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明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判断标准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什么文化、朝什么方向整合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整合效果的问题。以适应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基础性标准,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能力、应变能力和调整能力的提高;以竞争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关键性标准,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凝聚文化力量,彰显表达能力,加强传播能力;以引领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价值性标准,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实践引领和价值引领的提升,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优劣作正确研判。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文化选择
[作者简介]杨佳:保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特质、形式相互协调和适应,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和结果”①,即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诸种文化要素或类型构成一种逻辑或美感上的协调、规范或行为上的趋同、风格或制度上的互补。文化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汲取社会优质文化资源、畅通文化交流渠道、符合文化发展趋势、实现自我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一个不同文化相互认知、适应、融合和升华的渐进过程。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文化整合后面临的就是判断问题,即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文化整合之后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能否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判断的原则也就在于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升级。如若没有明晰的判断标准,就不能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效果的佳与不佳,不能评判出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文化要素,继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变革、扰乱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秩序、紊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结构。因此,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适应力标准、竞争力标准和引领力标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提供判断标尺,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能力。
一 基础性标准: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力的提升
“适应就是人们与环境发展协调作用的过程,适应力就是人们应对、对付环境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调和)的一种心力”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应对文化环境变化并与之保持协调(能动)的一种心力,即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环境变化所持有的接受力、应变力和调整力,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外联动、内外转化的基础。能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力,是判断文化整合先进与否的基础性标准。
(一)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力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接纳和吸收外界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程度。文化多樣是文化得以整合的前提,“每一种文化由于其生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与历史条件不同,必然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内容以及文化形式”①,多样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挖掘、整理、吸收和利用文化资源奠定了基础。但是面对形态多样、良莠不齐、主体多元的社会文化,倘若经过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外的接受力显著提高,即文化整合是有效的。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力的提高,一是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总与周边物质精神环境抑或国家政策形势导向紧密相连,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如果文化整合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广泛地抓获社会讯息,时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动态,接纳多元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就得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站稳脚跟,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解答时代问题;如果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反而趋于保守和封闭,既不能及时接收外界动态,也不能即刻反思文化讯息,就会失去立时代潮头的资格,其时代性特征难以彰显。
二是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外界信息的整合。作为一个信息交汇的场域,思想政治教育集时事政治、党史国史、思想理论、文化动态等各方面的信息于一身,承担着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整合工作,如果文化整合能让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库更加规范和完善,编码、存储和调动信息愈发便捷和流畅,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接受和消化能力就会显著提高;如果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仍然是无序排列、零散分布、碎片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丢失融入新文化元素的契机,其先进性特征难以维持。
三是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外界信息的汲取。作为一个开放互动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多学科和社会环境交换能量,汲取和融入优秀的文化知识和思维模式来不断充实自身,如果文化整合能使其他文化要素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挥各文化要素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文化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就得以拓展,体系就得以深化;如果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旧固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架构,没能融入新的文化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丧失充实创新的契机和际遇,其创新性特征难以维持。
(二)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变力的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应变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思考和处理各种境况的能力,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程度。文化冲突是文化需要整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导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调适文化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重点所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多元文化环境,倘若经过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调适性、灵活性和普适性,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变能力明显增强,即文化整合是有用的。
判断文化整合能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应变能力,一是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社会形势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社会分工细化、社会阶层涌现、社会需求增多,剖析社会现象、掌握社会心态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倘若经文化整合后能正确应对社会时局,就社会转型时期的尖锐矛盾制定防范化解举措,则能弥补社会分化态势,缓和社会关系,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外不同文化之间的张力;若能正确掌握社会心态变化,就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心理疏解沟通,就能减少社会摩擦,促进社会和谐,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理的文化角色;若经文化整合后思想政治教育仍不能从多视角研判和明晰时局及社会动态,剖析社会文化现象回答社会问题,其应变的灵敏度就会降低。
二是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文化冲突。在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对立愈加明显,尤其是当前资本主义文化对大众文化观的影响日益深入,使得人们难以辩证对待多元文化。因而,化解文化冲突、营造和谐氛围、规避文化风险也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倘若经文化整合后能营造宽松愉悦的文化氛围,使人们更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辩证看待多元文化样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阵地,就能化文化唯一为文化多元,同化异质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共同体;若经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不能抵制盲目崇奉西化的思潮,也不能纠正文化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等思潮的错误认知,其应变的化解能力就会降低。
