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

2021-01-14 14:58
山西建筑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园绿色

刘 琳 娜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新时代发展催生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系列新理念,表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尤其以公园城市理念影响巨大。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内蕴,通过更为精细化与个性化的设计方案制定,公园城市极大地满足了当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了当前城市更新设计的一大趋势。故而,对公园城市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

1 公园城市的内涵

1.1 公园城市的含义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一种创新型模式,通过打造一个兼具生态性与功能性的宜居家园,以切实满足生活其中民众的需求。公园城市建设立足“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在开展城市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前提下来推动城市的高品质、绿色化的发展,以期促进城市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逐渐过渡,最终实现生态美好、生产高效、生活惬意的良好局面。一般来说,公园城市建设需要遵循下述原则:一是要确保民众、城市、公园实现三位一体,以高度协调的方式实现共荣发展;二是统筹兼顾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政府、社会、民众共谋共治,以社会的善治和谐为其根本目标;四是实现景观、生态、文化、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把城市打造为一个巨大的生态园林;五是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间的协同,以多方合力促进优势互补。

1.2 公园城市的基本特征

若要为美丽中国寻找一个具象体现,公园城市无疑是不二之选,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公园城市所具备的下述特征构成了其魅力所在:其一为优美的公园形态与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以绿为其勾勒城市的底色,以美为其布置城市的特色,通过创建绿色共享空间,充分彰显城市的活力与生命力,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城园融合形态;其二为全民共享的价值取向,以普惠性为导向的公园城市建设,浸润在公平之中,通过政府、社会、民众的合力使得这一公共资源能够以高质量的形态辐射更广大的区域,让全民均衡共享这一成果;其三为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达到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与顺应自然的双重目的;其四为满足民众幸福追求的内在使命,着力于为民众提供健康舒适的绿色公共服务,让身处其中的人们生活得安逸、幸福。

1.3 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意义

1)社会发展进步成果的展现。新中国成立伊始,“大地园林化”等一系列理念便随即提出,各地修建公园服务民众的实践得到显著的发展,加之相配套政策的大力支持,城市园林建设具备了充足的动力。改革开放至今,在经济大踏步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城市园林建设向公园城市建设转变,并日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可以说,公园城市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集中的展现,代表着日益强起来的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民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当前,我国政治领域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服务型”政府,顾名思义,即是以服务人民为其宗旨,这就要求政府进行决策、开展活动都需要深入地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把服务好人民的生活作为其行动的纲领。建设公园城市,是为了给广大的民众提供一个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其内蕴便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实际需求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导原则。

3)紧扣时代文化传承的表现。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的时代又赋予了文化一定的特征。公园城市既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紧扣时代特点所发展出的一种新型城市文化,它不同于林园,其实现了时代气息与文化积淀的深度融合,传承了一个城市的文脉,却又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并使自身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公园城市建设无疑为其提供了一条前景光明的发展路径。

2 我国城市更新的历史沿革及其类型

2.1 我国城市更新的历史沿革

梳理我国城市更新的历史沿革,可将其分为下述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城市重建阶段,城镇旧区的重建与扩张构成了更新的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城市步入到复苏阶段,其更新的内容依然是城镇旧区的重建与扩张;20世纪70年代,城市进入到振兴的阶段,该阶段更新的内容在于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20世纪80年代,虽然依旧属于城市振兴的阶段,但更新内容已转变为重大项目的开发,为城市迈向工业文明奠定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城市进入再生阶段,更新内容转变为务求城市发展顺应全球化竞争的潮流,促进物质更新同政策更新二者的深度融合;21世纪至今,城市发展逐步由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阶段,更新内容在于人文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贯彻实践。

2.2 我国城市更新的类型

按照城市更新的具体操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一是重建,通常标的城市中现存的较为恶劣的设施亦或是建筑,对应的更新举措一般为拆除重建;二是综合整治,通常标的建筑物等尚可使用却整体环境不佳的区域,以整治改善的方式将其中老化折损的部分予以更新,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三是保护性再利用,通常标的城市中具有历史底蕴的区域,此更新方式旨在保护区域建筑物、设施外观及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适应性调整以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

3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探析

3.1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城园融合为导向拓展无边界公园

1)不断完善城市公园体系的建设。基于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首要推进的部分即在于城市公园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园体系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以绿色铆钉的形式对城市的形态予以锚固,同时也是对传统道路框架定城模式的突破性优化。自然生态本底的保护是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凸显地域风貌以及彰显城市个性则是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城市公园体系的完善务求实现配置的层次化、分布的均匀化、功能的完善化、类型的齐全化,让身处其中的民众于出门时见绿,在步行中入园。

