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嘉愉
(大连民族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旅游加速了族际交流与文化传播,除游览自然景观外,“文化游”在旅游项目中的占比逐年攀高。“文化游”加速了文化冲击和震撼,对岛屿上的民族文化持有者而言,旅游和观光的“侵入”对于当地文化系统产生了冲击。岛屿旅游作为全域型旅游模式,将区域设为整体,对自然环境、文化因素等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能更好地给游客以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双向的互动传播带给两种文化主体不同的体验,岛民向游客传播岛屿上特有的民族文化,游客在接受异文化的冲击、满足猎奇心理的同时反抗“主我”世界,把当地民族文化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隆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夏威夷群岛、巴厘岛、济州岛以及台湾地区,审视这些地区民族文化如何达到“自传自养”,以期对海南抓住发展机遇,借助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岛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提供有益借鉴。
岛屿作为一种“场域”,具有环境独特性与文化独立性,在历史维度中,因其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得以葆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在与陆地的文化交流传播中,具有承接和过渡两种良性互动作用。近年来,岛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旅游类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格兰特·麦考尔(Grant McCall)提出“岛屿导向”(Nissology)的概念,他认为,“21世纪的发展方向会是以小规模、服务型岛屿为导向[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从温饱需求变成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岛屿旅游模式会促使当地就业率提高、增加居民收入、使人才流失现象得以缓解。以夏威夷群岛为例,1959年,游客的消费额为1.09亿美元;到1991年这个数据已经达到100亿美元,旅游收入占全州国民生产总值的25%[2],成为全州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旅游业也因此成为全州绝对的支柱产业。
我国是一个临海国家,海域面积辽阔,北至辽宁,南到海南,横跨八省两市,海岸线长达32 000公里。在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中,我国面积在500以上的岛屿共计7 371个(包括台湾地区224个海岛);其中,有常住人口的岛屿数量达433个,人口总数453万。2015年开始,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概念,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国家统计局和文化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游人数达55.54亿人次,中国旅游业总收入为6亿万元,占国内GDP总量的11.0%[3]。作为中国7个全域旅游示范省份之一,海南省在地方政策中对“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内容做了明确规划。各部门及行业相互融合,民众共同参与,协同共管共建以目的地全部资源作为吸引要素,为游客提供全程化、多时空体验和服务,全方位满足游客旅行体验需求的一种现代旅游发展模式[4]。
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从符号学的视角,文化持有者在旅游地占据着主导地位,民族文化便是其符号,包括本民族语言符号、特色建筑符号、手工技艺符号,而以旅游为目的的文化接受者在接受这种符号讯息时,也接受着异文化的冲击与震撼,文化持有者与文化接受者通过这种人际互动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5]。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将地区的民族文化以旅游的形式进行传播,可以增强游客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提升当地民族文化符号的识别度。
如何在发展文化旅游、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做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呢?传统的保护观念不但会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客观上也难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诸多价值被充分体现[6]。保护机制不再是静态保护,即编写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族文化放入博物馆;抢救和发展民族文化需要活态保护,使民族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因子。目前,学界热衷于通过聚焦一个村落、一个民族聚居地或者是民族地区,思考对该地区民族文化开展活态保护的新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内蒙古的蒙古族特色旅游产业、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特色旅游产业、贵州千户苗寨以及西藏藏族的特色旅游产业,他们分别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展示,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在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传承和保护了民族文化。
