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仪式观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路径拓展研究

2021-01-14 00:44张丹旭中原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参与者仪式文化遗产

张丹旭 中原科技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人们世代相传,经历了时间洗礼后留下的能够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但如今它们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对于一些面临艰难生存环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非遗非物质文化影像是一种区别于常态的“仪式化直播活动”,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这种“直播”不是为了单纯地传递非遗信息内容而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唤醒中国人深埋于心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的能量,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人们的情感,利用影像符号展开文化分享,最终达到维系社会的目的。通过非遗影像仪式化传播的反复进行,势必可以强化民众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激发其文化归属感产生更强的社会凝聚力。

“传播仪式观”不同于人们更为熟悉的“传播传递观”,它是詹姆斯·凯瑞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传播本体观。“传播的仪式观”不再将传播认为是信息单向性传递的过程,而认为传播其实是一个文化交流、共享的过程,在具有仪式特性的空间中,参与者使用符号进行信息的共享达成共识,进而产生文化认同,同时构建了社会生活。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放置在更高的层面,将其看作整个社会文化的重塑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展开接下来的思考,或许可以为非遗影像传播探究出新的发展路径。

一、非遗影像传播:从“传播传递观”到“传播仪式观”

“传播的传递观”认为传播是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是通过信息的扩散达到传播效果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过程中,大多数情况我们都认为非遗和非遗影像内容的传播就是将其进行空间范围上的传递,让更多人看到它、认识它、了解它。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研究中,更多地将着力点放在了传播效果研究上,从传播效果逆推传播行为中的各个要素,探究每个部分的功能性,找寻提升传播效果的方法。这基本上都符合于“传播传递观”的核心理念。

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多数人愿意加入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来。随着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快速的发展,媒介形态变化迅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并实现双向互动的媒介的出现,为人们打破了原本单向性的传播样态,人们可以主动运用媒介,自由地连接自己和世界。此时的媒介不仅承担了对社会文化的表现和传播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所有人创造和共享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如此的媒介生态环境中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影像的传播,则更需要转变原本的思路,从“传播仪式观”中探究合理性。

如今在非遗影像传播中,观众不再是非遗影像的被动接受者,新的媒介赋予了它们成为非遗影像传播中的选择者、创作者、交流者、参与者的能动性,一方面他们可以在某些渠道中通过搜索的方式主动寻找想要获取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自主选择过滤掉不需要的信息;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或者经历在特定的空间中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情感,而这些内容又将成为其他参与者所选择观看的内容,从而产生交流、创作、分享。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参与者的行为已不再是单纯地对于非遗影像的传播,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非遗文化达成共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产生对非遗文化的认同。这时的非遗影像传播就变成了以参与者为中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也会呈现出在共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可以说在这个仪式化传播活动中,利用非遗影像逐步构建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在其中既满足了参与者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同时又实现了社会文化价值的重构。

二、打造全媒体影像景观

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因其与现代社会生活有一定脱节,并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无法引起广大受众长时期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核往往隐藏于它的表象之下,并不能直观的表现,导致很多人对其文化内涵的忽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需要强化人们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产生身份认同。