三是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内部冲突。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要素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进行逻辑上的协调以期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力的提升,新融入文化要素就会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框架结构产生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既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带来契机,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更新与重建,也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带来阻碍,即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固守与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倘若经文化整合后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化解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各种紧急、突发和日常问题的能力,能够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进行文化的重塑和运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就能被激活;若文化整合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升级产生推力,其应变的创造能力就会降低。
(三)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力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力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部而言,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以及网络空间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调整自身内部要素以及整合其他要素的能力,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统一性的问题。以自身内部结构为参照对其他客位文化的文化特质进行建构,①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要领。当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构是要把社会优质文化资源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中,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文化一盘棋的思维方式,既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的优势和特色,又保持文化育人化人的特点,不是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地位,也不是改变文化的社会角色。文化整合就是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形成一个和谐包容的秩序。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力的完善,一方面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思想、政治、道德、法治、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结相互运作,如果文化整合把文化要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抑或借助文化要素搭建起了原有要素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发展,那么文化整合就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诸要素的协调互动,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内部机制提供了思考点和创新点;如果文化整合不能与原有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互动,反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的混乱或失衡,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就会加剧内部结构的分化。
另一方面要看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外部诸要素的协调。伴随教育环境的虚拟化以及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统教育环境与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关系之间的诸多矛盾,如果文化整合把有利的网络文化、非主流文化等要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灰色地带”和“黑色地带”的引领,占领了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文化阵地,活跃了社会文化氛围,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就将多样文化转化为文化优势,促进诸要素优化达到了“1+1>2”的教育效果;如果不能整合好内外环境、主导与非主导、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受到其他文化要素的牵制,影响内外联动。
二 关键性标准: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竞争力的增强
竞争力是一种随竞争变化着的并通过竞争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既是对现在实力的展现,也是对未来实力的预示。思想政治教育竞争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其他文化组织所显示或潜藏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来的文化力、表达力和传播力,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共识、增强话语影响力、传达正能量的重要基础。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关键性的标准就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竞争力的提高。
(一)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塑造
文化力就是文化的力量,精神层面表现为对社会精神文明、道德水平等方面的推动作用,物质層面表现在对文化产品、文化工业经济效益的带动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即作为文化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创造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文化整合进一步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力量,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培根铸魂夯实了基础。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塑造,一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的汇集。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对内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文化的认可,对外表现为社会群体向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文化的靠拢,内外共同形成一种聚集聚焦的文化力量,其核心是内外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要是文化整合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核心文化共识得以强化,育人目标得以更加坚定,思政队伍愈加强大,文化资源愈加集聚,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圈的辐射面就更加广泛,核心意识就更加强烈,文化资源交流就更加通畅,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得以延续;要是多元文化要素的融入反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和社会群体对核心价值文化的疏离和抵触,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张力就会过于突显,不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念势必会挫伤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合力难以形成。
二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群体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层面的感化,最终使其思想和行动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潜移默化地影响是文化的特有性质,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形式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度,在“以理服人”中辅之“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要是文化整合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化力和渗透力更强,教育时效更长,对社会群众思想和行为转变的影响更深刻,那么文化整合的作用得以彰显;要是文化整合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建立起显隐性的联动机制,没有创设起文化育人的氛围,文化整合的效果就不佳。
三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力的激发。有无创造力是衡量组织文化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准,创造力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和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是文化整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维方式、教学方法、育人资源、研究视野等方面的革新,“为新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①,增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文化之间的互信互谅,则文化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创新条件和创新基础;要是文化要素的整合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把落后腐朽的文化融入其中,则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变革,贻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时机。