2)不断优化绿色共享空间的布局。首先,秉持绿色福利全民均等化享受的理念,不断优化绿色空间布局,居民不论身处城市何处,见绿的距离不应超过300 m,见园的距离不应超过500 m,让广大的居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到达绿色共享空间。其次,立足于合理增量,全面提升绿色共享空间的质量,大量的实践探索表明,在现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按照横向以及纵向并举的方式进行空间的增加,是切实提升绿色共享空间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即横向上以复绿、补绿、增绿进行科学的生态修复,纵向上以屋顶、桥体等的立体绿化增加绿色空间。最后,不断推动公园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务求管理兼具专业化与精细化,能够做到精准高效地提供对应服务。

3)构建起织补城市绿色空间的绿道绿廊网络。林荫路是绿道绿廊网络的基础单元,同时也是氤氲优美线性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做到对绿色空间网络的织补,故而应当更为全面地予以推广。一是要紧扣《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将城市绿道打造为连结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的纽带,在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基础上,建设环境亲和型的城市廊道体系;二是要充分挖掘绿道绿廊对城市多元功能的串联优势,让绿色廊道促进城市生态景观鉴赏、娱乐休闲、安全防护的深度融合,不同的功能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良好局面;三是把绿道作为直达不同规划区域的“交通干线”,经由城市绿道,居民可以便捷地步入绿色共享空间的不同部分之中。

3.2 积极转变营城理念,以人居合宜为目标开展场景营造

1)为民众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公园城市建设应从对城市功能要素的健全方面入手,应扎实推进职住平衡。首先,要积极营造公园般的职住环境,密切结合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区内科学地配置好充足的绿色共享空间,使之成为居民在忙碌的工作之后,开展休闲生活的第三空间,同时亦不能偏废对其工作环境的优化。其次,建立旨在便利民众出行、与环境和谐融为一体的绿色交通系统,对街道区路网结构予以持续不断地优化,大力发展低碳出行的相关交通工具,并辅之以林荫路推广下的绿色健康出行方式,建设好层次与密度均科学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最后,打造布局均衡、辐射范围广的本地居民生活圈,构建基于信息化的社会生活服务平台对其予以技术支撑。

2)强化城市安全韧性。基于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需对安全韧性这一要素予以充分的重视,切实增强公园城市抵御相关灾害与威胁的能力。具体而言,可从下述路径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始终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充分发挥出其防灾避险功能,如城市绿色共享空间即可作为应急避险与安全隔离的重要场所;二是大力推行“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城市的实际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滨水区域的涵养功能,辅之以科学的透水铺装,强化对雨水的海绵体功能;三是要在城市中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面推进节能减排,如采用绿色材料进行城市建设,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等。

3.3 依托文化创意驱动,挖掘地域资源以提高人文审美情趣

1)依托历史文脉,深入挖掘人文底蕴。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文化元素的自然融入尤为必要。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准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来自精神层面的需求骤增,对文化性内容的需要日益增强。故而,公园城市建设必须依托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深入地挖掘其中的人文底蕴,给绿色共享空间增添丰富的文化韵味。为此,在公园城市建设的规划阶段,即应为文化元素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针对部分较为珍贵的区域文化资源,即可在其基础上直接进行设计,目的在于使其更为自然地融入到城市生态环境之中。再者,应以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彰显城市的人文气质,提炼本地特质性文化元素,对其予以保护、传承的同时进行创新利用,使得浸润其中的居民得到身心的双重体验。

2)积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现代文化是根植于历次技术革命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时代特性的文化类型,不同的区域因其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会产生具有区域特质的现代文化。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设计,以场景营造的方式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这就务求依托文化创意来驱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为文化场景创设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现代文化元素同传统文化元素、整体城市布局之间的内在协调性,务求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 结语

公园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乃至未来城市更新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对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高度契合,对当代人们生活发展需要的准确把握,使得公园城市建设具有了十分充足的动力与坚实的发展基础。为此,需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城园融合为导向拓展无边界公园;积极转变营城理念,以人居合宜为目标开展场景营造;依托文化创意驱动,挖掘地域资源以提高人文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公园绿色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绿色低碳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在公园里玩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一见如故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