从非遗影像传播入手,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最好的方法是加大影像传播的“力度”。这个“力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指要增加非遗影像的体量。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作品数量相对于其他主流的社会文化内容来说并不占优势,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非遗纪录片的数量远远比不上饮食文化相关主题的纪录片的数量。同时因为饮食文化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多部纪录片都引起了观影热潮。虽然短视频平台中非遗影像内容数量不少,但也由于它碎片化、浅层化、粗糙化等特点并没有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那么这里的体量更多的是指不同媒体都要结合自身制作的优势,提升非遗影像的数量和质量。第二是不同媒体、媒介生产的非遗影像要联合在一起重拳出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分别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不同媒体制作的非遗影像类型也各不相同。以往我们总是看到它们的“单打独斗”,虽然各有成绩,但往往“昙花一现”。如果单独成行无法形成影响,那么结合融媒体发展趋势,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全媒体非遗影像景观。在整个传播活动中通过合理规划找到它们不同的“发力点”,通过不同媒体所搭建的媒介仪式化空间和仪式活动,全方位地引领观众加入仪式场域中,让他们在复合性的媒介环境中不断地进行循环式的交流互动。如高质量非遗纪录片、电视节目与社交媒体平台非遗话题和活动相关联。非遗纪录片电视节目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进行象征性意义建构,同时引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然后通过社交媒体开设的与纪录片电视节目相关的非遗专区进行交流和共享,参与者可以加入创作中,利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利用短视频随时记录随时发布的特性,提升非遗影像交流、共享的效率和感染力。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可以适当选择参与者的影像作品进行新非遗影像节目的生产,甚至可以邀请相关参与者加入非遗影像的专业化拍摄过程中,近距离感知非遗的魅力。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技术的发展,例如使用VR/AR扩展影像样态,丰富参与者的感官体验,强化活动参与粘性。在此过程中,参与者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加强,并于仪式空间中逐步形成了非遗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

通过全媒体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一个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当把相对小众的文化转变成大众文化时,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在全媒体非遗影像景观的打造中,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受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三、以区域带动整体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非遗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具有它特有的地域文化属性。那么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四级保护体系,从最基层开始,依靠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行使职能,加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同时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

从区域保护着手结合传播仪式观进行思考,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全媒体非遗影像景观的打造,在微观层面上开展非遗影像的传播。另一方面可以从宏观层面上建构非遗区域文化空间。非遗影像能够留住文化记忆,摄制者利用影像具有直观性、感染性、现场性强等优势,记录城市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微观层面的全媒体共同发力,打造出传播仪式链,因传播内容具有接近性和熟悉感,参与者在对其进行吸收和表现时会更具有优势,这势必将提高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本地参与者积极加入非遗影像传播的仪式活动中。这时参与者将围绕本地非遗项目进行多样态互动,非遗项目的集中化表现意味着会有更多重复性内容被呈现,直接强化了参与者的区域文化记忆,更好地实现区域文化认同,达成文化共识,形成非遗区域文化空间。

非遗区域文化空间的建构,一方面能够更加精准地对本地区的非遗项目进行强化和加持,增强地区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非遗打造城市或地区新的文化形象。

四、打造全景式城市非遗影像文化空间

“影像”在狭义的角度是利用光学设备获取的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在广义范畴中指视觉能够感知的一切画面内容。立足于广义影像可以继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传播的可能性,将其延伸到整个城市的非遗影像文化空间的打造。结合“传播仪式观”的理念,在线下实体空间中,进行仪式化场景的营造,为参与者提供交流共享的真实场域,如在博物馆、非遗馆开展非遗展览互动交流活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长廊、举办非遗主题晚会、非遗文化进社区等仪式化活动。还可以在各地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的引导下,甚至可以将非遗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如打造非遗主题公园,在其中合理融入非遗项目使其不仅具有展示作用,同时实现实用价值。除此以外,将非遗项目融入城市建设中来,打造非遗特色小镇,通过“非遗”创新活化产业链和文旅融合的形成,让“非遗”更时尚化、更生活化[1]。全景式城市非遗影像文化空间的打造融合了线下线上不同空间的建构,使其通过多类型文化仪式平台的搭建,邀请参与者融入进来,在互动过程中完成非遗文化意象的生成,提升参与者的积极性、互动性和归属性,利用影像符号维系城市非遗文化空间。也许有一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城市”的称号也将成为城市、地区的一个新亮点、一张代表性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道的文化,凝结于中华传统文脉,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更是民族文明成果的汇聚[2]。为使非遗能够长久传承下去,就需要转变思路扩展路径。结合“传播仪式观”的内涵,可以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利用多媒体平台打造全媒体影像景观,实现全媒体的共同发力;试图从区域非遗文化的建构逐步带动整体文化的发展;同时利用广义狭义非遗影像的交互,打造全景式城市非遗影像文化空间,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和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参与者仪式文化遗产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Tough Nut to Crack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