(二)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表达力的彰显
表达力就是表达思想理论宣传形势政策的能力,包括表述者传达和受众者理解两方面,表达需要话语为传输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表达力即思想政治教育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灌输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达时事政治等方面的能力,同样地,表达得清不清楚、通不通俗、深不深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文化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化沉淀和实践积累,其话语体系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话语习惯;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实践创造的优秀文化,其话语内容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话语底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改革时期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其话语表述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大众的话语风格,这些方面的文化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增加了文化底蕴、历史气息和时代特色,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无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跌宕起伏的多元文化思潮,话语传达的力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表达力的彰显,一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吸引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里映射的文化底蕴有着吸引社会群体注意力和兴趣的能力,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内涵,增强了话语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倘若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加艺术化,更富有民族文化色彩意蕴,更能反映人们的文化生活动态,更契合现代社会群体的话语表达方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就能够更加亲切和深入;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不高,共情能力不强说服力也不强。
二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的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影响力对内表现为社会群众对理论话语、政策话语、政治话语的接受和理解,即对社会主导价值文化的认同,内化于心与主导价值文化相趋同,外化于行与社会道德法治要求相一致;对外表现为世界人民对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认可,承认中国对世界所做的贡献,理解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而上升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倘若文化整合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内容更加充实,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就能够获得内外的一致认可,中国故事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熟知,就能牢牢掌握住话语的主动权;反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文化的传达空间和辐射影响就会受限,不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
三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控制力的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控制力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动生成的,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自上而下的言语掌控、思想把握和行为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者自下而上的言语接受、思想认同和行动支持。话语控制力是取得意识形态斗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普世价值”文化的蛊惑和煽动就是西方话语对社会大众思想和行为的控制。倘若文化整合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能直击社会落后文化现象,解析文化思潮背后的反动图谋,揭露西方文化霸权行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就更具竞争力;反之一系列文化整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被削弱的情形,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凝聚共识,进而导致话语表达受阻,竞争力减弱。
(三)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加强
传播力就是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包括传播能力和传播效力两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即思想政治教育对外传播的辐射范围及其影响效果,传不传得开、传得怎么样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竞争力的直接表现。文化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传播内容,统筹传播方式和更新传播手段奠定了重要基础。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的加强,一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传播的渠道。传不传得开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强弱首先要面临的问题,面对当前政府主导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作品传不开、散不去的现实情况,如果文化整合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搭建起文化交流传播的中枢,“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可视化传播相通相融,那么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就能够传得开、散得去,中国故事就能讲得更好、中国声音就能传播得更好;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渠道就会受限。
二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文化创作力。用什么传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力,面对当前文化艺术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如果文化整合能打造精深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创作及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净化市场文化氛围,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载体就能经久不衰,传承力度大;反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就会出现曲高和寡、唱独角戏的局面。
三是要分析文化整合是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深度。传得怎么样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力的直接体现,传播深度影响着社会大众思想文化认知和实践行为改变的程度。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广度延展,但传播深度不深入不透彻的状况,如果文化整合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打通社会大众的原有文化认知壁垒,分群体分内容进行针对性传播,则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就能显现,社会大众对传播的内容就会记忆更深、受到的影响就会更大,进而有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文化氛围;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就会浮在表面,深入不进去,教育长效机制式微,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竞争力。
三 价值性标准: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彰显
引领是指带领其他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引领不是单一的推动或向导,而是既牵引又控制方向、既制动又发出制动信号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能够联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奋进的牵引力量,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实践引领和价值引领。文化整合的价值性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
(一)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
思想引领就是思想理念层面的引领,使其逐步向着社会主导的思想文化靠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就是在思想理念层面引领人们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思想自觉。思想引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引领得怎么样关乎理想信仰建设得怎么样。文化整合就是依据时代发展要求,“在遵循社会历史规律以及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改造、吸收和利用”①,对社会思想文化建设起着拓展和创新的作用,宏观上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方位思想引领格局的视野,中观上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微观上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满足人们思想文化需求的能力。
