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轩,邵泰航,黄少勇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南京 211198)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采取“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录取时按学科、院系、文/理科等方式统一制订招生计划进行录取的招生形式,也有在学科、院系的基础上把相近的专业整合打包进行招生。中国药科大学2017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模式,采取的就是按学科、院系的方式进行打包,全校共24个专业(本科)打包成11个大类,其中,“经济管理试验班”以学院为基础,相邻专业整合打包的方式。包含国际医药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药事管理和理学院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六个专业,涵盖了两个学院,三个学科门类。
经济管理试验班学生在第一学年不分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将原各细分专业相同的课程合并授课。与以往不同的是,增加“专业导论”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之后,根据一个半学期的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分)进行成绩排名,以成绩优先的原则,依据学生志愿填报情况进行专业分流。
目前,我国有学者针对专业分流影响因素做出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主要分为自身的条件、客观限制条件及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等。根据田明华[1]所做的调查报告,学生选择报考专业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高考成绩”(46.07%)、“自己喜欢”(34.56%)、“父母意见”(10.47%)、“好找工作”(4.71%)、“其他”(3.14%)、“学校的专业实力”(1.05%)。笔者认为“高考成绩”作为客观因素仍然是学生选择报考专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兴趣占主导依旧占据了1/3,而依赖父母意见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学生自主填报专业的比例较高。基于兴趣开展专业学习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实施能够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此外,笔者对“专业导论课”这一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专业导论课开设极有必要。
吴勋[2]认为专业选择影响因素主要受个人兴趣爱好、家长指导建议、就业前景、虚荣跟风心理以及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等影响。其中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的选择方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认可。但是其他一些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却存在分歧:教师认为家长指导建议有参考价值,而学生认为家长不应该作为自己选专业的主导人;教师认为每个专业设计平衡,不存在跟风现象,而学生认为存在热门以及不热门专业,故存在虚荣跟风的现象。
谭颖芳[3]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国外学者影响专业分流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即专业就业前景以及职业发展方面——工资、收入、发展机会)、对专业的兴趣(学生自己的兴趣)、早期教育经历(高中所修的课高考成绩)、自己的家庭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所在地、家人期望)等。与国内的研究文献所揭示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致相似,分为个人方面(兴趣爱好、个人理想(发展方向、性别、成缋、素质能力、身体状况)、家庭方面(家庭经济条件、父母职业、户籍所在地、家人意见)、高校方面(学校知名度、学校综合实力、就业情况、地理位置、奖学金、高年级学生及同学建议)、专业方面(冷热专业、专业就业前景、专业设置情况、专业门槛)、社会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经济形势、因家政策、舆论导向)。
为了探索经济管理试验班专业分流过程中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因素,笔者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构建了“专业分流三因素”模型,三因素分别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信息沟通因素。
主观因素包含学生个人兴趣和学生未来规划两个指标,客观因素包含学习成绩、专业现状(专业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名额、专业师资、专业就业前景、专业招生人数限制)两部分5个指标,信息沟通因素包含来自父母、往届毕业生、教师诸方面的建议,专业导论课的影响,同学选择的影响等5个方面,共12个指标。
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法设计问卷,每个评价指标按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个等级进行主观打分,分别记作5分、4分、3分、2分和1分。调查对象为中国药科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首届大类招生学生,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276份有效问卷(占总人数49.3%)。将数据导入SPSS 24.0,得到克伦巴赫α系数为0.675,可信度尚佳[4]。
3.1.1 KMO和Bartlett检验
在KMO检验中,KMO值大于0.7,同时Bartlett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效度分析达到要求,适合作因子分析。
3.1.2 总方差解释
笔者对原始数据进行总方差的分解,设置特征值界限为0.9[4]。根据因子分析提取因子个数的原则,即因子分析主要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时的因子个数,得到前5个因子 F1,F2,F3,F4,F5的特征值大于0.9且累积贡献率超过了50%。因此,选取F1为第一因子,F2为第二因子,F3为第三因子,F4为第四因子,F5为第五因子,这5个因子解释了全部方差的59.757%,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信息,这说明前5个因子可以代表原来的影响因素变量。
笔者通过总方差分解,并将数据矩阵旋转后得到成分矩阵表(表1),结果反映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因子载荷提取的标准为大于0.55。5个因子分别命名:F1为专业情况与个人成绩因子,F2为课程和长辈的建议因子,F3为个人兴趣和规划因子,F4为同学的影响因子,F5为专业选择限制因子。根据影响大学生专业分流决策的五个主要因素,笔者通过计算因子得分矩阵量化5个主要因子对专业分流选择的影响得分,由因子得分矩阵建立各个因子得分表达式,并将问卷调查中各个指标的得分平均值代入,计算得分并转化为百分制[5],结果见表2。
表1 结构矩阵
表2 因子得分统计
