病人失眠情况(,分)
表3 护理前后病人失眠情况(,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 42 15.63±2.02 8.05±2.24 B组 42 15.79±3.14 6.31±2.67 t 0.278 3.236 P 0.782 0.002
慢性失眠者多会对失眠产生恐惧感,精神状态处于较强烈应激状态,出现精神、肌肉高度紧张状态,增加其睡眠思维活跃性,影响其睡眠质量。同时长期失眠会出现内分泌失衡,易出现情绪激动、过于抑郁及焦虑情绪,表现出工作无法揉入、人际关系差等情况,可进一步增加其负性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为通过增强病人关于失眠、情绪状态认知程度,改善其行为状态,以提升病人睡眠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的治疗方式,与常规护理中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干预相比,认知行为疗法更注重以病人实际关注重点出发,通过程序化干预治疗提升护理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B组护理后SDS、SAS、ISI评分较A组低,考虑原因为,认知干预中,通过与病人共同探讨失眠相关问题可满足病人参与感,使其保持较高护理配合度,同时告知其情绪状态对睡眠质量影响,制定睡眠、饮食方案等可保证干预系统性、完整性;在行为干预中,通过对其实施放松训练、强化训练,可使病人真正掌握放松技巧及入睡技巧,可使其情绪状态、肌肉状态及思维状态均处于放松状态,进而缓解病人应激情绪、提升睡眠质量,以进一步稳定其内分泌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对持续性改善病人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具积极意义。
综上,于失眠伴焦虑、抑郁病人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其情绪状态及失眠程度,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