判断文化整合能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能力,一是要思考文化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社会的思想引领格局是否有积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主要目的就是调动一切文化积极要素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谋全局促发展的能力。如果文化整合通过整理、吸收、利用当前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格局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全社会的资源支撑,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能鼓励人们自觉学习新思想新理论,肃清社会风气,建设健康社会文化心态,则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系统功能就能够呈现;如果文化整合是随机的、片面的、零散的乃至是落后的,那么文化资源的时效性、文化信息的全面性、文化心态的塑造就会受到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全社会全过程的思想引领就会难以实施。
二是要思考文化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引领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积极影响。文化整合通过挖掘、改造、重组当前的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源支持,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资源群”。如果文化整合总结的文化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纳,文化资源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的一体化发展、阶段性进阶,文化素材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序开展提供多样载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价值就能长期发挥作用;如果文化整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思想文化时的信息混乱、断裂、甚至是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引领就会难以实现。
三是要思考文化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思想引领的文化需求是否有积极影响。文化整合通过创新创造现有文化形态满足人们的思想文化需求,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社會思想文化动态提供有效途径。如果文化整合引起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现象关注,激起了人们探究思想文化历程的兴趣,激发了人们对现有思想文化需求不能满足的矛盾,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动力就能长久维持下去;如果文化整合没有为人们的思想文化动态带来任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就会找不到引领方向,文化再整合的内容就会找不到甄选依据。
(二)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引领
实践引领就是行为活动层面的引领,促使实践活动顺利展开、实践行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以达到预期实践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引领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引领,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更切合、过程更完整、导向更明确。文化整合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发掘各类文化中的积极价值因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水平。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引领,一是要考虑文化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是否有积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影响着教育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文化整合通过对既往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和方法归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实践遵循,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由单一到多元、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倘若文化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性操作模式或经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呈现方式更加新颖、独特,展开方式更加自然、顺畅,那么文化整合就从技术操作层面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引领能力;倘若整合的文化经验和方法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方法原则或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则文化整合就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
二是要考虑文化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否有积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由诸多实践环节组成,环节的衔接设计影响着实践互动的节奏和效果,文化整合通过选取有价值的文化活动、文化素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完整性。倘若文化整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新思路,融入了新内容,衔接了实践环节,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就更加生活化和大众化;倘若整合的文化素材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环节开展没有推动或辅助作用,实践育人因缺少文化参与就会显得空洞无感召力。
三是要考慮文化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是否有积极影响。实践导向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再实践和人们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的导向,文化整合作为外部力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理念和实践安排。倘若文化整合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反思,并出现变革的想法或意愿,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惯性思维或依赖路径就能得到突破;倘若文化整合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向善向上发生改变,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效果显著;倘若文化要素的整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而言仅是形式和表面化的,没能触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制,没有激发问题意识和改革意愿,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只是形式整合。
(三)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就是指价值追求层面的引领,包括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两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的引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价值引领是文化整合最高层次的整合目的,最终实现以文化人育人。
判断文化整合是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一方面要判断文化整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升级是否有积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升级是指经文化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文化史料更加充实,社会主义文化色彩更浓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引领的表现,要是文化整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用多文化案例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多文化视角分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用多文化史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则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价值取向就能得到确证,发挥了社会价值引领的功用;反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的社会价值导向就没有被凸显。
另一方面要判断文化整合对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是否有积极影响。“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导向。”①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不论文化整合进行到什么程度、整合到什么时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的。要是文化整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往,满足文化市场的供需平衡,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取向便得到进一步彰显;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引领功能就没有被凸显。
①赵志业.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互动模式探究[ J].理论与改革, 2 0 1 6( 0 3) : 1 4 2.
②燕国材.论适应力[ J].上海教育科研, 2 0 0 6( 0 1) : 4 6.
①戴圣鹏,徐福刚.论文化整合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J].江汉论坛, 2 0 1 9( 0 3) : 7 9.
①参见:徐拥军.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中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整合[ J].求索, 2 0 2 1( 0 3) : 1 2 8.
①戴圣鹏,徐福刚.论文化整合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J].江汉论坛, 2 0 1 9( 0 3) : 8 1.
①徐拥军.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中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整合[ J].求索, 2 0 2 1( 0 3) : 1 3 4.
①戴圣鹏,徐福刚.论文化整合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J].江汉论坛, 2 0 1 9( 0 3) : 7 8.
①范俊玉.论先进文化的价值判断标准[ J].前沿, 2 0 0 4( 0 3) : 1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