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党员的初心与组织化体验的焦虑

2021-01-13 12:14许峰
百家评论 2021年6期

许峰

内容提要: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作品,也是被阐释最多的作品之一,值此百年建党之际,重温这篇小说依然被林震这名年轻的共产党员的纯真与真诚感动,同时也对刘世吾这样的党的干部失去初心而惋惜。这篇小说所展现出来的时代超越性,一代人的诗情理想以及组织化体验的焦虑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林震与刘世吾是作家王蒙作为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双重面向,一方面是深感失去初心的悲哀,另一方面是不甘失落的抗争。整篇小说展现了作家对共产党员要敢于斗争,永葆初心的肯定以及对过去不要忘记的规劝。

关键词:《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诗情理想  革命理想主义

对于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而言,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像《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以下简称《青年人》)那样给他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甚至也很少又像《青年人》这部作品那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断被阐释,不断被重新地评价。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之际,重评《青年人》旨在让广大读者熟悉作为一名14岁入党,写作《青年人》时才22岁的王蒙是如何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纯洁与真诚。尽管王蒙因《青年人》错划成右派,远去新疆,但归来后依然保持着对党忠诚的信念。在他的小说《布礼》中,王蒙借钟亦成之口说:“他不懊悔,不感伤,也毫无个人的恩怨,更不会看破红尘。他将仍然为了自己的哪怕是一度成为这个伟大的、任重道远的党的一员而自豪、而光荣。”他说:“我为这样一个政党的理想、斗志与牺牲奉献精神所感动,我也完全理解这样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完成不可能一帆风顺。我相信這样的使命宏伟、流血牺牲、成就著显、难有匹敌的党终将中国人民带领到正确光明幸福的道路。”①22岁的王蒙,已经是一位拥有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了,他骨子里的那种“少共”情结让他始终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青年人》中,我们感受到的是22岁的共产党员王蒙的一颗赤城纯洁之心,牢记初心使命的理想与信念,坚持斗争的决心与勇气。

一、创作动机与时代超越性

几乎多数研究者都认定,《青年人》是一篇“旨在揭露和批判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作风的小说。”②这篇小说确实提出了一个反官僚主义的重大社会问题,甚至王蒙自己在讲述创作动机时也提及过,在最初写《青年人》时“想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揭露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像林震这样的积极反官僚主义却又常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何处去。”③从王蒙创作动机的讲述中可以看出,王蒙还是想写一部与反官僚主义题材有关的小说。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围绕着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厂党支部事件的处理经过展开,无论是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对待麻袋厂问题的处理,还是韩常新对待工作的机械操作无不是在表现着官僚主义的特征。从当时的政策导向上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最高领导人“最怕的就是党的官僚化和知识分子贵族化。”④因此,党的若干次会议上多次强调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媒体层面如广播、报纸也多次宣传反对官僚主义的报道。在如此语境下,我们如果把《青年人》的思想主题认定为是一篇反官僚主义的小说,那么就等于把这篇小说视作了传声筒,如此认知难免就把这篇小说的价值简化了。试想一篇时代精神传声筒的作品怎么可能会在当代文学史留下如此大的阐释空间,掀起如此大的波澜?而且用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去总结概括《青年人》的思想主题也极容易将小说的审美意味消解。当“官僚主义”这一政治学概念被广播、报纸不断宣传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干巴巴的名词的时候,作家们再将其写进小说时,是否还有让读者有阅读的激情和兴趣?而如果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王蒙的《青年人》中所谓反官僚主义一点也不新鲜,因为早在1953年,著名戏剧家夏衍就创作了他的最后一部多幕剧《考验》,在这部剧作中,夏衍直接反映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批判党员干部在取得革命胜利后的骄傲自大的官僚主义做派。1956年王蒙的这篇小说如果也仅仅是反映官僚主义问题的话,那就更谈不上艺术上的创新,只是对前人的重复而已。到1980年,王蒙自己再次谈起《青年人》时说道:“即使以政治反响大大超过了预期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为例,在小说中, 我对两个年轻人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机关工作以后的心灵的变化的描写, 对他们的幻想、追求、真诚、失望、苦恼和自责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官僚主义的揭露和解剖。……但作品的客观效果是不能不承认的,于是人们说起反官僚主义就要举出它来。这真令人不知是荣幸、烦恼还是惭愧。当然,这也不是说反官僚主义不是小说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⑤从王蒙后来的创作谈可知,王蒙实际上比较看重的是林震这样年轻的共产党员走向生活、社会、工作后的心灵变化的呈现。再者,从《青年人》的接受史来看,之所以这篇小说被不断阐释与研究,可以确定的是《青年人》的主题绝不是单一和封闭的,而是多元和开放的,某种意义上,《青年人》有着超越时代的某种特质,而这种特质恰恰也是《青年人》在当代不断被“重读”的魅力所在。

