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研究

2021-01-15 08:21:04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艺术表演团体群众

(商水县文化馆 河南 周口 46610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文化生产和文化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建设正式步入大众化时代。但群文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运营机制仍旧沿袭老一套,和外界发展环境之间很难适应,继而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群文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工作,由此去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繁荣。

一、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历史使命

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慢慢成型,这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之所需,其所发挥出的作用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至今,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国内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都面临着诸多新难题和新考验,基于此,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之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状态,已然和新形势不相适应,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国内艺术事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一定要解放思想,从实际角度出发,切实做好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调整、创新工作,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四大之后,国内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的体制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无论是结构布局、领导体制,亦或是人才聘用制度、薪资分配制度方面,都获得了重大突破。但纵观全局不难发现,各地区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发展仍有不均衡之态,矛盾尚存,所以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相关方针政策,稳抓机遇、从容应对挑战,继续深化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工作,继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基于党的方针路线引导,由广大艺术工作者共同构成,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通过精神产品为广大人民服务,是为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的文化团体。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是繁荣我国文艺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进程的一股中坚力量,身兼“用精良作品鼓舞人心”的历史使命,对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全民素养、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现状分析

(一)行政式管理问题突出

当前时期,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很多制度和体系都含有行政管理色彩。其一表现在干部和职员以及管理者的人事任命选拔上;其二是表现在绩效考核上,部分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绩效考核环节十分薄弱,将政绩考核摆在第一位,致使团体表演工作者对专业领域的研究、创作、表演等不上心,久而久之就会脱离市场,也会脱离人民群众。因为长时间不出作品,就算有作品,其质量也不高,口碑较差,慢慢就会丧失市场竞争力。在此期间,各类私营艺术表演团体快速发展,熟知大众偏好,所创作的作品备受民众喜爱,成为了国内艺术表演的新生力量,有继往开来之势。

(二)财务管理不到位

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财务管理不到位,阻碍了整个团体的发展。由于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定性为公益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团体收入不高,很多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运作基本上都依靠于政府财政拨款,经营收入甚微;再加上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浅显,经营成本控制效果差,而且经营经费本就紧缺,继而造成团体运作困难,艺术表演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作品质量就可能下降。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人员专业素养普遍偏低,业务能力不过硬,会计核算方式十分落后,继而频繁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状况。另外,监管不到位,贪污腐败、钱款挪用现象屡见不鲜,这对于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建设和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重创。

(三)人事管理效果不佳

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人事管理过程中,以编制管理为主,在编人员和编外人员所受待遇不同,特别是薪酬和补助这两项。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劳动以及贡献率,和最终获取的收益不成正比,这就会造成很多才华横溢、能力过人的工作者大量流失。一些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则相对灵活,在人事管理上以合同雇佣的方式去操作,人事纠纷和矛盾较少。

(四)业务水平低下

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业务能力一般是指舞台演出能力和作品创作能力,但当前时期国内部分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在该方面的能力不高。一来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很多团体甚至连专门的排练室都没有,也没有配备相应的器械和设备;二来是工作人员创作能力不高,很多团体虽成立多年,但作品三三两两,无奈只能进行表演客串,没有专场演出的机会。

三、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第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艺术传播形式日趋多元。步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传统艺术表演传播方式“大换血”,之前的艺术传播基本上都是在舞台上演出,或是民间街头艺术表演。但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受众欣赏艺术的形式日趋多元,舞台表演对于受众来说十分“奢侈”,通过手机和电脑就能在网上浏览表演视频。这尽管相对拓宽了艺术表演传播广度,但艺术表演复制品泛滥,很多节目在网络平台上屡屡曝光,受众对传统节目的观看兴趣大大减少,传统艺术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第二,艺术表演偏大众化。艺术表演大众化,不单单是受信息技术发展所影响,还因为近年来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此时艺术节目欣赏不再是只有少数人光顾。观众们喜欢“明星”,很多艺术团体为了发挥“明星效应”,便借助媒体之力,利用大家的好奇心去打造众人追捧的明星,反观传统艺术表演者,他们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处在市场边缘,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并且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断档的危险。

四、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方案分析

(一)创新表演团体管理体制

要重新定位和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好行政部门在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经营期间的管理权限,无论是文艺创作,或是文化宣传,还是文艺演出,政府要少干预、多鼓励,这样才能提升整个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的创新能力,让团体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政府要做的就是加大其他方面的监管,比如审查资金使用和经营管理等有无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另外,政府要给予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充足的资金支持,推动其稳定发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并对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常态化、正规化、细致化的监管和抽查,有效控制好明星形象,抵制不法行为,继而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二)优化管理机制

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要走公司制改革之路,形成合理的团体法人治理结构体系。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要基于公司制融入管委会机制,之后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政府对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的监管效果。

第一,有效监督,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且在此期间要加强和外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协作,以优质审计来强化财务信息质量,综合性维系财务信息真实性和财务信息完整度,而后深度优化经营管理中的各项细节,全面满足国家标准。

第二,优化用人机制,特别是在劳动关系处理层面,要针对不同艺术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去签订不同内容的劳务合同,辅以激励制度且认真践行,由此来提升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

第三,优化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内部决策机制,每次的演出计划制定,都要和时下市场详情相融,细致研究演出活动组织的可行性,顺势完善演出规模,适当调整演出频率,继而让群文艺术表演达到预期效果。

(三)对市场环境进行高效调控

最近几年,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次数不断增加,这尽管为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带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但挑战也同样存在。虽说迎合主流文化、缔造先进文化是大势所趋,但不代表要将传统文化遗弃,因此作为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一定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表演创新,大力开拓传统艺术表演空间,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传统文化长久延续下去。执法机构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加强整个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版权意识,版权不允许情况下,防止表演流通。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要融入新时代,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可以是网络售票,也可以是线上艺术演出等,要竭尽所能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推动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目标要放在提升艺术表演团体活力和解放艺术生产力以及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立足于艺术生产,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和创新,构建起和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契合、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一致、尊崇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群众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和运行机制,顾全大局,协调各方关系,提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打造精良作品、培养优秀人才,推动艺术生产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艺术表演团体群众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 02:06:56
Jiao Ayi| 《娇阿依》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演出监督在艺术表演中的作用分析
艺术家(2020年7期)2020-12-08 09:34:57
街场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风格
戏曲研究(2020年1期)2020-09-21 09:35:42
大型体育赛事中体育艺术表演运行管理探析
流行色(2019年6期)2019-12-12 10:47:01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01-22 0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