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屿,位于北纬20度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日照时间充足,较少有极寒天气,7—8月多台风。地形中高四周低,四面环海,与内地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海南岛也被称为“台湾姊妹岛”,两个岛屿的热带动植物资源、海滨风光以及人文风情有相似之处,都是较为受欢迎的岛屿旅游目的地。受季节性环境影响,海南旅游客流量呈现出“冬多夏少”的现象。1—6月、9—12月为海南旅游旺季;7—8月受台风影响,常出现停航、停运以及景区暂时关闭的情况,因此客流量有所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经济特区,除了海南之外的深圳、厦门、珠海和汕头,均以发展“城邦经济”对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发展有启示。海南岛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与经济基础薄弱的劣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试验田”。改革开放、建省办经济特区使海南省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化”使海南省的发展转型;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海南省不断完善旅游发展模式,交通、景区建设以及城市规划迈向新高;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使海南省转型向创新型、试验型发展模式转变。
海南省是由汉族、黎族、苗族、壮族、彝族、侗族、瑶族等30多个民族的人民共同构成、共同生活的省份,各族人口占省内人口总数的比例分别为:汉族82.6%,黎族15.84%,苗族0.82%,壮族0.67%,彝族、侗族、瑶族等其他民族0.07%。海南省现有少数民族人口1 49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6.44%[7]。其中,黎族是人口最多、在当地居住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以及海南岛西南部。海南文化是由多种文化因素整合而成的多元文化,各种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以下主要类型:
1.中原汉文化。南北朝时期,冼夫人带来大规模人口迁徙;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带来商贾;唐宋时期,多名贬官涉足此地……这些都促进了中原文化在海南的扎根和发展。
2.少数民族文化。秦汉时期,百越一支黎族渡海抵达海南;唐宋时期,阿拉伯穆斯林和越南占城穆斯林入华经商并登上海南岛,大陆地区的回族迁入海南三亚,聚居在凤凰镇的回辉村和回新村[8];元朝时期,苗族来到海南岛,与黎族一同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地区,形成了“黎民平地居,苗族分山岭”的居住模式,黎族和苗族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形成独具特色的海南民族文化。
3.东南亚文化。台湾地区与海南的交流互通,使得族际交流频繁;马六甲海峡的航运带来了马来文化、南洋文化,加强了海南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在历代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文化。由于琼州海峡的阻隔,与其他地区同民族文化相比,海南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得更为鲜明和完整。海南旅游发展态势良好,阳光、沙滩与海滨风情依然是海南的核心竞争力,亲子游与情侣出行比重高[9]。但海滨风光不能一直成为海南旅游的主推形象,其日益被新兴岛屿旅游所替代。2020年海南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点、线、面连通发展趋势日益加强。截至2020年10月,海南A级景区共67个,可划分为海滨观光、森林观光、游乐主题公园、地标性观光、宗教文化和沉浸式文化旅游这六大类。
此外,还有研究提出了涉及血脂异常及脂毒性的重要机制,BOBULESCU等[27]认为血脂异常致肾脏近端小管内脂肪酸增多产生脂毒性,肾脏中氨的合成与分泌减少,造成尿液pH值下降。TORRICELL等[28]的研究则认为血脂异常通过影响尿液成分,如高胆固醇导致尿中钾离子及钙离子升高,高甘油三酯导致尿中草酸盐及尿酸浓度增高,造成尿液pH值下降。而尿酸在酸性环境中的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增多,容易形成尿酸结晶,进而不断聚集形成尿酸结石。
沿海城市发挥海滨旅游优势,在交通与旅游体验项目上吸引游客;岛屿中部五指山地区发展森林观光旅游项目,并向周围城市辐射,以热带雨林环境旅游文化吸引游客;三亚亚特兰蒂斯、海口长影100等游乐主题文化旅游,通过打造沉浸式游乐项目体验成为品牌特色;南山文化旅游区、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等宗教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以其宗教文化属性吸引游客;槟榔谷、千古情、博物馆等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进而推动民族文化传播。纵观海南A级景区,从旅游景区类型上看,多数仍集中在自然风光旅游,以海南的特色植物——椰子、海滨风光、森林资源等为依托发展旅游景区;其中,文化旅游项目占比不足三成,浸入式文化体验旅游项目仅占一成,且出现景点同类化、实质性文化内容不足、路途耗时长于景区浏览时间等问题。