表2显示5个因子对学生专业选择都起到了正向积极作用。其中F3>F2>F1>F4>F5,F3因子得分最高,说明在学生专业分流的选择时,影响其决策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人兴趣与未来规划;F4和F5因子得分较低,说明其他学生的选择对自身的影响、专业选择限制两个因素对专业选择影响不大。
为了验证模型,在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影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影响因素模型(教师),形成10个项目的教师问卷,按李克特量表计分法计分,选取学院相关教师11人进行问卷调查。
首先,笔者构建判断矩阵目标层和方案层判断矩阵,共11个,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数据满足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因此当前构建的指标体系不含无用的指标,且指标体系构建得比较合理[6](表3)。
统计结果表明,在教师的观念中,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包含就业形势、他者建议以及学生的兴趣等,而专业导论课和跟风从众的影响最弱。
表3 教师问卷指标平均权重
总体来说,教师与学生对于专业分流影响因素有共性也有差异。首先,共性方面体现在两者都认为就业形势、兴趣以及来自他者建议的影响较大,这与田明华[1]的观点相似,即个人兴趣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更为关键,家长的建议只是作为辅助参考;其次,两者差异体现在对第一位影响因素的认知上有较大差距,学生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教师则认为就业是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再次,两者对专业课的认知有较大差别,学生认为专业导论课影响较大,但教师却认为专业导论课影响很小,这直接导致专业导论课能提供给学生的内容不能达到预期,尤其是担任专业导论课的教师对该课程的投入程度不足。
就专业情况与个人成绩因子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成绩,专业保研与奖学金名额,师资力量以及就业形势等都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自己的成绩占有的分量更大。在学生看来,自己的成绩是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达到符合该专业的成绩限制,其他条件也就没有了意义;而专业的保研与奖学金名额显得很重要,奖学金和保研名额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未来。师资力量在学生和家长看来是衡量一个专业好与差的重要标准。相较于其他三个影响因素,学生对就业形势的重视程度不太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及自己期许的职业等还不太明确。教师持有意见也与学生大相径庭,认为专业情况与个人成绩都是比较重要的因子,专业的就业形势是影响学生选专业的最重要的因素,这是由于他们长期从事教学,对专业对口的相关职业也较为了解。专业的教学实力、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专业分流的限制条件等因素都是教师所了解并熟知的。
就课程与长辈的建议因子来看,往届毕业生以及教师对专业的看法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专业导论课也占有一定的分量。父母对专业的看法相对没那么重要。师长是学生在校内每天都要接触的人,他们的阅历要比自己丰富,对学校的各种看法也更加全面,所以师长的建议往往能够被学生采纳。专业导论课是大学为了便于学生选择专业而开设的一门介绍各专业情况的课程,学生对专业更权威的了解也来自这门课程。相形之下,父母对学校政策以及相关专业并不了解,所以他们的建议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参考。在教师看来,家人、朋友、教师的建议十分重要,位于要素平均权重的第二位,这与学生的观点一致。但是,由于学校第一次开设专业导论课,教师并不清楚课程能给学生多少帮助,所以他们认为专业导论课的影响并不大,因而其在平均权重中排第9名。因此,在课程和长辈的建议因子方面,学生和教师在课程方面意见不一,而对于长辈的影响看法则一致。值得思考的是,学生认为父母对专业的看法重要性很小,然而事实上学生会与父母商量专业的填报顺序,父母的看法对于学生的专业选择应该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学生下意识认为专业选择与父母无关,是自己的选择,体现出个体的自由、不愿受拘束性,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就个人兴趣和规划因子来看,学生普遍认为兴趣及对未来的职业期许都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会注重兴趣的因素。与此同时,对未来的职业期许也会同等作用地产生影响。例如,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或者未来想成为程序员的学生,可能会选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经济与商科感兴趣的或者未来想成为金融分析师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经济学专业。然而,根据笔者调查,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其列于平均权重第三名。教师认为一些现实的限制并不能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例如,父母的强硬要求、自己的成绩限制等。对比师生观点不难发现,在个人兴趣和规划因子方面,其观念稍有差异。
在着手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经管试验班尚未进行专业选择,还处于理想的选择阶段,但专业导论课业已经开课。因此这一模型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理想型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学生进入实际的专业选择的时候,影响他们最终选择的因素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笔者在专业分流之后对学生的尝试性调查发现,学生无法根据兴趣选择专业,一方面是专业人数限定,另一方面来自父母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高分学生扎堆某个专业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成绩优先的原则,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尚需对学生专业分流确定之后的学习状态、专业满意度展开研究。
鉴于专业导论课仅在大一下学期授课,且学生认为专业导论是很重要而教师则认为不重要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强化专业导论课教学,一学期讲完6个专业的导论对引导学生专业选择来说还远远不够,增加课时的同时应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式,比如讲座、答疑、学长交流、参观教学等。
由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得到的五个因子所包含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可以重新界定客观横向分析和刚柔性纵向分析。其中,专业选择的限制较为客观且刚性,而学习成绩等因素随之也体现为刚性,具有较强的主观因素。专业导论课即他人对自己的建议及影响都为客观柔性因素,与之相较的兴趣及未来规划等虽为柔性但主观影响力较大。分类以后,这些看似互不相干各有特点的因子相互之间就具有了一定的相关性。这为将来的因素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