二、诗情理想的书写与组织化体验的焦虑

如果“反官僚主义”不是这篇小说的题中之义,那么这篇小说吸引人、令人回味赞叹的地方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篇小说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书写了共和国一代人的诗情理想,特别是像林震这样的年轻共产党员所保有的那份对党的事业的真诚。新中国成立后,像林震一样的共青团员、共产党员、青年知识分子,这一代青年人身上最为可爱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纯真与赤诚,他们自从站在党旗面前宣誓时就诚笃地相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他们参加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在这块饱经沧桑和磨难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美好的没有苦难的新社会,在他们理想的设计蓝图中,人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大家亲如一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就像林震与赵慧文一样,心想着心,灵魂交融着灵魂。革命同志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携手努力,为建立一个伟大的新家园而不懈奋斗。在林震他们看来,作为人民的公仆和社会的组织者,应该时时想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新社会秩序而服务,给人们创造诗一般的生活。然而,纯真的理想总被无情的现实泼了冷水,现实的展开并不是按照林震他们预想的那样,革命成功了,问题也来了,这也是普遍规律。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丹尼·贝尔所描述的那样:“革命的设想依然使某些人为之迷醉,但真正的问题都出现在‘革命的第二天’。那时,世俗世界将重新侵犯人的意识。人们将发现道德理想无法革除倔强的物质欲望和特权的遗传人们将发现革命的社会本身日趋官僚化,或被不断革命的动乱搅得一塌糊涂”⑥从丹尼·贝尔的论断中可以看出革命的痛处即“革命政权的不可避免的世俗化和官僚化”。⑦回到小说中,麻袋厂厂长王清泉,曾经也是一名深入敌后的革命同志,而现在却退化成了一名欺压群众、称王称霸、作威作福的官僚,而对于王清泉的所作所为,区委组织部洞察一切却不管不问,只是等到王清泉的问题在党报上曝光后才着手去处理他。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以人民中心,是典型的脱离群众行为。林震作为一名刚进入区委组织部的年轻党员想要改变这一切,却因为操作规程违背组织原则,受到了区委会的严厉批评,但是他那种对工作的热情以及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所具有的理想的激情和青春的朝气。

