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芬
【摘要】随着近年安宁疗护的不断发展,专科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成为了现代护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一个内容,而在进行专科护理的评估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护理人员的资质能力和核心能力,并且做出相应的概念评价,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的使用质量得到提升,对于我国安宁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起到帮助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安宁医疗在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资质认定上的完善,并且建立完整的专科培训体系,培养一批从事安宁护理的优质护理人员,使更多的周末期疾病患者能够获得相应的安宁护理液,这对于我国的整体医疗水平提升来说,产生的效果极为良好。
【关键词】安宁疗护;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安宁疗护是近年来医疗体系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体系,护理人员是团队中的一线工作人员,护理人员在开展安宁疗护时与患者呈现直接接触的特性,其中的工作是为终末期的患者提供更为全方位的照顾,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患者疾病的护理配合,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支持,使终末期患者舒适、平静且有尊严的离世,除此之外,在现代的医疗理念发展背景下,认为安宁疗护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本身,还包含了患者的家属。这项医疗体系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价值思考产生的新型交叉型学科,涵盖的内容包括心理、医疗和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所以在进行安宁护理是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到安宁护理的总体质量,所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使安宁疗护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質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这样能够使我国的安宁医疗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安宁疗护专科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
首先来说,专科护理人员在进行核心能力的培养时,护理人员首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既能够保证伦理原则,还能够使医疗工作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而美国专科护士协会认为,专科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前,需要至少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且获得专业的护士协会资格证书,并且在某一领域或者专业上具有至少为期三年的护理经验。安宁疗护专科中的护理人员相较于普通的护理人员来说有所不同,由于安宁医疗专科中的患者往往为病情严重并且无法治愈的患者,患者在接受短期的护理后,往往会离开人世,所以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护理团队在开展护理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在生命末期出现的医疗费用消耗,并且引导患者和家属逐渐接受死亡这一事实,这样的护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复杂,如果患者或者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有可能导致互相之间出现明显的心理负面情绪,患者会将自身的负面情绪带给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调节,就会导致安宁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甚至还需要更换护理人员才能起到一定的护理效果。
所以在进行安宁医疗专业的研究时,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完整的护理专业能力还需要去被能够在多种风险下对患者进行救治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对于安宁疗护专科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定义,但基本可以认为安宁疗护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需要通过专业的安宁专科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且专业的临床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能够对患者疼痛进行护理的能力,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这样能够使患者在生命的末期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支持,使护理人员的价值得到展现。
二、安宁疗护专业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现状
1.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进程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起源于美国助产专科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研究,在美国的相关单位内由护理人员提出相应的核心素养培养,并且随着近年来医疗环境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而这项标准也能够为欧美各个国家制定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标准提供参考,随着近年来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科,在其他的各个领域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将其应用于普通护理人员的评估中。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护理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为明显,由于我国的医疗环境依旧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所以在进行护理人员的培养时,还借鉴的是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这就导致我国的护理人员培养还处于一个缺乏理论支持的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中,我国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依旧并不全面。
2. 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评估
国外学者在进行评估体系的建设,是研制了一系列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核心能力的评估工具,并且在相关的研究体系中建立了更为完善的评估表格,但在我国国内这项评估体系的总体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空白的状态,在近年来通过对文献进行调取后发现,我国对于护理人员职业能力进行评价时,其中的量表包含19类不同的工具,而这19类工具中自评的工具达到了16种,其中有6种工具,可以同时应用于他评和自评。
三、讨论与建议
(一)安宁疗护需求与供给能力的矛盾
安宁疗护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不可治愈疾病,患者在生命的末期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减轻痛苦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最终的生命质量得到提升,并且为患者的家属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医疗成本,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社会文明的进步,而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临终关怀,这种体系不在以往的医疗环境中被称为医疗缓和体系和末期照顾等,随着我国近年来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癌症病人在社会上的数量有明显增多,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直接导致医疗资源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医务人员建议大力发展安宁疗护。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安宁疗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的安宁疗护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并且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还处于较为经验性的特征,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而我国的专科护士在工作中主要局限于ICU、手术室和肿瘤等专科领域。相关护理人员缺乏临终护理知识的相关技能,虽然目前临床上对于护理人员的评价工具较多,但是将其应用于安宁疗护专科护理人员的评估中产生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
