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强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1.1.1 疫情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企业需求减少,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导致供需矛盾尖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岗位。而就业岗位的提供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与往年相比,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可控因素增加。
1.1.2 高校就业体系面临考验
疫情防控打破了高校原有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多年的线下校园招聘被迫暂停,传统的“招聘单位—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无法发挥作用,部分学校的网上招聘也是仓促上线。企业也不断转变招聘形式,整合精简面试流程,不断变换面试轮次,对毕业生面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毕业生而言,面试整体的容错率变低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1]。相关就业服务工作,如发布招聘信息、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邮寄毕业生档案和物资等,几乎都由辅导员完成,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1.1.3 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学生无法返校问题,高校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转变,线上教学取代线下授课。虽然在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等方面依然按照原有计划进行,但教学实习和实践环节却无法进行,相较以前,教学效果会出现一定波动。受地域环境、家庭因素及个人观念等影响,许多学生没有正确处理就业与考研、考公之间的关系,错失了校园招聘的机会。疫情也冲击着毕业生的心理防线,容易给毕业生造成就业更难的心理暗示,形成焦虑心态,还会让“慢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
1.2.1 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就业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教育,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办学。国家和地方政府频繁出台政策助力大学生就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874万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从国家上半年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以5G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行业逐渐兴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2 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一是就业渠道的拓宽。疫情爆发以来,网络求职、空中招聘、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等就业形式开始兴起,为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没有因为疫情而失去求职择业的机会,而是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更便捷的平台上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3]。原有的校招平台也在实时更新,提升完善,不断整合政府部门、项目合作企业、校友公司、人才市场等资源,继续在毕业生就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是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各大高校不断创新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借助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软件开展网络就业指导课程、网络模拟招聘等活动,最大限度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能力,能够为接下来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1.2.3 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断转变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到来,全国各高校陆续有计划、分批次的开学,被暂时中断的大学生就业活动重新启动,高校毕业生从最初的恐慌、焦虑逐渐变得理智、清醒,开始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面对各级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引导等政策,不少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转变,主动联系学校和教师寻求就业指导和帮助。
尽快掌握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政策,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思考和谋划,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数据统计显示,GDP增长1个点拉动就业约150万人。随着2020年经济数据的出炉,学校和教师层面需要尽快提炼出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危”和“机”。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措施,涉及就业渠道、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研究生和事业单位扩招等方面,全力保民生、促就业[4],需要学校和负责就业的教师对相关政策进行快了解、快吸收、快应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一些就业服务和保障工作可以在假期提前完成,比如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置,开展毕业班级的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针对具体同学,可提前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让学生提前认清就业形势,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可提前选拔得力的学生干部,组建各级别的就业服务体系,凡事往前赶,打出提前量,保证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是转变就业教育思路。可以将就业指导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年级教育相结合,多种渠道宣传国家出台的各类保民生、促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规划好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主动把握毕业生心理变化,做好重点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是转变就业观念。学生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就业心理预期,正确处理考研与就业、择业之间的关系,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基层就业。
三是转变就业渠道和方式。网络招聘因形式新颖、受地域限制小等优势而深受毕业生的欢迎。要不断拓宽网上就业招聘的方式和渠道,提升网络宣讲会、招聘会的质量,这将是未来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要深挖线下校招平台,将线上招聘和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