关于一代人的诗情理想书写,不仅表现在林震身上,也表现在对刘世吾的刻画上,甚至笔者觉得,对刘世吾诗情理想的描写所产生的效果要比对林震的描写强烈些。对于刘世吾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尽管有许多研究仍把刘世吾定义为一个官僚主义者,并且通过“就那么回事”这句口头禅认定刘世吾消极的工作态度,是官僚主义作风的典型反映。但仅此而已的话就把刘世吾的形象简化了。其实,刘世吾与林震可以构成一对镜像关系,刘世吾是年老的林震,而林震是年轻的刘世吾。刘世吾曾经也像林震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只是在革命胜利后那份理想的激情消退,才变成了一名官僚主义者。同为官僚主义者,刘世吾又不同于韩常新,他的内心深处还隐藏着理想与激情。在处理麻袋厂事件时,他虽然在组织原则上压制林震,可是对林震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纯真与热情却是理解、同情,乃至欣赏。在林震的身上,刘世吾看到了自己在青年时代领导北京大学学生运动时所有的激情,今天这些理想与激情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里。全面理解刘世吾这一形象,有两个重要的情节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刘世吾的“酒后吐真言”。刘世吾在和林震吃饭时,喝了酒之后对林震感叹道:“那时候……我是多么热情,多么年轻啊!我真恨不得……”“一个布尔什维克,经验要丰富,但是心要单纯。……”“我们,党工作者,我们创造了新的生活,结果,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从刘世吾喝完酒理性控制失灵后所说出来的话中,鲜明地體现出刘世吾对过去的赞美和对现实的不满,而这些也昭示出与一个官僚主义者刘世吾不同的灵魂。二是对文学艺术的赞美。刘世吾对美与诗的追求隐藏在艺术的世界里。小说中,刘世吾与韩常新对待小说《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不同的态度就体现出刘世吾与官僚主义者韩常新的不同。刘世吾对《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非常感兴趣,称《被开垦的处女地》“写得真好,活得很……”“我最喜欢屠格涅夫,小学五年级,我已经读《贵族之家》,我为伦蒙那个德国老头儿流泪,我也喜欢叶琳娜。”这些小说正是五十年代那些富于梦幻型的中国青年所热心阅读的名著,而刘世吾对于这些作品的品读和评价完全不同于那些“左”倾教条主义者,他是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小说,和那些追求美和诗性的人们保持一致。“当我读一本好小说的时候,我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他的内心世界里有和这些小说作品一样的美好音符,他不情愿做这个组织部的副部长,想要从这个位子上解脱出来,去做一名水手、医生、花匠,“他笑了,从来没有这样笑过,不是用机智,而是用心。”此时的刘世吾是在理性控制下的真情流露,是心灵的外现。而令人沉思的是,刘世吾何以人格分裂?这或许与组织化带来的体验有关。在革命之前,革命的憧憬召唤刘世吾这样的青年参与革命,等到革命胜利后,刘世吾进入了组织化的模式中,扮演着社会给定的角色,从他酒后吐真言中,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重压和焦虑。破译刘世吾那些欲言又止的空白部分,我们触摸到了一个分裂而又在抽搐挣扎的灵魂。然而,他终究抵挡不住的是组织化的运转规则,以付出诗情与理想为代价,认命了服从的角色,从中体现出了刘世吾组织化体验的焦虑。

三、革命理想主义者的双重面向

《青年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情绪。无论是作为作家的王蒙还是小说中的林震,甚至年轻时期的刘世吾,在他们的经历中有着一些共同的体验与追求。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都是充满理想与朝气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能够彻底抛弃贫穷落后愚昧的旧中国建立一个充满现代文明的新中国而积极投身到革命队伍中来,他们参加革命的目的和那些出身农民的革命者不同,他们不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温饱问题而参加革命,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上给自己寻找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他们参加革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也绝非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期的深刻的文化思考产生的结果。为此,他们怀揣着梦想与激情,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投入到革命之中,并为之付出全部的心血。因此,他们以对党的忠诚为己任,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生活也非常严苛,他们希望新的生活能够如他们当初参加革命所允诺倡导的那样,可是,现实的问题却非他们所愿,真正的生活也好像遗忘了过去,摆在他们面前的生活与他们当初的理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甚至出现了一些权威规则破坏了他们当年预设的理想。这必然使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情感上产生失落情绪,他们的诗情理想遇到了危机。无论是刘世吾的酒后吐真言还是林震的实际抗争都折射出他们真实的心情,作为他们其中的一员,王蒙也深刻体会到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此时所肩负的责任与焦虑,他深谙这种情绪,并把这种情绪投射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因而小说充满了诗情色彩和感人的力量,小说中的刘世吾和林震分别代表了作家王蒙的两个方面,既书写出了革命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差距后的悲哀,又反映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保持纯真与真诚不甘失落的抗争。无论是写林震还是刘世吾,都体现了作为革命理想主义者的王蒙对生活的规劝,既不要遗忘过去,不要失去一名党员应有的理想与使命,因为王蒙不愿意忘记,他还是一名革命理想主义者,一个革命事业的赤子。

作为一名少年布尔什维克,王蒙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他纯洁的双眸里不允许揉进沙子,王蒙用小说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一名年轻党员要敢于斗争,敢于担当,这也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小说《青年人》中的人物形象带有典型化特征,小说用真挚的语言细致地描画出共和国一代青年人的理想以及他们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这份对党的忠诚、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精神是每一名党员的高尚品质,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长期执政的关键,同时也是《青年人》在人们不断的当代性“重读”中依然光彩照人的原因。

注释:

①王蒙:《一生要做共产党员》,《光明日报》2016年06月28日04版。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③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④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⑤王蒙:《冬雨·后记》,《王蒙文存》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⑥丹尼·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75页。

⑦徐刚、徐勇:《后革命时代的焦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