(二)建议与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以及癌症病情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现代化的护理人员建议在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时,需要结合我国的医疗环境和国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相关的护理人员可以借鉴来自国外的相关资料,并且由政府开展有效的扶持,在社会上也需要建立相对应的优秀死亡观,这样能够使社会人员在面对死亡时更为从容。
在进行相关护理人员的教育,是可以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作为依据,强化高校的教学改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安宁疗护的教材,可以将死亡教育和哀伤辅导等相关的内容纳入到我国的高校教育建设中,可以选择故事教育或者案例教育的方式,在临床上做好相关护理人员的教育,使在校医学生面对死亡时能够表现出正常且正确的态度。尤其是护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医务人员还需要有意识的让护理学员接触一定量的终末期患者,通过这种方式使护理人员对于死亡产生一定的认知,使安宁护理中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更为稳定,使护理工作更加专业,这样才能满足终末期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能够在最终的时间内完美的谢幕。
(三)引导患者进行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往往是一个较为残酷的内容,但对于患者来说,生前引导又是一项必须进行的活动,在对患者进行深潜引导时,需要慢慢为患者灌输深潜引导的必要性。但是在与患者交流时,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对于引导有抵触情绪,如果患者抵触情绪明显,可以逐渐将生前引导带入到患者的意识中,但是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按照患者的接受能力来逐渐进行。醫务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其他患者同意的一些申请预嘱样板,使患者感受到这只是一种必要的行为,不需要将其看得太重,这样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护理人员还可以引导患者以小作文的形式来进行预嘱,这样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进一步的减轻。
(四)做好有效的疼痛控制
由于大多数患者在最终的安宁时期,症状往往已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患者的疼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现代化的护理时,医务人员建议在进行安全期护理时,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尽可能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疼痛状况,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安宁期患者的病情和疼痛状况并不成正比,所以护理人员可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为患者提供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应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适当增加剂量,这样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但在进行疼痛药物的应用时,虽然基本上来说,安宁期的患者用药不受限制,但依旧需要避免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缩短患者的安全期。
(五)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本身就是安宁期内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治疗和精神抚慰,告知患者虽然进入了安宁期,但患者依旧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使患者从内心中自己建立起良好的自尊。除此之外,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由于患者的情绪状态较差,患者需要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所以需要告知患者鼓起勇气面对各种风险,尤其是在与病魔做斗争时,一定要尽可能的坚持,不可自己泄气,这样才能使安宁期尽可能的延长,为患者争取更高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生活周期。
总结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群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我国老年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需要生命终末期的安宁护理,这对于我国的人文主义建设和社会关怀展现来说极为重要,安宁护理与传统的护理工作有较大的差异,相关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中末期患者在生活过程中的一系列需求,使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能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支持。安宁护理中的专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并且了解患者的特点,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有尊严的离去,所以现代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并且建立完整的护理体系和理论基础,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安宁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Ahmed Sadia,Naqvi Syeda Farwa,Sinnarajah Aynharan,McGhan Gwen,Simon Jessica,Santana Maria. Patient and caregiver experiences with advanced cancer care: a qualitative study inform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early palliative care pathway[J]. BMJ Supportive & Palliative Care,2020,:.
[2]沈念红,李侠英,封华,章艳红. 低年资与高年资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评价调查及其相关性[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17-19.
[3]曹璐璐,何梅,崔丽君,李桂蓉. 规范化培训护士核心能力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05):63-67.
[4]付丽萍,芦惠敏,聂玉琴. 新疆三甲医院产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7):62-65+77.
[5]蒋志华,李胖,陈红芳,赵正亮,王桥生. ICU连续血液净化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6):3067-3069.
[6]刘承汾,张睿. 基于情境领导理论培训对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20,19(04):56-59.
[7]程珂,邓颖辉,赵泽英. 基于核心能力的专科护士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8):11-14.
[8]姜美娟,毕明明,张丽琴. 规范性进阶评鉴在血透中心新上岗护士能力培训管理中的运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5):112-114.
[9]侯春香,齐亚杰,郑蕾蕾. 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核心能力、职业疲惫感及责任制护理水平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335-2337.
[10]杨文俊. CDIO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