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更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底色,因此,阅读、赏析古诗词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文章从画诗、吟诗、品诗、评诗四个角度来阐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具体策略,以期让具有“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的古诗词能切切实实受到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素养;策略研究
古诗词以其精美的语言、含蓄的表达、高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跨越千载而生生不息。子曰:“不学《诗》,无以言。”马修·阿诺德说:“诗是人心的精髓。”诗不仅滋润了人们贫瘠的心灵,也提升着人们的审美品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明确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语文学科素养之一。而2021年修订版进一步明确了古诗文的学习任务,增加了学习篇目,强化了高中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文章将从画诗、吟诗、品诗、评诗四个角度进行策略的阐述。
一、 画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呈现诗歌的画面美
众所周知,诗佛王维的诗与画达到了天然的统一。苏东坡曾感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又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那么,在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中,仅仅王维的诗歌可以视为画吗?答案是否定的。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柳永、李清照等作家的作品都达到了诗画的统一。无论是田园诗还是边塞诗,无论是闺怨诗还是哲理诗,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把文字转换成画面,品味意境,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体味诗歌之美。因此,“画诗”,不是让学生去画画,而是引导学生在鉴赏诗歌时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这样更容易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比如,很多学生直言读不懂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怎么办?笔者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首先了解岳飞及写作背景: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这首词创作时代较“怒发冲冠”略早,写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时。然后,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本词的每句话都描述成画面:一心想收复中原的岳飞登上黄鹤楼,向北眺望,他见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一片荒烟笼罩之下,中原的许多城郭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这是词人脑海中浮现的昔日汴京宫苑的繁华: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升平。“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现如今,金兵的铁骑包围了汴京郊外,战争扬起尘沙,弥漫整个城郊。这样学生自然能体会昔日之繁华与今日之现状的对比,也能具体感受到北方已被金兵侵占的现状。下片“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也是画面感很强,爱国的士兵血染沙场,无辜的百姓尸横遍野,填满了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江山依旧在,只是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诗人想象有朝一日能率领精锐部队,横渡长江,收复中原,肃清京城之金兵。“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想象中,地点再次更换,这是收复失地之后,故地重游,再登临黄鹤楼,这时的心情定和现在大不相同,那时国泰民安,可以扬眉吐气,兴致勃勃欣赏美景了。在指导学生想象过程中,在对画面的描绘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对比与虚写中词人强烈的情感:对昔盛今衰的悲痛、对入侵外敌的愤恨、收复失地的决心,成功后再登黄鹤楼的畅快。
因此,教师应该在讲解古诗词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画面,进而与诗歌的文字进行深度融合”。
诗是语言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诗为“无形之画”,画为“无言之诗”,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二、 吟诗——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礼记·乐记》言:诗,言其志,咏其声。闻一多先生曾说:“声与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其实,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汉乐府,还是后来的唐诗宋词,都可以和乐而唱。《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發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去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欣赏诗歌蕴含的节奏美和旋律美,不仅能让学生读出美,还能品味出诗人的情感,体悟诗歌的本质,使学生爱上诗歌这种文学样式。
教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音乐美的方式有很多,笔者认为“吟诵”是最为便捷的方式之一。“吟诵”不仅仅是配乐朗读,而是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揣摩每一个字的韵味。在诵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字音、韵脚、节奏、语速、轻重、抑扬、停顿、平仄、情感等。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中的“千万间”“俱欢颜”平仄相间,尾字押韵,要读出韵律感。“安如山”是百姓对大厦的殷殷期待,吟诵时声音要延长且有冲击力。“屋”“独”“突”“兀”“亦”“足”这几个字,语气节奏急促,要读出情感的激荡与坚定。因此,“只有作顿挫、急促的腔调处理,才能表达出这种振聋发聩的强烈诉求。”当然,这种叠韵、回环、复沓,绝不是拖沓,而是情感的层层深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诗的特性就在回环复沓。复沓不是为了要说得少,是为了要说得少而强烈些。”
