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柳新强,王 涛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99)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将德育摆在了重要位置[1-2]。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授课教师应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将工程实践资源转化为育人育德资源,让“技术实践”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内容有机统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相辅相融。
“认识实习”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隶属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学习领域的综合实训学习领域,教学对象为高职一年级学生,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工程实体的认识、工程实践的了解、创新意识的养成。以铁路高职院校A 学院为例,“认识实习” 课程教学团队依托学校铁路发展史馆、窦铁成事迹展览馆、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学校铁路基地等教学条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挖掘基于“铁路特色基因”的测量实践教学素材,旨在将专业理论与工程背景有机结合,设计多层次、多模式交叉的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体验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施工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4]。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规划遵循“认识实习”课程的自身特点,目的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达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施思路如下:第一,“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第二,找准思政元素与“认识实习”课程结合的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第三,以增强学生专业认识的“深入、深刻”为突破点,选取教学题材(例如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等),以测绘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坚持把国测一大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融入“认识实习”课程教学过程;第四,优化课程设计,提高“认识实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专业特点,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资源。在“认识实习” 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正确价值观的培育,由浅入深、由知到行,达到由知识掌握到内生情感态度转变的成效。
“认识实习”课程以深入理解专业的服务对象和认识工程实体结构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受教学条件影响较大,不能直接照搬思政类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而应充分发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发掘专业中的思政元素,培育学习者的思政素养,于无声处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为此,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程技术实践与文化素养相融合,确定“认识实习”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为:
1)技术能力提升与职业素养养成相辅相成。人才技术能力层面培养针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特点选择工程实体认知、工程实践展示两类实践主题。通过工程实体认知与综合项目案例实践展示,使学习者熟悉工程项目建设流程,体验从工程设计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让专业实践与品德修养同向同行,达到专业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职业素养层面通过施工现场实践锻炼、参观学习等途径,让学习者体验职业角色职责和工作岗位要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个人职业素养相结合。教学过程注重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5],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6]。
2)专业探究和创新精神养成相结合。国家基础设施类土建工程大多规模大且结构复杂,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学生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其所学专业技术技能,在授课教师指导下分工协作开展综合性项目实践,为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夯实知识基础。
在“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实施环节突显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要素的渗透,充分利用学校已有教学设施和榜样人物(例如:中国铁路建设发展史教育基地和全国劳模窦铁成事迹展览馆等),达到工程实体认识与思政内涵相融合的教学目的。
1)学校建有全国劳模、优秀校友“窦铁成事迹展览馆”和“白芝勇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全国劳动模范窦铁成、白芝勇等典型工程人物感召和工程施工现场锻炼,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热情。具体实现途径:精选典型工程施工工艺视频和先进人物事迹视频等鲜活案例,激发同学们认知实践动力和爱国热情;带领学生参观郑西高铁、大西高铁、学校高铁实训工区等工程实体,引导学生认知工程实体结构和施工工艺,指导学生完成“认识实习”总结报告;定期邀请测绘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为师生开展“测绘大讲堂”“经纬论坛”等专题讲座活动;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开展专题报告和系列教育实践活动[7];每年开展“我爱测绘”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
2)基于生产项目或任务,循序渐进夯实专业基础。教学实施中,采用“情景认知——案例分析——项目实施——总结提高”的途径,组织课程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认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案例中的解决方案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知高铁线路、桥梁、隧道的结构组成。
3)师生积极互动、组员(学生)分工协作,提高认知效率。教师通过对精挑细选的施工现场场景(含施工视频、动画)进行详细讲解和深入分析,使复杂测量方法和施工工艺等内隐的技术要素显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和项目工艺流程,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认识实习”实践课程学习任务。
4)校企文化融通,营造浓郁职业氛围。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平台,学习环境按照测绘生产单位标准进行布置,将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贯穿于测量实训项目始终。把企业优秀管理方式和文化引入到测绘实训基地日常运行管理中,在测绘实训基地设立标识牌、实训楼楼道墙壁设计“测绘文化长廊”等。标识牌和文化长廊内容涵盖仪器室管理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实训项目实施流程、实训纪律要求、测绘技术发展史、测绘院士风采录及企业文化、测绘精神弘扬等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5)引入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如表1 所示,科学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认识实习”课程考核评价中,摒弃了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了与学习内容对应的过程评价与验收标准。授课教师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学习者完成PPT 答辩、阶段性汇报、总结报告等环节,科学体现学习者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表1 “认识实习”课程考核方案设计表
引入思政元素,结合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较大提升,“认识实习”课程缺课率明显减少,考核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11.2%提高到了17.8%,平均分由原来的73.8 提高到了78.6。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测量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2018、2019 年学生参加全国测量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 项;参加全国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获特等奖1 项、一等奖1 项。2019 年学生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银奖1 项、铜奖1 项。
通过改革增强了课程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2 名教师参加2019 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特等奖1 项、一等奖1 项。教学团队成员获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 项,两年完成施工企业职工测量技能培训8 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2 项。
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8],围绕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认识实习”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开展思路、实施途径、教学目标等方面,结合工程人物和经典案例引导、教学内容选取策略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在促进学生价值认同、激发学生实践热情、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磨炼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效果;在“认识实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中,发挥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融入了一定思政元素,于无声处实现了德育培养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课程团队尚处于改革探索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