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环境设计研究

2021-01-13 02:43:20唐凤周代聪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环境设计城市

唐凤 周代聪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因此,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当秉持生态理念,这既是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理念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形成的,它体现了城市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强调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城市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论文阐述生态城市规划中关于低碳化、和谐性和整体性的要求,探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元素的融入途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态理念;城市;环境设计;研究

引言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城市也出现了问题,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矛盾日趋激烈,使城市居民生活虽然在经济上有所改善,但是不得不面对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这让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生态理念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1生态理念与城市环境设计

生态理念指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及生态发展观念,它涉及人类与自然环境、人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环境设计指的是基于科学设计思想、理念的指导,对城市环境开展全面综合的设计。城市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城市居民对人文环境的情感需求。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生态理念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并呈现出一些特点。第一,系统性。城市环境是一个整体,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要素都是整个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并发挥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而统一调配城市环境要素,整体协调城市环境资源,则能够让城市在整体发展中满足居民需要。第二,高效性。城市环境设计应在生态系统承受范围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共生性。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以此类推,城市与自然也应该是和谐共生的。从宏观角度讲,城市处于自然环境之中,并与自然之间交换能量,实现自身运行。基于此,为保持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的设计应该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第四,和谐性。在城市环境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必须要保持和谐的关系。从人类自身进化需求来看,城市环境建设需要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同时也应展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因此,城市环境设计应该能够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城市不仅充满大自然的绿色、清新,也能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这样才能从情感上抚慰人。第五,区域性。城市环境建设处于区域发展之中,因此,只有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才能确保城市融入区域发展之中。在生态理念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而要想实现目标,区域之间应该打破封闭,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共同打造平衡和谐的区域生态。第六,合理性。根据生态理念指导,城市环境建设的合理性一方面包括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包括人和自然、城市与乡村、资源利用与资源更新、环境胁迫与环境承载能力等关系之间的协调。

2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环境设计要点

2.1构建低碳生态规划发展模式

以社会、环境、经济以及资源为评价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全面分析,确保生态城市低碳化可行性有所依据。在指标的具体构建与规划工作中,需要规划低碳生态城市的详细内容,从全局出发,以长远的角度综合考量,结合城市中的市政建设、地理特征、人文环境以及土地使用情况,对生态城市规划用地方面的信息进行确认,以作为日后生态城市规划的依据。由于低碳化生态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基本指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绿地所占面积、节能标准以及雨水利用占总用水量比重、可再生能源比重等。这些作为规划指标,在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化建设中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规划与设计人员结合低碳生态规划标准,合理制订城市规划方案,为日后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保障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加快发展。

2.2合理规划土地

利用土地方面,应该以高效与节约作为规划前提,减少占用耕地面积,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城市土地规划过程中需要最大化地实现城市土地的最优利用。另外,以生态自身作为规划的出发点,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让人们在时间与空间方面处于和谐健康的状态,人们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要务。因此,在生态优先的原则背景下,需要结合生态规划的方式与模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与设计相应的区域与范围。这样,在下一步发展与扩大城市的工作中,能够正常维护城市原有的基础性建设。

2.3加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近几年,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因此,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城市环境设计中应包含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首先,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等对生态城市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城市应积极推动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水环境污染整治以及水资源保护。生态工程能够对城市供排水系统进行整合,协调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用水,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保证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实现规范使用和排放,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污染。其次,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采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以减少碳排放量,改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适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空气净化能力。最后,加强固体废弃物治理。转变传统以燃烧或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加强对垃圾的高效回收和清洁处理,进行卫生填埋,建造绿色隔离带,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4重视绿化设计

作为生态型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绿化,是城市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绿化建设较少的老城区,在日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应该作为重点规划设计内容,以原有绿化内容作为设计基础,合理扩大老城区绿化的面积。具体实施中,合理利用易于成活的树木,保障绿化的成活率,提升绿化效果,与新城区绿化发展步伐相协调,实现生态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但是,介于城市之间所体现的差异性,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以当地城市的特点为前提,合理进行绿化设计,进而体现出当地的特色。

2.5不断完善城市生态评价体系

城市生态评价是城市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建设并不断完善城市生态评价能够提升城市生态评价工作质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把控,帮助规划设计相关人员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定,为后续生态环境发展方案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科学的城市生态评价是开展后续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能够提升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升规划设计方案与城市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结束语

总之,城市环境设计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关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城市环境设计应当以满足人们实际需求为目标,贯彻生态理念,体现设计的多元化、复合性,为城市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在城市发展中,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生态理念内涵特征的认识,加强对城市环境设计要求的分析,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环境设计的协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安賽.生态理念下的城市环境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0):69-70.

[2]高鸣鸿.生态理念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解析[J].长江丛刊,2018(05):33.

[3]董华文,马长勇.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文存阅刊,2017(18):83.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环境设计城市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50:38
生态理念下办公建筑设计与技术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52:20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32:43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以应用型为驱动的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城市配网建设探析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38:48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