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1-01-14 04:03:02王晨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格兰杰财政支出协整

王晨娅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 2000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获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教育财政支出也呈不断增加之势。教育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基础性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正在减小,技能性、创新性劳动力正在成为“新常态”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已经从“量”转向对“质”,所以教育投入的重要性也在日渐凸显。近年来,安徽省GDP 增速明显,且呈持续增长态势。 但较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江苏等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如何将人口压力转换为优质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经济蓬勃发展,是安徽省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 因此,探究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不同教育层级投入效果,具有较强实际意义。

一、文献综述

教育与经济发展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这个问题,一直在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之中。 舒尔茨(1960)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一国经济发展,取决于该国人口质量的提高。 郝硕博、倪霓(2014)采用38个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年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两步系统GMM 的估算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教育政策与经济增长战略息息相关,高等教育可以以促进自主创新的形式促进经济增长,中等教育通过促进技术模仿的方式促成经济增长,随着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的效应也将进一步增强。[1]王志扬、宁琦(2016)将2000 年至2009 年全国各省市(除港澳台外)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得到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高,效果由东向西递减。[2]亓寿伟、俞杰、陈雅文(2016)利用order-m 效率和order-α 效率方法,对1997-2014 年中国30 个省份的基础教育支出效率水平进行测算, 得出各省的基础教育支出效率水平较高, 东部地区的基础教育支出效率增长较快。[3]朱耘婵、王银梅(2017)利用我国2003-2013 年31 个省、市地区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财政性教育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教育层级增加递减。[4]朱健、刘艺晴、陈盼(2020)根据2000 年至2016 年湖南省教育与经济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呈持续增长趋势。[5]综上,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这一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在作用效果上,因地域地区、教育级别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论证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探寻安徽省在教育财政支出规划方面的不足。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及来源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被定义为产出的增长,而产出的增加往往反映在GDP 上,所以常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反映。用教育财政支出,来反映地方政府的各项教育事务支出。 现选取2000 年—2017 年安徽省GDP 与教育财政支出相关数据。

表1 安徽省2000 年-2017 年GDP、教育财政支出、高等教育及中等教育财政投入(单位:亿元)

(二)相关性分析

根据上表数据,对安徽教育财政支出与GDP 这两组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相关系数达到0.996,图形变动方向基本相同,说明二者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三)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

在上文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非常高。 自2008 年以来,我国城市、农村义务教育均实现了免费,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之基,对一国的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无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中国都会坚定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等教育以技术模仿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高等教育通过推动自主创新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二者更符合新常态发展理念。 所以,接下来进一步探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 中等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深层关系。

选取安徽省2000 年—2017 年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及中等教育财政支出作为自变量,将国内生产总值(GDP)记作gdp;安徽省历年来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记作gz;安徽省历年来对中等教育财政支出记作zz。

1.平稳性检验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防止伪回归问题,要检验其数据平稳性,并判断这些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 对于gdp、gz、zz 这三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该序列为哪种类型的单位根过程,从而使本文的实证检验更具严谨性。

表2 二阶差分后gdp、gz、zz 序列的ADF 检验结果

从上表结果得出, 三个时间序列数据均平稳,二阶差分后的ADF 值,均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所以,这三个二阶单整序列满足了协整检验的必备条件。

2.协整检验

由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 可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作三变量之间的回归。

表3 OLS 回归结果

根据模型初步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两个变量回归系数均大于0,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等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正向积极作用;第二,R2(可决系数)达到0.9796,且F 统计量的P 值为0, 数值均比较高说明模型拟合高度显著,即解释变量“安徽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安徽省中等教育财政支出” 对被解释变量 “安徽省GDP”作出了解释。 可信度比较高;第三,D-W 值为1.922,模型并不存在自相关。 进一步检验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 我们再对残差序列做ADF 单位根检验。

表4 残差序列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残差序列的t 检验统计量均小于相应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 可以说明,三序列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可以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 能够给GDP 带来637.2597 亿元的增加,中等教育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能够给GDP 带来283.0472 亿元的增加。

3.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仅说明了三变量间可能有长期稳定关系, 但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要对三变量做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并使用平稳时间序列即取二阶差分后的gdp、gz、zz 序列进行检验。

表5 格兰杰检验结果

上表结果表明,5%的显著水平下,gz 与gdp 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zz 与gdp 不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gdp 是zz 的格兰杰原因。 并且,gz与zz 在10%的显著水平下存在着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根据2000 年-2017 年间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有关数据, 进行了系列实证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GDP 与教育财政支出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二者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协整检验可知,安徽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中等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三者间,在99%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具有长期平衡的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为双向格兰杰原因,且经济增长是中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格兰杰原因,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中等教育财政支出在90%的置信水平下为双向格兰杰原因。 OLS 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在一定范围内, 每增加一亿元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能够给GDP 带来637.2597 亿元的增加, 每增加一亿元中等教育财政支出, 能够给GDP 带来283.0472亿元的增加。

(二)建议

根据实证结果,为了更好促进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扩大支出规模

伴随着产业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安徽省经济增长方式也在优化之中。 本文实证结果也表明,安徽省教育财政支出确实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回报率也较为可观,所以政府应该继续扩大教育财政支出。 当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更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发展优质均衡教育,以形成“人才红利”,夯实“科教兴国”战略基础。 扩大教育财政支出的同时,也要缩小省间差距,平衡各市教育发展,实现省内均衡发展。

2.优化支出结构

教育财政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不仅可以看出教育财政支出是否有效,而且可以作为调整区域教育支出结构的依据。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教育经费影响效应较弱,通过实证结果可知,安徽省高等教育回报率更高。 所以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发展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同时,安徽省正处于产业转型期, 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人才,更要挖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 此外,虹吸效应给安徽省带来的人才流失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出台相关人才政策,避免优质人力资源的流失与浪费。

3.拓宽投资渠道

“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是政府机构来提供”,[6]政府绝对不是公共服务唯一提供者。 拓宽教育投融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公益资金流向教育领域,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教育的发展,社会组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社会组织也需要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共同助力安徽经济蓬勃发展。 因不同教育产品的属性不同,非义务教育项目的建设可以适当鼓励私人资本参与,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发私人资本活力,引导其投入安徽省教育事业之中。

结 语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确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教育层次回报率也有所不同。 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应进一步扩大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拓宽投资渠道,以期早日实现经济腾飞。

猜你喜欢
格兰杰财政支出协整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07:44:42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 16:10:44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电子科技(2015年8期)2015-12-18 13:17:56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