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百问(十)

2021-01-14 11:31洪厚甜
艺术品 2020年10期
关键词:虞世南千字文书体

文/洪厚甜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日本藏

心慕手追:请问老师,如何理解《汝南公主墓志》和“二王”行书的关系,以及虞世南和智永楷书的关系。他的小楷《破邪论》的风格是否和《孔子庙堂碑》的风格相同。

洪厚甜: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是虞世南的很重要的一件作品。当然,我们知道虞世南的书法是从智永那儿学的,他传承的必然是一种纯正的“二王”技法和“二王”书法精神。但是,他又开启了唐代楷书和行书的书风。虞世南是初唐书法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唐代书法一个标志性的高度,那么虞世南的书法所传递的 “二王”书法的技术、技巧也是纯正的。

虞世南的楷书学于智永,那么他跟智永是一个笔法体系的,只是在意境上有不同方向的拓展而已,智永的字写得更清丽、潇洒,虞世南的字写得更加儒雅、淡定。

但是你要说《破邪论》和《孔子庙堂碑》的关系呢,一个是小楷,一个是中楷,那么在技巧和结构的运用上,小楷在精美上、精细上运笔,要更加精美。《孔子庙堂碑》在写的时候,力量感、对字的空间处理上,更有自己的一种通过学养而实现的精神上的从容、雍容和高贵,就是要说具有代表性,《孔子庙堂碑》在虞世南的书法里,更加具有代表性。

心慕手追:洪老师好,请问如何学习临写《智永千字文》(楷书),把《智永千字文》(楷书)写大(如十厘米左右)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洪厚甜:临写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因为智永是真正传承了“二王”书法精髓的一个优秀的书法大师,《真草千字文》现在印刷这么好,又是高清的,又是墨迹的,是和那个好的拓本对比学习的非常好的资料。

在学习《真草千字文》的时候,没有必要写到十厘米以上,请注意,它就是写在六厘米左右足矣,千万不能再大,它这个字不在大小,大师的作品都不在大,关键是体会他里边精微的技术和技巧。学习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有个好处,就是真草是对照的,你既可以学习楷法,同时也可以学习草法,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学楷法的时候要注意,它不同于唐楷,你要注意它和唐楷技术技巧的区分,它更多是有隶书的一些用笔,也就是右边提肩的这些少,还有很实的平和的笔触比较多,而不是刻意地去塑造一个点画的形象,这个跟唐楷是有很大区别的。

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由楷书过渡到行书这个技术系统的一个很好的媒介。我们要利用这个媒介,由它由楷而行而草的这样一个媒介作用,不在大小。我们在教学中会提醒大家以局部的技术推敲为主;通过比较分析相同书体的、相同字、相同部首的区分的技术细节,分析技术的细节;反复地对局部的技术追问。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想对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学习,会是从表象的到深入的、从局部的到技术体系的这样深入的学习。

佚名:洪老师对当代人写楷书持有一种非常有信心的态度,我们知道楷书产生于汉代,然后在魏晋时期成熟,在唐代发展到鼎盛,到宋、元、明、清只有一个赵孟。今天洪老师也说,这种学院派的书法的兴起和展览的风气的形成,使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会这么有信心。再就是在宋以后这些人选择行草和篆隶都是因为这些更加能展现自己的个性,它的可塑性比较高。那么,洪老师认为楷书的可塑性在哪里?它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我们今天写楷书,应该怎样进行继承和创造?

