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敬谋,殷嫦嫦,赵建国,张磊,陈剑,车向新,吴家忠
1九江学院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 (九江 332000)
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工作。药学专业课程由综合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组成,其注重药学与基础医学、化学、生命科学的渗透与交融,体现药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创造现代人类物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健康事业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显得非常重要[1-2]。另外,药学更是一门强调实践与创新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对创新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高等学校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与条件,开展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角度审视药学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然而,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岗位职业能力融合不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九江学院于1998年开办药学专业,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门类的增多,2014年基础医学院的药学系与生命科学学院组建成立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本研究结合九江学院地方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条件与特点,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构建了“模式+平台”的教学模式,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从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学院精选与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知识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较大程度发挥基础课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课程教学按“模块式”组合[3],构建“基础医学教育模块”“化学教育模块”“药学专业教育模块”的三大教学模块(图1)。本课程利用药学专业所联系紧密的医学、化学、药学学科,依托基础医学院的办学优势,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归为基础医学教育模块;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承担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与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承担的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化合物波谱结构解析等归为化学教育模块;将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所承担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以及基础医学院承担的药理学等课程归为药学专业教育模块。课程模块化有利于将各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与实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而且,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明确,学生也更加容易掌握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和培养创新性思维。
图1 “模块+平台”教学模式提升药学人才创新能力构架图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指导原则,充分利用微信、QQ、其他APP等网络应用和网络平台,并开展翻转课堂和以问题、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5]。例如,笔者在药学专业相关的课程阶段性开设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模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路进行,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4]。教师精心挑选典型案例,并围绕案例提出若干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学生6人一组,通过图书馆和期刊网查阅文献资料,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与交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与总结。这种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巩固课程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即从专业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创新提升能力进行教育培养。
学院对药学实践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探索[6],药学综合实验课[7]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丹参片综合性实验教学,其内容包括丹参药材的真伪鉴定、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片剂的制备及成品片剂的质量控制。实践证明,药学综合实验课,可整合多学科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各学科专业课程知识点,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各教学科目的课程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特别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实用型、能动型、创新型药学人才。根据药学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体系,学院组织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相关课程教师,编写《药学综合实验指导》教学资料,供教师参考应用和指导学生了解多学科综合实验的基本知识,避免各科目课程间基础实验教学的脱节而无连续性的弊端。学生根据《药学综合实验指导》,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教师要求他们实验中进行规范性技能操作,并使其做好详细实验的原始记录,随后写出实验全过程的实验报告,依据结果对实验中操作的正确性进行自我剖析、评价,并进行实验小组间的相互分析、讨论、评价。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参加教材建设,将创新创业的教学模式理念贯穿在教材内容设计当中,主编及参编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基础医学、药学相关教材,尤其是与创新实践、案例相关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18部教材。
在九江学院已有的江西省系统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和九江市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已设置的研究室基础上,本教研组根据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与课程安排,整合资源、共享互用,组建了“分子药物学”“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药物分析与药物化学”“生药学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与药理学”等五个创新平台(见图1),充分发挥科研创新阵地作用。创新平台对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以早期进入实验室,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了解教师的科研实验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自主创新实验、学科竞赛等活动。
学院建立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者参加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可有效地锻炼与提升他们专业实验技能、科研基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本院推行科研创新教育“导师制”,各平台都配有3~5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平台中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使学生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导师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师生之间还可以从理想、志向、生活、情感诸多方面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帮助学生规划学习与生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其学习、实践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正确地做人做事,由此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严谨工作作风。导师制能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成才向导等作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更好地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8]。
课程模块化的运用,使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改变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开设的实验教学项目更加合理规范,避免重复浪费。另外,该教学改革重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的安排、校外教师带教指导、实习与合作单位的走访反馈,以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岗位适用性、创新性等[9]。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师资队伍也随着博士引才工程的推动不断完善,教师团队完成教材的编写,并根据教学成果发表一系列的教改论文。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授课方式,建立课程学习交流QQ群、讨论组,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0]。例如,在药剂学教学过程中使用蓝墨云班课APP,教师可进行课前指导预习,课堂中交流互动,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作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学生对课堂、课外的知识更加容易掌握,其基础知识更扎实,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也能得到加强。
实践是学生在接受创新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模块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符合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11]。创新平台对学生开放,提高了实验平台的使用率,一方面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一方面教学资源也能被最大化地利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创新平台作为学生开展研究的“载体”,学生通过参与创新研究,不仅能够拓宽专业知识与视野,而且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与导师、同学的沟通协作,提升了其团队精神,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与创新氛围提供了支撑。
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学生在校期间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2篇,其中发表SCI论文6篇。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实验、设计作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江西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团体二等奖4项(其中1次进入西部总决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等,共计31项获奖。这些奖项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水平与能力。另外,不少学生攻读研究生或者走上工作岗位后,长期与教师保持联系,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相互切磋专业,而且也讨论人生理想、个人发展、学院发展等各种问题,这也体现了学校教书育人、长期教学的教育理念[12]。
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3年来都在95%以上,笔者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工作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考研录取率近5年逐年增加,有部分学生考取985大学及中科院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例如,2019届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学生考研率达57.6%,应届本科生读研率为31.8%。
创新教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实施创新教育、提升药学人才的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本校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创新教育体系已初步构建,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但由于人力、经费、条件等有限,目前只在本校药学类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本研究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块的组成要素,组建并补充相应的创新平台,对教育体系进行修正完善。另外,其他诸如PBL、CBL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教学案例收集及编写,各相关课程的联组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