当然,要引导学生诵读诗歌,教师需要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诗歌音乐性的认知,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外延与内核,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快感与审美享受。
三、 品诗——引导学生通过品析体悟诗歌的韵味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为古诗词有字数(特别是律诗、绝句、小令等诗词)的限制,所以古代诗人在创作上都希望用最精炼、最含蓄的字句来表达最充分的内容、最饱满的感情。他们强调字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贾岛有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也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为了做到凝练简洁,诗人除了炼字外,还常常时空大腾挪,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还颠倒语序,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八)];还有的省去了必要的虚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简洁的语言,无限丰富的意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一旦能体悟揣摩出其中丰厚的意味,那也真令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悟诗歌独特的韵味。笔者觉得,第一是要告知诗歌语言的特点,让学生掌握诗歌语言的常识,如炼字的手法、倒装的语序、叠字的效果、一语双关的手法、常见修辞等。第二是要让学生积累一些常见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与诗歌语言上的特点不同,它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诗歌有清新明快、质朴自然、凝练含蓄、雄浑悲壮、明白晓畅、晦涩深奥之别,各诗人也有自己的风格之差,或婉约细腻,或沉郁顿挫,或豪迈飘逸,或豪放旷达,或恬淡优美等,不一而足。第三是要不断地读,反复地读。在结合诗人自身经历、写作的背景基础上,对诗的每一句每一字准确解读,如“泡茶”一般,把诗的韵味品出来、咂摸出来。
就以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为例。“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所写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故曰“秋兴”。彼时,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沿江东下,滞居夔州,年老体衰,多病善感,壮志难酬。在这萧瑟的秋季,在这失落失意失望之时,回忆在长安时,与友人同游渼陂,该是什么样的心情?首联写地方之美。颔联写稻是香稻,梧桐树是碧梧,“啄馀鹦鹉粒”“栖老凤凰枝”是倒装,应是“鹦鹉啄馀粒”“鳳凰栖老枝”,此联写渼陂物产丰美。颈联写同游之人,当时真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尾联以当年才华横溢反衬今日才思枯竭,白头苦吟,感慨万千。再让学生细细品读,结合作者处境、社会背景、诗圣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否仅仅写自己江郎才尽?学生在对语句进行反复推敲后,会发现,长安回忆中的美景乐事,与现实形成昔盛今衰的对比,诗人其实什么时候都没有忘却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关切国家的安危、民众的疾苦。
当然,要真正体悟诗歌的丰富韵味,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对诗人的了解,用我们的联想、想象去再现诗中的情景,用我们的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生活、诗人的情感,用我们的心灵真正走近诗人、走进诗人,真正还原诗人,进而感触诗人的灵魂。
四、 评诗——引导学生通过评论提升审美品位
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应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建议我们,能够结合作品进行创作,然后与同学交流写作感想。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审美创造,学生不仅可以仿写与改写,还可以对诗歌、对诗人进行评价,学生在撰写诗歌评论的过程中,便提高了自身的审美创造力。
一位学生如是评论李商隐的《锦瑟》——无论是那个在夜雨之时怀念妻子的丈夫,还是那个休问梁园的落魄文人,还是那个追求心有灵犀的才子,李商隐的诗作都给我们留下了绝美的想象空间。以《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没有来由的烦恼跃于眼前。“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借用典故,让痛苦与怨愤进一步倾泻。“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用珠与玉两个意象来自喻,有卓越才德,却不被世人所用的悲哀宣泄而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用反问的递进句式进一步加强语气,迷惘难遣之情令人无法承受。它可以是怀念亡妻之作,可以是自伤身世之论,可以是政治上的抑郁吐槽之言,也可以是爱国之篇,但刹那间理想落空、刹那间青丝成雪的哀凉,却蕴含着极度空灵的禅学顿悟。人生无常,疾如川驶,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或许这种朦胧的情愫才是李商隐心中最喧嚣的沉默。
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深刻的彻悟!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以个性化的视角去赏析诗歌、评论诗歌,让语文学科素养进行从外显到内隐的转变。当然,教师在阅读文学评论之后,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也要及时予以纠正,促使学生的审美视界进一步打开,审美品位进一步提升。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诗歌不仅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至关重要,而且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生活的精神载体,因此,审美性必须成为古诗词教学的灵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领略美、品位美、陶醉美、建构美,进而使学生切身投入古诗词的海洋,来一场怡情怡性的审美之旅,也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活起来、美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8).
[2]陆云峰.文化理解:诗与画的深度融合[J].江苏教育研究,2020(434):36.
[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62.
作者简介:陈霞芬,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