文化旅游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但目前海南的民族文化传承存在诸多问题。如以黎苗族文化为基础的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将村落直接发展为旅游目的地,非遗传承人作为表演者为游客直接传播民族文化,导游作为第一传播者对异文化的主体传播民族文化,属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成功案例,还在某短视频平台更新海南黎族自媒体人对本民族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记录。形成了村民参与、企业管理、政府监督的三方有机协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之下,景区被打造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窗口。但与对海南黎族文化保护比较完备的情况相比,岛屿内对苗族与回族的文化传承较弱,族群认同不强、文化界定模糊,没有彰显其独特与历史沿袭性。
海南要抓住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红利,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将民族文化研学融入全程旅游路线设计,形成各区风格显著、景区类型明确、交通规划合理、导览系统详尽的联动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使得游客登岛便能感受到一体化、沉浸式的旅游,并可进行自助式旅游活动。
因此,对比分析世界范围内同类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巴厘岛、济州岛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探寻适合海南岛全域旅游发展大势之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
夏威夷群岛地处太平洋腹地,地理位置为它发展过夜的、沉浸式、游客自助式的旅游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先天条件。17世纪时,美国各地到夏威夷岛的固定轮船航线就已开通,目前岛上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因此,交通的便利使上岛游客人数大幅增长;到19世纪时,夏威夷群岛已经成为世界海岛旅游目的地的首选地之一。然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打造特色布局模式、将夏威夷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体验的各个环节、打造演艺与互动相结合的文化IP并注重宣传是夏威夷群岛在同类型海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政府高度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土著文化的保护,将波利尼西亚文化与热带岛屿风景特色相结合,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有当地特色的各种节日庆典如国王节、草裙舞节、冲浪节等成为吸引游客前往的重要原因。打造特色布局模式,将旅游区与土著居民区分离,既保证了旅游项目的丰富性,又保证了土著人的生活不被破坏。如在旅游区针对不同客群设计包括直升机、滑翔伞、邮轮、城市观光巴士、二战“珍珠港”历史遗迹景点参观和草裙舞、火山文、当地神话传说等原住民文化体验在内的多种旅游项目;同时,当地68%的土著参与到旅游开发中,通过提供民族舞蹈演艺、绘画、售卖和讲解等服务,进一步使得当地民族文化在旅游中得到传播。有效宣传使得游客在选择同类型海岛旅游时,将夏威夷群岛作为首选行列。如打造内容详尽的旅游局官方网站,从夏威夷群岛的落地政策到群岛和原住民介绍,再到餐饮住宿等服务等一应俱全,便捷、权威、及时更新的信息有助于游客对目的地的游览体验提前了解、选择,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巴厘岛地处印度尼西亚群岛中,气候高温多雨,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在规划发展前,其经济以农业为主,对外出口椰子和咖啡,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靠自给自足,基础设施落后。1971年,巴厘岛政府曾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巴厘岛以后的新建筑必须有鲜明的巴厘岛特色。这是政府挖掘巴厘岛特有的海滨风光与民族文化特色,逐步分区、分层建设,并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其中的举措之一。目前,巴厘岛已经构建了融合海滨风光、特色建筑、宗教与艺术等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其旅游业产值占印尼GDP的1.5%左右,全岛78%的居民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或者衍生产业[10]。
自然海滨风光是巴厘岛的天然资源优势,但巴厘岛更重视对本地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如以人为本,配置强大的航空港,开设各个岛屿之间的众多航线,并以多航班、少中转的方式减少游客的旅途疲惫感,给游客留下落地后良好的第一印象;岛内交通更加独具自由度,巴士与三轮车并存,不局限于自驾与打车出行模式[10]。如保持原生态属性,划分旅游区与土著生活区,保持原住民生活形态;尊重当地民族宗教信仰与习俗文化,并注重通过历史村落原貌、庙宇建筑、雕刻图腾和带有民族特色的舞蹈音乐等将其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如开发多种文化游项目,丰富游客的体验,达到对巴厘岛的旅游宣传与民族文化传播的目的:游客一走进社区,就可以欣赏到当地青少年(他们从10岁就开始学习民族舞蹈)表演的勒贡舞,这种从一开始就接受文化冲击,再逐步深入与当地人进行情境互动的沉浸式旅游体验,使得游客对巴厘岛民族文化记忆深刻。
