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佳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18)
本文以2012-2018 财年(2012 年4 月1 日至2018 年3 月31 日)为例,统计了缅甸对外边境贸易总额以及中缅边境贸易总额,并对其做出分析。2017-2018 财年,缅甸边贸总额达84.64 亿美元。其中,中缅边贸额为67.54 亿美元,占缅甸边贸总额的79.80%,同比增长1.63%。在2013 年“一带一路”以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提出后,两国边境贸易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于边境贸易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边境贸易这部分,缅甸对中国有较高的依赖程度。
表1 2012-2018 财年中缅边境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与载体,中缅边境贸易主要依托口岸为载体。其口岸主要分为陆路、航空以及水路口岸。五个中缅边贸口岸中,木姐口岸的贸易额为58.28 亿美元,在中缅边贸中占比86.30%(数据来源:中国驻缅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官网(http://www.mofcom.gov.cn/)),位居第一;清水河口岸的贸易额为5.72 亿美元,在中缅边贸中占比8.47%,位居第二;雷基口岸的贸易额为2.35 亿美元,在中缅边贸中占比3.47%,位居第三;甘拜地口岸的贸易额为1.17 亿美元,在中缅边贸中占比1.73%;景栋口岸的贸易额为0.019 亿美元,在中缅边贸中占比0.028%。由此可见,在中缅边境贸易中,口岸建设值得关注与研究。
近几年,我国从缅甸进口主要为珍珠、宝石、燃料等原材料,而出口主要为机电设备、流水线等技术密集型产品。这说明中国对缅贸易已逐步由初级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商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正不断向附加值更高的两端延伸;缅甸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自然资源类和初级产品为主,有着较高比重的服务贸易,但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由此可见,中缅两国有着不同的贸易结构优势。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贸易结构单一。2017 年,中缅贸易顺差为44.83(数据来源:《2019-2023 年缅甸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投产业研究院,2019))亿美元,与2016 年的40.93 亿美元相比,增长了9.52%;2018 年,中缅贸易顺差为58.65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85%;由此可见,在中缅双边贸易中,中国一直维持着贸易顺差的状态,并且贸易顺差额逐年攀升,但长此以往会加剧双方贸易摩擦,不利于市场的和谐发展。
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双方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单一。在双边贸易中,缅甸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珍珠宝石、矿石燃料、农产品等商品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而中国对缅甸出口的产品大多为机电设备、车辆及零件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出口商品价值悬殊,极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尽管双方在贸易结构上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由于贸易结构差异显著,价值不平衡,使得缅方处于不利地位,进而有可能使得双方经贸合作关系恶化,导致两国贸易格局失衡。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互联互通的水平低。由上述口岸现状分析可知,两国边境贸易主要是通过陆路口岸进行的,沿线地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缘、技术等因素,部分路段修建或改造难度较大。这就容易导致运输能力降低,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增加运输方面的时间、物力、财力等成本。
近年来,缅甸政府虽大力修缮陆路交通设施,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以及技术制约等原因,并没有显著成效。因此,基础建设也是双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利于区域经济建设,满足两国边境贸易的需求。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缅北部局势混乱。自2017年3 月11 日起,外交部和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根据缅甸北部安全形势已连续多次发布暂勿前往缅北冲突地区的安全提醒。缅北部局混乱的形势,有损边境地区的正常秩序,导致边贸企业在进行贸易时可能承担更大的风险,这无疑对中缅两国的边境贸易造成了巨大困扰,阻碍了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对于边境贸易的发展,基建设施是实现通商的基础。由于缅甸在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合作目标和交流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完善交通合作机制,通力合作、互通有无。
第一,对于缅方,应鼓励发展形式多样的联程运输,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枢纽便利化,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对公路、铁路建设作出科学的整体规划;并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此加快建设基础工程的进程,提高工程质量。第二,对于中方,由于与缅接壤的大部分边境城市属于云南省,信息交流相对闭塞,近年来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应精准地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体系。第三,亟待解决的是在口岸建设这一问题上,双方政府不仅要通力合作,增强口岸的货物承载能力,还需不断开发基础设施的新功能,建立并完善由单一的过货通道变为国际贸易、来料加工、仓储、运输、劳务、技术输出为一体的多元化的功能性口岸。
中缅双方在商品贸易结构上是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性的。双方以此为契机,加强贸易合作交流。在加速优化贸易结构方面,缅甸可以通过给予贸易补贴、免税待遇、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优质企业来缅投资,从中国引进零部件、机电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专注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取长补短,学习中方的先进的技术,弥补技术制造上的短板,进而优化商品贸易结构。同时,双方应为彼此提供良好的贸易条件,取消各类歧视性政策以及贸易壁垒,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缅两国政府应尽可能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首先,可以构建高层领导人会晤机制,加强国家间战略性对话,进一步拓展互利互惠的空间。其次,充分发挥地区的合作论坛、战略经济对话等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沟通。与此同时,民间组织发挥自身的优势,了解相关政策实施,加强民间交流,相互学习、互通民意,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以此加强双方政治互信,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取得更多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