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磊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流动性、动态性增强。流动人口数量较前些年比有了明显的增多。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量也显著增大,为基层派出所带来了新的难题,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一些弊端与不足也日益显现。在新形势下,要想应对这种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更需要谋伐创新,牢牢把握基层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在此,笔者以石家庄市长安分局辖区为实例进行了走访调查,就研究公安机关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思路。
流动人口增长迅速,年度增长率达到近年峰值。以石家庄市辖区为例,目前,共有流动人口82 万人,出租房屋14 万户,主要集中在市内长安、桥西、新华、裕华、高新区及各县(市)城区等地区。2019 年度,全市共新登记流动人口484885 人,新登记备案出租房屋66631 户,新办理居住证508232 个,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完善,造成了流动人口数量逐年攀升,这给基层派出所流动人口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石家庄市长安区长征街派出所为例,通过走访调研,该派出所辖区内有勒泰中心、乐模大厦茶叶市场等多家人员密集的大型商超,存在众多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员,由于大型商场内工作种类较多且人员密集,人员成分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治安隐患。这也给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探索带来了新的思路。
从石家庄市长安区长征街派出所的数据入手分析,该所3 年来共破获刑事案件236 起,处理犯罪人员306 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有181 人,占比59.15%;破获治安案件842 起,处理违法行为人1013 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有702 人,占比69.29%。从数据中不难分析出,由于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以及居住环境的影响,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受疫情影响流动人口现状存在新变化。2020 年年初我国爆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受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现状也产生了一定变化。由于疫情防控极大限制了人员的流动,造成了人口流动数量在2020 年上半年产生了下降趋势。限制人员流动,严格排查人员流向成为了疫情期间流动人口管理的首要任务。
紧跟时代,把握新形势下人口动向,公安机关越来越重视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开展了各项针对流动人口的专项行动,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化、网络化已经基本形成,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但不能否认,在制度设置,实际管理操作中,我们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仍存在许多不足与漏洞。
以石家庄市长安区谈固派出所为例,通过对其辖区的走访,其辖区内白佛村、谈固新村已成为为数不多的尚未改造过的城中村。凭借租金低廉、居住便利等优势,大规模的流动人员选择将落脚点选在这里。而对于已经改造完成的白佛口村、部分谈固村,不少村民每户至少分到了三户以上的住房,除自住外,出租房屋同样带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由此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出现“人户分离”情况,对流动人口情况的掌握可谓难上加难。从滞留时间来看存在着不确定性,流动人口信息滞后。因社会开放性、动态性增强,人口流动性的加剧,导致目前基层派出所无法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使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性。流动人口居住周期不确定,每隔几个月,辖区内可能有近30%的外来人员有所变动,甚至于某些地方出现漏管、脱管现象,出现一定程度的涉稳风险。这也是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虽然近些年来持续不断扩充警力,但基层警力不足的状况依然存在。在各个社区派设了社区民警,并建立了社区警务室,但由于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加快,警力仍显紧张。在日常工作中,社区民警不但要承担对于流动人口的登记、办证以及出租屋备案工作,更需要承担社区中琐碎的治安防范,调处纠纷等工作,下社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工作量之大造成了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力不从心。
当前我国实行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制度,目前流动人口管理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流动人口办证意识不强的弊端,会有一大部分流动人口未能主动去所在户籍地办理暂住证、居住证。流动人口不再局限在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给公安机关全面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带来了诸多困难,坐等流动人口上门办证的工作方法已无法满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需求。按照现行规定,进入流入区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暂住人口三日内应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居住证》,但事实上,很多流动人口对于自身在流入地能否顺利立足往往心中无底,绝大多数人不能做到按时办理证件。同时,一些房屋出租人不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意识缺失,不能及时做到向所在地派出所登记租户信息。这部分未办证人员就会出现脱管、漏管的现象,且证件本身无法起到直接有效的管理流动人口的作用。
当前,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当前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新方法。针对上述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困境,公安机关可提升创新意识,转变管理思路,有针对性的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自身优势,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大幅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效能的目的。
1.要加大投入,全面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公安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建立,金盾工程发展日益成熟。2019 年9 月11 日,石家庄市流动人口管理业务模块正式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这就对公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应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特点,全面做好系统调试,配齐图像采集设备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确保流动人口管理拥有牢固的技术支撑。公安机关各方也应统筹安排,加大对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投入,使其迅速应用至实际工作中。
2.要强化数据支撑,向大数据要效能。强化“以房管人”的大数据支撑,坚持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依托技网侦等警种特有的大数据资源,汇聚海量数据,向大数据要效能,使流动人口管理在全辖区内开展,改变传统人力型的流动人口排查方式,争取不留盲点。以出租房屋信息为例,应根据出租房屋、承租人信息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出租房屋管理系统数据,使出租房屋信息保持准确鲜活,实现精细化、严密化管理,最终形成辖区流动人口多元化管理模式,逐步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题。
通过核录机制,建立起“数据碰撞、在线推送、实地核录”的运行机制,向派出所推送线索信息,为民警精准核实提供科技支撑,从而使社区民警对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提高管理效率。以疫情期间为例,部分地区公安机关建立了“新居民登记系统”,推广“扫码办,网上办”,发放张贴二维码,收集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大大减轻民警负担。
3.要各方联动,运用互联网生成管控清单。在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比例持续增高这一背景下,严格加强流动人员管控,实时预警,成为工作重心。在此基础上,公安机关应充分应用警综平台,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库与工作对象信息库、在逃人员信息库等系统的比对,及时发现可疑违法犯罪人员,实施及时的预警与打击。