济州岛处在黄海与日本海之间的朝鲜海峡,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常年气候适宜,海滨风景优美,伴随着影视文化的宣传逐步成为海岛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岛屿之一,与好莱坞一同被贴上了影视文化旅游标签,成为许多游客打卡影视剧拍摄地的目的地。济州岛发展模式以文化与生态为主,同时加强对济州岛“海女文化”的刻写。韩国政府规划济州岛发展时遵循对自然和生态的绝对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岛内无工业、严格控制污水处理。交通网络布局规划合理,实现东亚地区航线2小时互通,岛内民宿、餐饮以及观光旅游完备,朝着金融商业中心发展。
除自然景观外,济州岛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和建设历史人文景观。济州岛古称耽罗,因岛屿文化的独特性与韩国其他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文化差异,岛上建有许多特色博物馆,包括海女博物馆、绿茶博物馆以及各种主题类博物馆[11],博物馆文化形成了济州岛特有文化的组成部分。济州岛也重视引进艺术人才,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创作者前往济州岛进行文化艺术创作。该地还借助众多爱情影视剧取景地的身份,建设了以结婚蜜月为主题的爱情公园等多种主题公园,强化了济州岛作为蜜月目的地的品牌效应。
台湾岛作为我国第一大岛,具有优越的天然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台湾岛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其气候类型、自然景观有很多相似之处。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注重保护当地“阿里山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和旅游规划合理等,使台湾地区形成了成熟的旅游发展模式。
从由高校建设的台湾原住民资讯资源网[12]可获取日前正在进行的文化展演、文化讲坛以及有相关的旅游路线推荐。台湾地区旅游路线布局合理,设立有专门旅游路线大巴、自驾游路线图以及导引模式,沉浸式体验众多。如布农族部落、阿美族部落以及阿里山周围的原住民地区结合演艺、特色建筑与文化产品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异文化旅游体验,便于游客在接受异文化冲击的同时逐步加深对当地原住民文化的了解,民族文化也在这些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和商品交换实现过程中被顺利传承。但同时也出现了“文化表演”,也就是将不是本民族文化的元素强加在表演和商品之上,实质是为了达到商品售卖的目的。这种“文化表演”不利于民族文化的持续性发展,长此以往将会使异文化的文化接受者产生混淆,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播。
岛屿旅游是对岛屿可持续发展、岛屿生态文明建设和岛屿文化保护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同类型的四个旅游海岛可知,夏威夷岛因其发展较早、基础设施完备以及宣传和导览服务详尽深受欢迎,对于岛屿上的民族文化保护采取“分离制”,既参与又设置阻隔带,保有一定的完整性;巴厘岛将原住民作为文化宣传的主体以及旅游开发的参与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原住民生活在其打造的“沉浸舞台”中,异文化的文化接受者走进设定下的文化场景,以“他我”的角度观察文化持有者,这种文化冲击产生的对比使得民族文化传播的目的更容易达成;济州岛在影视剧推动之下,更具有较强的推广性,也使得其吸引的客群与其他岛屿不同,“拍照”“打卡”成为其主题特色,借势将全球艺术人才引进,将济州岛作为创作源,从而焕发属于济州岛文化独有的特性;台湾地区对海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有更强的可借鉴性,其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对台湾地区民族文化、部落文化以及近期艺术展演活动进行策划、介绍,给游客系统性导览;台湾原住民所居住的部落在发展规划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演艺场所,又是原住民生活的场所,较好的交通、部落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其文化各放异彩。在自由贸易港建设大背景之下,对标全球的其他贸易港、世界旅游岛屿的发展,海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探索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过程中,海南加强了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系统建设,全岛高速免费通行、离岛免税消费等政策促使海南入港人口在近几年呈现跨越式增长。就海南岛内交通路线而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集中在中部、西部以及南部,除陵水、乐东有高铁可直达外,琼中、五指山地区均以自驾游、大巴出行方式为主,耗时长达4~5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就五指山水满村来说,登岛抵达海口机场后,需乘坐高铁抵达陵水(海口至陵水时长1.5小时),再乘坐大巴或驱车2.5小时才可到达,到达三亚机场需要大巴或者自驾2.5小时可到达。通往乡镇的大巴一日仅有1~2班,不足以达到旅游需求标准,所以对于中部和南部的民族地区来说,交通是制约游客前往的主要因素。以五指山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为例,驱车前往是最快的方式,但从游客的角度看,以2小时车程前往进行博物馆参观,交通耗时可能会长于在地游览时间,因此前往意愿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制定全岛联动型旅游巴士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制定旅游专线,设计出全域旅游下合理的线路规划,是实现提升民族地区旅游到客率的有效路径;借势海南环岛自行车赛、马拉松赛和旅游观光大巴等使游客旅游体验的“点—线—面”依次铺开,实现换乘路线少、规划路线完备、中转休息站数量合理;上述尝试都将有助于民族地区旅游品牌的形成和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播。
