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颖
(1.《世界中医药》杂志社,北京 100101;2.北京岐黄弘医堂中医医院,北京 100029)
室性早搏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也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症状,目前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室性早搏作为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高危因素,其临床危害性水平较高,室性早搏多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临床中治疗室性早搏多采用药物控制方式,本研究对室性早搏患者治疗方式进行分析,讨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效果。
择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纳入的室性早搏患者8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其中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实验组室性早搏男24例,女20例。年龄分布39~78周岁,均值(58.63±13.62)周岁。室性早搏病程时间3~47 d,均值(25.16±6.29)年。冠心病病程时间3~11年,均值(5.57±1.62)年。参照组室性早搏男26例,女18例。年龄分布39~79周岁,均值(58.66±13.65)周岁。室性早搏病程时间3~48 d,均值(25.19±6.32)年。冠心病病程时间3~12年,均值(5.60±1.65)年。室性早搏患者年龄、性别、室性早搏病程时间、冠心病病程时间未见显著差异性特征(P>0.05),其校准结果对比值与统计学要求一致。
纳入标准:(1)与室性早搏诊断标准相符;(2)每小时早搏次数超过30次;(3)了解本研究且自愿参与;(4)具备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症状[2-4]。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异常;(2)严重不稳定性心绞痛;(3)治疗依从性不足;(4)其他恶性心律失常疾病[5]。
参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指导患者卧床修养,避免过度劳累,根据患者病情实施西药治疗,包括阿替洛尔、乙胺碘呋酮、硝酸甘油、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6-8]。实验组予行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中药汤剂治疗,方剂:苦参、黄芩、葛根、生地各30 g;麦冬、黄连、炙甘草各l5 g等,患者用药后待其症状逐渐缓解改换药物,方剂:苦参、黄芩、葛根各30 g;党参、炙甘草、阿胶各20 g;生地、麦冬各l5 g;麻仁l0 g;生姜3片;大枣6枚等[9]。上述方剂均浸泡30 min,以饮用水煎煮30 min,共煎煮3次,两次汤汁浓缩至600 ml,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200 ml,于三餐前温腹。全部患者均行1个月治疗。
(1)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包括窦性心率振荡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其中窦性心率振荡包括QTd、TO、TS、SDNN、SDANN、RMSSD、PNN50,分别为QT离散度、心电图振荡起始、振荡斜率、连续正常R-R间期标准差、24 h连续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平方根、24 h内连续5 min节段的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相邻的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全部所分析信息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10]。(2)计算2组室性早搏患者成本效果比,成本效果比为治疗总成本与总效果之比。
全部88例室性早搏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后QTd、TO、TS、SDNN、SDANN、RMSSD、PNN50及成本效果比通过t检验,()是其表现方式。统计学判别标准是P<0.05。
对比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后窦性心率振荡及心率变异性数据(见表1、表2),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窦性心率振荡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QTd、TO低于参照组,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后TS、SDNN、SDANN、RMSSD、PNN50较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1 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后QTd、TO、TS比较()
表1 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后QTd、TO、TS比较()
组别 例数(n) QTd(ms) TO(%) T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44 58.28±1.51 39.95±0.29 0.71±0.09 -1.42±0.15 1.99±0.06 5.90±0.22参照组 44 58.31±1.48 45.11±0.52 0.69±0.11 -0.33±0.08 2.01±0.08 4.92±0.14 t 0.0941 57.4867 0.9334 42.5308 1.3266 24.9286 P 0.9252 0.0000 0.3532 0.0000 0.1881 0.0000
表2 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后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
实验组成本效果比(14.26±2.76),参照组成本效果比(23.27±2.74),t值为15.3674,P值为0.0000。对比室性早搏患者经济学指标数据,实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室性早搏又称室早,是指在窦房结冲动为抵达心室之前,心室某一位置异位节律点提前发生点冲动,造成患者发生心室除极,轻者无任何不适感,一般患者发生心悸、气短等症,重者患者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致患者发生晕厥[11]。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的范围较为广泛,但有学者认为西药临床效果相对欠佳,造成一部分的室性早搏患者症状缓解效果有所租不足,不利于其预后效果,鉴于此,本研究给予室性早搏患者实施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显示,室性早搏患者治疗前窦性心率振荡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治疗后QTd、TO低于参照组,较之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后TS、SDNN、SDANN、RMSSD、PNN50较高,实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之中显示,苦参具备清热、祛风、利尿的作用,有志气针对心经之火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在苦参基础之上联合给予患者黄芩、党参,起到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清除次有机、改善心脏平滑肌收缩力的效果[12]。使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尤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相关指标,其经济学效果令人满意。
综合以上结果,室性早搏患者通过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起到了窦性心律震荡及心率变异性水平的重要调节作用,具有高经济性水平的效果,因此,中药汤剂联合西药于室性早搏治疗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