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时生成管控清单。通过系统后台实时比对,生成派出所辖区七类重点人员管控清单,实现民警公安网内清单式查看。各地应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工作,及时做好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筛选分类,同时应将本区域流动人口高发案件基本情况及时通报各基层派出所,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落实管控措施。
由于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外来住户及房屋承租人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不能及时依照《居住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行流动人口登记。根据这一现状,公安机关应加强对于流动人员的宣传与教育,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提高流动人口申报居住登记和申领居住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便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吸纳更多人才。
1.设立宣传周,通过社交媒体广泛宣传。以石家庄市为例,石家庄市人口支队通过设立宣传周,邀请省、市主流媒体,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体,对石家庄市居住证政策、居住证绿色通道、居住证相关业务“五个一次办结”和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代办业务等各项便民措施进行了宣传报道。此次报道宣传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宣传可使流动人口对居住证办理各项规定有深入的了解,明确自己权利和义务,从而进一步增强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社区民警深入社区进行宣传宣讲。派出所可以组织警力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宣传小组,走进社区、企业、校园开展宣传进活动。总体上,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等现象,可深入小区及工地等重点区域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张贴、分发宣传资料,宣讲居住证对流动人口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采用摆放法制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现场咨询等方式开展流动法制宣传,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流动人口及时到派出所申报登记,及时办理居住证,依法享有各项权益和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广大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
严格落实居住证申领规定,简化手续,推进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当前石家庄市实行《石家庄市居住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居住证制度已成为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管理制度。照中央、省、市关于居住证制度改革工作部署,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规范、制度,进一步规范居住证的办理范围,申领条件和办理流程。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体系,给予流动人口更多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使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切实享受到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市民待遇。这就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居住证制度改革,以便更好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服务。
1.简化手续,提供便民服务。在办理业务时,要求“凡无法律规定的坚决不要,凡法定身份能够证明的坚决不要,凡通过内部信息可以查询确认的坚决不要。”在群众办理居住证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提速提效。
2.严格落实申领规定不乱收费。在办理、制发、证件签注等各个环节不得以其他名义乱收费,密切关注群众的举报投诉,净化居住证办理环境,提升公民办理居住证的积极性。
3.加强业务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应全面加强居住证业务的培训指导工作,强化岗位培训。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便民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对前来办证的群众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提升公安机关形象。
流动人口管理涉及人员众多,种类复杂,这更需要充分完善顶层设计,建立起科学严格的管理体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治理流动人口,由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积极联动,开创流动人口管理新局面。
1.加大流动人口摸排登统力度,完善登记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结合居住证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登记办证工作模式,继续推广流动人口信息居住地、务工地双向采集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开展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的能力和水平。对工作中发现的流动人口做到发现一个采集一个,并及时将其信息录入其务工地址,同时通知实际居住地派出所入户核查,防止因无法及时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其居住地址导致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漏登漏统问题的发生。
对于出租房屋,应定期对出租房屋进行全面清查,并及时录入系统,便于及时掌握出租房屋承租人变化,了解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同时也应告知房屋承租人相关义务,督促其及时向所在地派出所登记租户相关信息。对于重点场所,如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等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场所,同样也要全部录入系统纳入管理,对于所采集的人员必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定期开展专项清查行动,严防安全隐患。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公安机关更应发挥自身职能,严密治安管理,防止因人员流动带来的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入户访查,重点对无有效证件或证件不符的人员进行核查,并督促其办理。对院内、室内的物品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彻底查清流动人口底数,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漏掉一个可疑人员。定期开展出租房屋集中清查专项行动,对流动人口可能聚集地做到动态掌握,对违反规定的予以治安处罚并限期整改。
3.从抓责任落实入手,全面做好用工单位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强化社区警务室及社区民警的职能作用,督导用工单位和出租房主落实治安管理责任,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把信息采集渠道延伸到各用工单位和出租房屋。指导公安派出所与用工单位、出租房主签订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责任书,明确其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要求向派出所报告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情况,对违反规定的用工单位和出租房主依法予以处罚,切实督促其及时上报流动人口信息。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在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员种类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更要求公安机关努力改善自身不足,直面挑战。不断推动流动人口信息化,并不断完善自身工作方式,积极宣传引导,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让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走上信息化、法制化道路,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享受优质便民的服务,感受幸福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