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媚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日益增强。如今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学校重视德育,落实到班主任身上的就是进行好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德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小学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阶段,思想尚未固化的少年时期,是德育的关键时期。而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本文基于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供同行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
我国德育自孔子便开始启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这些话是出自他的教育精髓。由此可见,德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人才强国的大业,德育不可或缺。然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实施主体,对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教育、性格养成、行为习惯甚至有仅次于父母的引导性作用,其进行德育管理的观点理念、行为方法举足轻重。出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对其管理策略进行了阐述。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第一,形式主义泛滥。在大部分地区,学生成绩的好坏是评判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的标准,认为教学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这就意味着学校竞争注重的将依旧是知识教育,而非道德教育。很多地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进行只流于表面,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触及德育工作的内在,教学内容与实际体验严重脱离。正如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依旧被语文、数学等课占据,德育课程形同虚设,学校教育依旧墨守成规。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大部分学校开展德育仅仅局限于开展德育课程,传授理论知识,重课堂理论教育,轻课外社会实践。但仅仅通过单一地给学生灌输德育理论知识的方法,容易给学生留下刻板的印象,致使学生把德育当成“空洞的说教”,从而打击学生对德育课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第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能够评估德育目標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是否产生效果,是评价教学工作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它能够促进教学形式的反思、教育方法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当前很多小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不科学,甚至缺乏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产生问题,就会导致德育工作停滞不前。
二、小学班主任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方法
第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身教大于言传。班主任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也必须保证自己率先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形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大,因而他们的学习大多通过模仿周围的人来完成。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楷模。以升国旗为例(升国旗是几乎所有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只有班主任做到面向国旗肃立致敬,神态庄严行注目礼,学生才会模仿学习,再加以言传,让学生明白有了大国才能有小家,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激,学生方能将爱党爱国铭记于心。
第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变师生为朋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德育的前提条件。首先,老师的个人魅力很重要。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形象,充满激情,面带笑容的教导学生,提高教学语言的幽默性,注重情绪管理,一方面能给学生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而影响学生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保持整洁的外在形象。其次,要做到奖罚分明,对班级中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各有其特殊性,其思想表现、学习生活也必然会有差距。班主任不能偏爱优生,歧视差生,而要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最后,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班主任要对正能量的品德行为进行赞美,并鼓励其保持及发扬。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了肯定,就会更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达到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效果。
第三,促进德育形式多元化,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德育活动不能重视校内而忽视校外。其应该以学校活动为主要形式,辅之以必要的社会性活动。在学校内部,开展班会活动、道德讲堂甚至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或改编课文进行演绎等,都是德育形式的多元化体现。比如,在临近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讲解国家公祭日的由来,让学生铭记历史、感恩烈士,珍惜当下和平幸福的生活。又如,在融入社会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性公益活动,如在养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组织清扫公园、马路传递善意等,使学生参与到改善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秩序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以后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再如,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领略文化遗产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缅怀先烈,鼓励学生今后在爱党爱国中报党报国,在服务人民中建功立业。
第四,加强家校联系,凝聚家校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但教育又延续于学校,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协调衔接。家长要充分理解配合班主任,班主任要积极联系反馈家长。以优化学生教育为初心,做到换位思考,构建沟通交流新渠道。建立网络联系,向家长详细说明学校的实践活动等,如实对相关同学进行表扬夸奖,及时对学生近期思想动态进行沟通反映;按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亲身体会学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环境气氛,感受班主任的良苦用心;班主任需定期进行家访,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进行因材施教,达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五,关注学生动态,注重班级管理的方法。德育低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管理方法不科学的影响。基于此,提升班级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就是防止德育低效的有效方法。比如,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发现某些同学的道德感和上进心很强,就可以尝试发挥这部分学生的“龙头”作用和“桥梁”作用,所谓“龙头”,就是领头人,优秀的同学体现自身的道德素质,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龙头”带动“龙尾”,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所谓“桥梁”,就是让这部分优秀学生发现和反映班级内部、班级成员存在的问题,他们能进行更全面更充分的了解,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班主任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总之,进行有效的德育管理,是班主任应该注重的关键内容。让“要想成才,先学做人”的理念在学生心底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德育管理如今依旧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班主任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角色,更要以身作则、革新方法、创新理念、完善形式,开展家校合作,注重班级管理,才能不断推动德育管理再上新水平,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曾奕京.浅谈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19,08(12):112-113.
[2]翟立群.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