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21-01-14 20:15孙玺艳
黑龙江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疗人员工作

孙玺艳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8)

受复杂病情以及特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院前急救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相关单位结合院前急救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各种优化措施,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为院前急救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支持。

1 院前急救工作的主要特点

突发性。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大多是出现突发性创伤的人员,由于受突发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院前急救工作更加复杂。

紧迫性。院前急救患者的症状往往比较严重,所以抢救的时间较为紧迫。医院在得到急救通知以后,要及时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要立即落实抢救措施,并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立即将其送至就近医院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家属大多存在恐惧、焦虑心理,会要求医院迅速救治患者,提升了院前急救工作的紧迫性。

多样性。很多突发因素会造成患者受到创伤,包括各种突发性创伤或疾病带来的问题。不少急救患者会涉及到多种影响因素,甚至无法明确其客观资料及病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求救护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初步诊断及处理患者的病伤,避免病情出现恶化现象。

2 院前急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2.1.1 配置方面有所欠缺

很多医院会将先进设备以及受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集中在临床治疗领域,导致现场救护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除此之外,在急救出诊过程中,约有20%~30%的患者并不需要现场救护,甚至存在救护车跑空的情况,不仅浪费了医疗救护资源,也给其他急诊救护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2.1.2 缺乏健全的急诊急救体系

院前急救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流动性,不仅病因复杂、病情危急,而且存在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再加上急救环境复杂,对救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救工作的规范性,特别是出诊不及时的情况普遍存在。

2.2 医护层面存在的问题

2.2.1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急救队伍建设力度不强,从事院前急救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扎实的急救知识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以此来保证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也相对较高,导致医疗人员的数量很难满足目前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急救人员有限,很多随车急诊的医护人员并不是专门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甚至有部分医护人员没有针对急救知识进行过专业训练,或存在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急救工作的有效性,增加了发生医疗事故的风险。

2.2.2 缺乏急救意识和责任意识

对于院前急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但很多急救人员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存在思想麻木,乃至漠视生命的情况,不能做到恪尽职守,在出现急诊状况时,存在工作不主动、准备不充分等情况。

2.3 病患层面存在的问题

2.3.1 缺乏医学常识

很多患者或家属在拨打急救热线时,由于缺乏医学常识,病情描述含糊不清,给急救中心的调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不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给出诊医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难以对相关的抢救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2.3.2 缺乏自救能力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生命安全。尽管具有一定的急救意识,出现问题以后能够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往往会出现被动等待急救人员的情况,等待期间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救,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延误诊治时机。

3 优化院前急救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急救服务体系

3.1.1 完善院前急救系统

首先,要增设与急救相关的医疗设备及救护车辆,并为急救人员配备相应的医疗装备,例如,隔离式防毒呼吸机以及防护服等,确保院前急救人员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其次,要提升通讯网络的健全性,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最后,要充分的利用医疗资源,积极建设急救站,不断缩小急救半径,有效提升急救反应能力,从而为急救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支持[1]。

3.1.2 进一步健全与急救相关的管理政策

合理设置倒班制度,确保急救电话能够专线专用,并定期检查通讯网络,确保急救电话能够时刻保持畅通状态。同时,全面了解各区域中的标志性建筑、地形地貌以及交通路线,提升急救路线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与急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保证用语的规范性与文明性,不仅要提升回答问题的严谨性,还要全面问询呼救者的信息,并详细记录,确保急救调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

3.2 加强院前急救事业建设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强化医疗保险制度对院前急救事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并且要进行有效的帮助,特别是针对三无人员,更应该给予相应的医疗补贴,避免弱势群体面临过高的就医压力,降低救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医院也要加强建设院前急救事业,加大急救资金的投入力度,为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从事院前急救工作[3]。

3.3 加大急救队伍的建设力度

急救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将会对院前急救工作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有效落实院前急救工作,建设一支专业急救队伍,并做好急救人员的培训工作。第一,要加强急救人员的心理督导,不断提升急救人员的抗压能力。第二,不断提升急救人员的职业道德,树立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第三,要加强对急救人员的法律指导,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四,要强化急救人员的沟通技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责任心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确保急救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五,加强对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术的训练,构建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较高专业水平、较快急救效率的团队,使急救人员的院前急救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理论方面,需要急救人员全面掌握与之相关的急救制度、急救流程,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能够科学的编制和应用应急处理方案。第六,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熟练操作各项急救设备。

3.4 普及急救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升院前急救的效果,除了要有效落实院前急救工作外,还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确保在急救人员到达以前,能够合理的应用急救措施进行自救,为后续的院前急救工作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还要向大众普及急救知识,通过发放急救手册、组织公益讲座等方式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以此来提升人们的日常防范伤害意识和急救能力,不断提升急救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医疗人员工作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工作,爽飞了?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