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在高职跨境电商中的运用研究

2021-01-14 03:51:39余彦男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跨境育人电商

余彦男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在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推动贸易全球化、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综合型电商人才的欠缺,使得其发展也逐渐遇到瓶颈。而现代学徒制融合了企业主导培训以及学校主导教育这两方面的优势,是保证跨境电商专业育人效果的重要办学模式。但结合高职跨境电商教育实情来看,现代学徒制的运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但影响了专业育人实效,而且对学生的良好就业以及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充分发展也带来了阻碍。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探讨现代学徒制在跨境电商中的有效运用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1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运用现状

1.1 课程标准尚未统一

就现代学徒制模式而言,其本质是围绕着校企合作来展开的一种育人模式,需要企业以及学校来共同对教学标准、育人方案等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育人实效。但在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育中,校企双方并没有实现在现代学徒制方面课程标准方面的统一,尤其是在讲述什么知识、教授什么技能以及达成什么目标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标准,这也使得该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呈现出随意性大、主观性强以及实效性低的特点,阻碍着跨境电商专业育人效果的提升[1]。

1.2 考评体系有待完善

考评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高职跨境电商在落实现代学徒制时的一大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标准单一。专业考评依然围绕着教师以及学校而展开,企业师傅、用人单位的考评参与度较低;其二,内容狭隘。专业考评的内容只是局限于理论学习以及成绩结果方面,并没有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市场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来做好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技能甚至职业素养方面的考评;其三,力度欠缺。专业考评无论是在激励方面还是在惩罚方面都存在力度欠缺的问题,使得考评的教学促进效能无法得到有力发挥。

1.3 师资力量建设不足

客观地说,现代学徒制的运用需要跨境电商专业拥有一支校企双导性质的师资队伍。然而,在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育中,校企双方在双师建设力度方面都做得不太到位。首先,企业方面。虽然跨境电商师傅在工作经验以及技术水平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他们的执教能力却普遍不足。其次,在院校方面。虽然专业教师的教育经验丰富,但实践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却异常凸显。而且,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院校在设置教师考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尤其是在晋升、评优制度方面并没有围绕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来展开创新,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以及专业教学实效。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运用策略

2.1 成立教育联盟,明确教育标准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牵线各种类型的跨境电商企业,与他们之间建成集团或者联盟关系,结合他们在跨境电商人才技能和素养等方面的需求,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在教育实践中,由企业师傅以及学院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以此来保证跨境电商教学和跨境电商企业之间的衔接性,提高人才产出与人才需求的适应性。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师傅以及专业教师应当结合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新态势、新技术,做好关于育人标准以及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教研与改革工作,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有效性。

2.2 结合实岗需求,推动课程创新

2.2.1 类型创新方面

跨境电商专业有必要在开展必修课程教育的同时,依据对接企业岗位的情况,对课程进行多方向的延伸,开设指向于多岗位的选修课程,以此来保证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就业。例如,开设PS、网站策划、网站架构、电商营销以及消费心理学的选修性课程,并将选修学习计入专业学分体系当中,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育人质量和适应性。

2.2.2 内容创新方面

跨境电商专业教师应当做好与企业师傅的牵线工作,针对跨境电商岗位标准来做好教学内容方面的革新工作,要尽可能多地将工作任务型、工作实践型模块引入专业课程中来,突显理实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构建理念。同时,要将就业合同签订与现代学徒制进行联系融合,打造员工、准员工、学徒以及专业生“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此外,要尽可能多地开发一些与“互联网+教育”理念相匹配的专业微课、金课等线上资源,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涵,提高专业教育的先进性。

2.2.3 方法创新方面

要在突出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将案例教学、任务教学、工作导向教学以及项目教学等方法渗入到课堂教学、企业教学中来,以此来为学生专业实践、创新创业以及岗位能力的发展铺路搭桥。例如,在讲授“订单处理流程”的知识点时,可将“Lazada”作为教学案例,打造一个“案例+任务”形式的课堂,首先,向学生讲述关于Lazada订单处理流程方面的知识点,以此来深化其课程认知,然后设计相关的实践任务,指引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期间,可结合订单退货或者投递失败等情况,进行一对一辅导,强调一些与岗位工作实践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让教学效果更上层楼。

2.2.4 制度创新方面

要围绕“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做好实习以及企业培训方面的课时规划工作,保证其占比在40%之上。同时,要结合一些真实项目,建立企业师傅、专业教师于一体的“双向流动”式教育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学分制度建立工作,明确互换原则,允许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企业培训之间实现学分互换,例如,可建立一个以“网点业绩”为标准的学分获取制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生产的同时获得学分,以此来提高现代学徒制模式的适应性与精确性,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奠基。

2.3 注重双方参与,完善考评体系

首先,要围绕技能教育,引入“1+X”等正式考核制度,实现学历教育和证书培训之间的有效衔接。其次,要建立集“学徒标准”以及“学业标准”于一体的多方考核机制,结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具体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围绕跨境电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岗位能力等方面来架构一个全面型、统一型的考评框架,实现专业教师、企业师傅以及用人单位在跨境电商专业考评中的全面参与。再者,要对考评方式加以革新,在推进师评、企评的基础上,应当打造学生评价、师生互评以及外贸协会评价等形式的现代学徒制考评机制,以此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客观性以及先进性,帮助教师和企业师傅更好地把握教育问题,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提高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成效。

2.4 打造双师队伍,提升教师素养

跨境电商专业应当围绕校企合作关系,加快做好双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要牵线跨境电商企业,为教师开辟更多岗位实践以及岗位指导的通道,开阔其跨境电商视野,增添其实践教育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互联网+的优势,打造双师线上沟通平台,引领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进行教研活动,不断发挥彼此的教育优势,实现共同提升。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专业应当建立一个流动化的师资运用机制,实现校企双方的师资共用、师资共享,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奖惩机制确立工作。如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师的津贴发放、教育考核、优师评选以及职称申报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关于企业师傅教育质量的考核标准,围绕授课任务、实践指导以及学生表现等成果产出,评定“优秀企业师傅”并发放相应奖励等。除此之外,应定期开展学生拜师、优师表彰以及师傅分享等活动,以此来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通过以上举措来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教育理念先进的跨境电商师资团队[2]。

3 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在高职跨境电商中做好现代学徒制的落实与运用工作有着诸多现实意义。院校、专业教师以及企业等主体都应当正视该模式的运用问题,积极探索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措施,切实发挥该模式的育人效能,从而在提高跨境电商专业育人有效性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精尖、综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

猜你喜欢
跨境育人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
跨境直投再“松绑”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7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