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市场“东风”起 朴道征信如何“迎风而上”

2021-01-13 05:08葛辛晶
金卡生活 2021年1期
关键词:东风机构金融

葛辛晶

个人征信市场“东风”起  朴道征信如何“迎风而上”

沉寂已久的个人征信市场再次泛起了涟漪。2020年1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已受理朴道征信有限公司(筹)(以下简称“朴道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并公示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前有作为个人征信业务长子的百行征信横空出世,时隔近3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发放第二张个人征信牌照,这也代表着第二家个人征信持牌企业即将应运而生。

从0到1,再从1到2,国内个人征信市场透过不断摸索渐渐走向了成熟,扩大了规模,加速了竞争,试图以一种新姿态来诠释社会信用体系迈入健全化的正轨之中。

全面透视朴道征信框架机制

股权结构:国有机构领头,融汇多股市场力量。个人征信持牌企业讲究的是合规性与独立性,它不能依托单一企业及背后的生态,也不能产生环环相扣的利益输送与利益冲突,它是多股力量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却又建立起制衡机制,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曾表示,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强调注重把握三方面的原则,包括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原则、征信活动中的公正性原则、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原则。在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原则方面,征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和业务开展上应确保独立,防止利益冲突。开展业务要客观中立,不能受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等其他主体的支配。征信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不能與征信机构股东或出资人的其他业务相捆绑,不能成为股东或出资人谋取他利的手段。

由此可见,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持牌机构背后的股权结构关系显然无法通过单一股东来承载。在朴道征信的股东构成中,共集结了5家市场机构(图1)。不同于百行征信,朴道征信的股权分布并不平均,共有4档,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金控”)持股比例最多,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最少。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实际控制人为小米金融CTO刘黎(持股比例为99%),故视该公司仍为小米金融的一部分(下同),而由此推算小米的实际持股比例应在22.5%。

细探究竟可知,北京金控是国资企业,其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旗下全资子公司,而后者又隶属于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9年上半年起,北京金控就已开始谋求个人征信牌照。在国有机构的带领下,场景方、数据方、技术提供方、企业管理方融汇其中,集合构成了朴道征信。

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作为此次参股方的京东数科和小米,都是拥有海量用户和数据的场景公司,而旷视科技是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之一,这几家能参与到个人征信市场之中,对于自身数据价值的挖掘和业务协同都有益,也有利于推动个人征信市场的发展。

董监事分布:1比1配比,相互制衡。在朴道征信的公示信息中,赵以邗拟任朴道征信董事长,王磊、程建波、曹子玮、赵立威拟任董事;许凌、徐河军、刘黎、周泽宇拟任监事。

据《财新》报道,赵以邗此前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虽然截至发稿征信中心官网尚未更新,但其已经于一个多月前到位筹备朴道征信。

朴道征信的其他几位董事和监事均来自于股东企业,且基本按照每家股东机构派驻1名董事、1名监事的比例来分配。比如,王磊、徐河军来自北京金控,程建波、许凌来自京东数科,曹子玮、刘黎来自小米金融,赵立威、周泽宇来自旷视科技。

对比百行征信:多股力量下重重伏笔。朴道征信的股权结构更像是吸取百行征信的经验,进行改善后的结果。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其作为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6%,其他8家市场机构分别持股8%。庞大的股东规模背后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市场机构的业务分布较为集中、趋同,要么是依托互联网集团的征信企业,如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要么是老牌征信企业,如中腾信征信、鹏元征信等,股东与股东间的业务交集较大,谁也不想多“让”几分,这为日后百行征信的展业困局埋下了伏笔。

从1到2

从探索到求得新方向

自2015年开始,乘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依托平台优势,以大数据为抓手发展起来的个人征信业务走上风口,前有芝麻信用分率先出击,后有微信支付分、美团信任分等不甘落后。各大平台在搭建自有信用体系的同时,亦试图伸手市场化的个人征信业务,谋求持牌资格。然而,在当时“数据孤岛”现象日趋严重,单一机构不仅无法保证个人征信业务的独立性、合规性、准确性,也更有意将各自平台内的数据“画地为牢”,加剧“数据孤岛”之势。在大局面前,这些个人征信牌照申请机构的如意算盘纷纷落了空,并最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汇集成了包含多股征信之力的百行征信。