就目前海南全A级景区和村落旅游发展情况看,游客更多是从第三方平台或旅行社获取宣传资料信息,当地的官方宣传和推广不足,对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长期发展将会导致海南民族文化的传播遭遇瓶颈,出现停滞。
海南如今的多数景区发展模式为政府主导、企业牵头、村民参与。海南槟榔谷黎族苗族景区建在村寨中,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在其中分工负责不同的表演或服务内容,村民真实受惠。但槟榔谷的粘连性不足,游客离开景区便从民族文化环境中迅速抽离,文化品牌的打造还有待强化。与槟榔谷景区相比,其余黎族村落、苗寨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并不理想,景区、村落内可参观性不强,村民参与度不足,官网、公众号和第三方平台对其宣传也很少。
疫情后兴起的“小岛集市”热潮推广了海南众多文创商品,反响热烈,可将黎锦、头饰、山栏酒等民族特色产品融入“小岛集市”活动;也可开展研学活动,发动高校学子将旅游与民族文化传播相结合,开展“我的家乡”类型文化体验游园会;海南在近几年举办的“欢乐节”“三月三”等活动中,加入了更多海南民族文化的因素,对传播本地民族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历年的“海南欢乐节”更多打造的是海南这一品牌面貌,“三月三”辐射面也不够广,许多本地人都处在只其名不知其内涵的阶段,需要更精心设计其内容和宣传途径。
全媒体语境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人,可以借鉴自媒体平台宣传民族文化的成功案例如李子柒、海南朵妈等,通过拍摄特色短视频、设置官方民族文化网站、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体等形式,以网民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方式介绍本民族文化及其日常,同时策划开展文化艺术展、高校进社区、民族村寨风情展、民族文化游园会、“小岛集市”“三月三节”等活动,增强旅游景区与游客和潜在游客的互动性,形成线上、线下同步立体宣传民族文化品牌的格局,以多样化的形式丰富民族文化传播的路径。
要想让民族文化适应社会发展,不断焕发活力,需要建立活态保护机制。如台湾地区设立“原住民族电视台”;芒果TV将湖南苗族、土家族文化制作成收视率很高的纪录片。相比之下,海南岛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的电视频道、电视节目、介绍性网站很少,更重要的是,海南传统的民族文化保护一般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对师徒制、帮带制培养的传承人进行扶持和把代表民族文化的物品放进博物馆里等形式得以实现,这些举措确实使黎锦、黎药等民族技艺得以流传,但存在民族文化影响力辐射面不够广、民族文化保护流于形式等问题。
如地处五指山的民族博物馆,因其地理位置,参观者多为学者与调研人员,游客自主前往的人数较少。今后可将民族博物馆的展览更改为流动展览,设置在景区之内,使游客在观赏中即可了解到民族文化,同时重视通过大众传媒平台拓宽民族文化传播的广度,通过制作“慕课”开设民族文化小讲堂,以实地文化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院的形式记录、保护民族文化精华以及建设黎族、苗族文化博物馆等举措,引导更多游客接触、了解当地民族文化,也让原住民更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从而构建地方政府与当地人民一同参与、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新型民族文化旅游模式。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海南岛,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科技和游客,是当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本文借鉴与参考其他在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发展较好的同类型岛屿,分析了其民族文化传播在旅游视域下的发展路径,借鉴其好的措施,如对旅游路线及规划的设置,对当地原住民权益的保障,平衡政府、企业和村民三者的关系,注重引进相关学者与人才的智慧等;了解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如巴厘岛的政治环境对游客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将会对旅游发展带来重创,台湾地区发展的原住民文化产品出现同质化、虚假性将会导致异文化者对于该民族文化的误解等。希望上述分析能为助力海南通过更全面的索引、更广泛的宣传、更完善的岛内旅游设置打造一个全域型旅游模式提供借鉴,也为国内其他岛屿的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模板。
展望海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完善交通网络布局,使来海南的游客享受更加便捷舒适的旅途,使当地的旅游发展迈进快车道,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播;第二,利用全媒体语境传播民族文化,激发出本民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与参与感,以自身作为传播媒介将本民族文化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传播出去;第三,设立活态文化保护,依托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支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产学相结合,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