洪厚甜:问的很好,作为专业的学生应该这样思考问题,楷书它有什么样的塑造个性的理由,我们倒着来说,楷书为什么比行草要有更高的可塑性,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特点呢?你要搞清楚,“初唐四家”欧、虞、褚、薛哪一个不是写楷书的?哪一个不是因为楷书上的成就奠定他的地位的?颜真卿是因为行书奠定他书法史的地位吗?在唐代,一线的大师都是楷书上的成就。楷书不光能够写好,同样充分体现个性,而且比其他书体表现得更强烈。我们再来说正体书,那么多金文里面,我们说《大盂鼎》你知不知道?《散氏盘》你知不知道?《毛公鼎》和《虢季子白盘》知不知道?都知道,要搞定一个都很难,它才多少字?静态书体同样有特别的可塑性,我有篇文章就说,其他书体就是唱歌跳舞,楷书就是老僧敲木鱼,你不要听啵啵的,它把人生最深刻的体验传递在里面,比其他穿透性强得多。所以在塑造艺术个性上、表现一个人个体艺术追求上,简直可以说没有那种书体会比静态书体更有优势。楷书到现在的发展我为什么那么有信心,是因为唐以后一千多年,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的成就走进中国书法史的只有一个赵孟,宋代那么牛,但是没有哪一个是以楷书的成就走进中国书法史的。我们现在回头一看,每一代每一个书体都有那么多人在那儿弄,你看篆隶书在清代已经做到很高的高度,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做,我们还能做,但是楷书这一块它是一个空地。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大家都躺着,只要谁坐起来谁就是大师,这是一块一千多年没有人站起来过的地方,而且我们还有充分的学术理由,什么学术理由?你刚才描述的那个不准确,你说唐代是楷书的最高峰,不是。楷书这个书体它牛在哪里?一到北魏就到了一个高峰,和唐楷是双峰并峙,也就是唐代的楷书跟北魏的楷书是双峰,而不是哪个比哪个高。我的理由是什么呢?我已经在不同场合说过很多次,北魏不知道有唐代,唐代不知道完整的北魏,北魏是四个板块,墓志、造像、摩崖、碑版,墓志并不是唐代人没有看过,少得很。大量的墓志,比如说皇室的墓志出现,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到洛阳以后才真正大量的刻墓志,现在在大同真正好的墓志只有十二块,迁都以后这批墓葬是在民国时期修铁路才出土的。这些墓志清代人都没看过,以前的人就更不要说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最重要的墓志就这一批,现在也尽管在出土,但是没有超越这一块的,这一块主要的收藏是于右任。鸳鸯七志斋在西安,他到台湾去之后这一批石头全在西安碑林。这批东西太好了,但是唐代人没看过,从资源上来说我们有很大的优势。唐代人是士大夫写字,都是师傅带徒弟出来,他们对民间这些刻画不感兴趣。造像这一块都是清中晚期才被重视的,清代一开始金石学所以重视。摩崖在旷野之中,士大夫也不会有兴趣去看这些东西。大家注意没有,历史上真正对碑刻的搜集整理是从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开始的,但《金石录》不是研究书法的,是作为野史的收集来做的这个事情,也就是这个碑上面记载的什么,是以研究碑的文字内容为主要的。对唐代人影响最深刻的是碑版,就是庙堂之器的这些东西。古代文人是讲正统的,一般的歪门邪道他不会在意,所以《吊比干碑》《龙藏寺碑》《张猛龙碑》这些庙堂之中的碑版对后代影响很大,包括我们隶书的一些碑版。也就说唐代书法受影响的面比我们窄,唐代人不知道一个完整的北魏,我们现在是经过学术梳理以后来做楷书研究,这个复古性多强?我们完全可以用唐楷和魏碑碰撞的火花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的楷书落脚点。而且我们现在站在艺术的角度,做贯通式的学术梳理和研究,哪里是古人那种在局部的着眼能够解决得了的?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没有那个底气来做最好的楷书,那这个书法家就当的没有底气。学术是要讲求底气的,我们是通过分析以后做出的这个学术判断和学术实践,而且古人没有美术的意识来观照书法。我们现在可以站在美术的角度来对它的构图、结构做更深层次的审美追问,这也是古人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要在楷书上做深层次的学术实践,我们是充满信心的,而且这几年不断有成果出来。

唐 虞世南 汝南公主墓志 25.9cm×38.4cm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猜你喜欢
虞世南千字文书体
《真草千字文》
春夜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何诗铭?《千字文》等
千字文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