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向

2021-01-13 00:47刘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年21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刘洁

【摘要】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其中,技术型本科院校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技能为本”是应用技术大学治理现代化转向的关键问题,根据研究型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属性和定位,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实施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就必须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由普通型向专能型转向。为此,要找准办学定位、瞄准职业特色,建立适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推进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教育治理现代化  应用技术大学  教育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21.013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差异化发展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全国1200所高校中的半数高校要逐步转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向研究型本科院校和技术型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体系建设转型,也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发展定位与职能。

应用技术大学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现代意义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而产生的新的大学类型。2013年,教育部正式部署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拉开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序幕;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地位,提出“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2015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属性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是本科及以上,培养目标是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且肩负开展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应用型研究职能。因此,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报告,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这一方向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对不同方向人才培养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助推器与动力源。高等教育现代化意在达成学习者的现代化、学科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治理的现代化以及开放的现代化。[1]因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要跟上甚至超前于工业制造业等国民经济行业的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当前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现代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横向的协调治理体系和能力,二是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办学效率评价机制,它们是决定教育治理现代化成效的关键所在。目前,应用技术大学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协调治理体系中主体缺位与主体间运行机制仍远不能达成协同。在我国,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协同機制是应用技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三方联动协同机制脱节,难以有效引导应用技术大学向教育治理现代化培养体系的快速转型,因此,在人才培养的应用技术性方面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一是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目前在应用技术大学针对性教育政策支持方面,缺乏以应用型、实践型为基础的资源分配考虑。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是指导高等教育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可以帮助高校理顺诸多体制问题,因此,完善现代应用技术大学制度需要政府加大支持。

二是企业层面的合作支持。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持,具体表现在对实训基地的合作支持。目前,应用技术大学的实习实训基地多设在地方企业中,每年的实习实训期较短,教师介入企业实习实训的内容相对较浅,企业为教师及学生提供的基地相对有限,且“双师制”流于形式,呈现出严重的实践培养力不足问题。

三是应用技术大学本身的培养效果。从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来看,虽然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但实际上诸多理论课程停留在概念性介绍,缺乏知识联系、理解、体验、拓展与应用;专业课知识缺乏关联性与系统性;实践课程常常与理论脱节,与产业发展的实际岗位工作脱节。这与面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专业性强、应用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应用技术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情形。一是应用技术大学的考核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综合运用招生计划、就业反馈、拨款、标准、评估等方式,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目前的评估考核系统在思路上仍刻板套用研究型本科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地方实践不匹配。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区别于“985”“211”等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术、强应用、实践力强的专门型人才。然而,目前的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容易产生评价指标设计的固化,无法兼顾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二是重研究、轻实践是产生评价局限性的重要因素,阻碍了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应用技术大学的老师既要教授理论知识,同时又要精通岗位一线的实践,即“双师型”教师。然而,目前论文发表数量、质量以及课题申报数量与结项数量仍是教师考核的主要评价指标,尚未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缺乏对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高校、学生三方有效评价机制。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对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迫切需要建立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目前,许多应用技术大学的实习实训基本上以短期组织安排与自我选择两种形式进行。在学校集中组织中,规定有企业和教师共同监督管理,但时间短暂。在自我选择实习模式中,教师难以实现远程指导实习,学生的考核最终多以单一的理论学习成绩为评价结果。在实习实训中缺少监管及有效的评价机制,这必然会影响实习的效果。

推进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策略

推进应用技术大学治理现代化需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方向,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形成学校专业发展特色。只有形成办学特色,应用技术大学才能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战略发展目标、助力人才培养效率的提高。

基于区域内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环境,并在特色办学和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应用技术大学的诞生背景、目标以及属性决定了其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特点。因此,应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明确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向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找准院校属性和培养目标定位,要根据自身的地缘优势,在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方面立足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新评估、调整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解决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与实践能力、师资投入与教授效率、设备的投入与实验效率的不对等问题,保障特色学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培养服务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

着力构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区域内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同盟。只有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人才培养合作,构建资源融合的共享教育平台,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条件。由于企业可为地方院校教学发展提供丰富实践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强化企业的核心地位,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育运行机制。地方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以共享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效率为目的,以共享达共赢,促进学校、企业和地方政府间的协作治理。同时,鼓励学校承担区域经济建设的项目,研究“产、学、研”特色课题,将科研创新与地方企业发展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区域科研特色。

建立适用于应用技术大学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型本科院校和技术型本科院校两类学校培养目标不同,明晰多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科专业认证以及教学评估制度,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以多元评价主体确保应用技术大学人才效率评价的客观性。首先,要从应用技术型人才具有的“扎实理论+精准实践”特色入手,建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科学考核激励教师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动力,培养具有较强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同时,为了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保障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迫切需要建立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就要紧紧围绕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区域性特色,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注释

[1]王佳昕、郄海霞:《面向2035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現实困境与行动逻辑》,《高教探索》,2020年第11期。

责 编∕张 晓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未来规划
深化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
应用技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践体系改革
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体系的构建探讨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