百行征信直面瓶颈。百行征信作为首家个人征信的持牌机构,成立近三年来,不断拓展个人征信业务。百行征信持续推出“个人+企业”征信产品,在数据库建设、产品开发、业务运营、市场拓展、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截至2020年10月底,拓展金融机构超1800家,签约信贷数据共享机构近1000家,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个人信息主体超1.5亿人,所有征信产品累计使用量突破3亿笔。

2020年7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百行征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积极开展征信战略、业务、技术合作研究,切实发挥“政府+市场”作用,共同推动我国征信市场繁荣发展。同时,双方将严格贯彻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然而,百行征信一路走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最大的“绊脚石”便是数据共享的问题。2019年9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阿里巴巴、腾讯等5家机构拒绝向百行征信提供个人征信数据。此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不过,百行征信立即发表回应称,该报道不属实,公司与各股东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则回应并未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为两个月后,芝麻信用与花呗事业部总经理文澜直言,“芝麻信用和百行征信没有合作,而芝麻信用现在没有查个人征信和上报征信的需求,那就不会和百行征信有数据的交换。”时至今日,数据共享问题依旧是百行征信展业过程中始终绕不开的话题。眼下,百行征信也面临2021年1月31日牌照到期的问题。

朴道征信如何破局?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参照一下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同样是坐拥亿级用户体量、数据信息的互联网企业,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互联网企业并未过多涉足金融和征信业务,其中不乏欧美征信市场趋于饱和的原因,但更关键的是行业准入门槛。北京大学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刘新海博士认为,由于个人征信机构属于特殊的金融服务子行业,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和行业监管,需要这些欧美互联网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和高额的成本来满足准入条件。

相比而言,国内的个人征信市场监管要宽松许多,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尤待加强,互联网公司大多依托自有平台,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建立大量数据“矿产”,以此锻造平台内的金融业务、征信业务。低门槛、低责任代价也促使“数据孤岛”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市场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头部企业占据市场高地,新进者展业难度大,大多只能怀揣着“背靠大樹”的想法,疲于施展自身拳脚,同时也不利于推动个人征信市场社会化、协同化的发展。

百行征信迈出了国内个人征信业务走入正轨的第一步,却因无法彻底解决数据共享、利益分配等问题而难以大步向前,当然也从中也可以看到问题:竞争力相当、业务同质化的企业间,想要合作,想要共享,谈何容易?毕竟这样的合作模式违背了部分企业趋利的特性。

202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2020年征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到,“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在“征信为民”的时代理念之下,朴道征信应时而生。在筹备过程中,北京金控曾陆续接触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等企业,但最终调整为京东数科、小米金融、旷视科技三大合作伙伴,他们来自不同细分市场,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直接化的正面竞争,同时能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从而产生业务上的协同发展,以谋得高统一性与强行动力来推动个人征信市场的正向化、健康化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朴道征信未来仍面临着不少机遇与挑战,一边是要以专业化的金融科技手段切入数字经济下个人零售金融需求的蓝海市场与创新场景,一边则是要坚持第三方征信机构的独立性,保障数据来源合规性、准确性,落实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守住严监管的展业要求。

有1有2,3还远吗?

眼下,中国已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40亿。数亿级的消费需求驱动庞大的数字金融零售市场不断扩容,而个人征信服务便是其中的连接器,其一头连接着广大网民,另一头连接着大大小小的泛消费金融企业,通过兼具独立性、合规性、专业性的征信服务,促进数字消费金融服务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模式运行,催生出线上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动能。当然,对比国外相对成熟、完善的征信服务市场可发现,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正快步向前。

如果说第一家个人征信持牌机构是试点,是摸索,那么第二家就意味着成熟、开放。朴道征信的成立让世人看到了个人征信牌照发放的“开闸”信号,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不少业内人士都对此持有肯定的期许。

2020年11月25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了“积极稳妥推进个人征信机构准入,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从官方定调之下来看,国内个人征信市场的发展正在提速,摆在市场机构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重要契机,特别是头部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将金融科技手段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服务相整合,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征信服务体系框架。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在积极稳妥推进个人征信机构准入、加大征信业开放力度的大背景下,朴道征信的股权结构或能对后续个人征信机构的成立形成示范效应。

起风了,个人征信市场的新春天还会远吗?当前,从个人信息保护角度出发的严监管条例、措施正在稳步推进,个人征信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不管是在摸索中顺利“上船”的市场参与机构,还是正在静观其变等待机遇的新参机构,如何在挑战中求得机遇仍待考量。

责任编辑:钟立群

猜你喜欢
东风机构金融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