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融合:南海疆域研究的一种趋向

2021-01-13 20:03刘永连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疆主权南海

刘永连

近数十年来,伴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以及我国对海疆领土的愈趋重视,学术界在南海疆域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仅就中国知网检索看,各类期刊所发表的南海知识和问题研究类文章总计至少有3万篇,逐年增多的趋势也非常明显。大概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每年发表文章突破百篇。20世纪90年代,年度发文由数百篇增至千篇以上。21世纪初的10年里,进一步形成年度发文数千篇的规模。2011年之后形成高潮,此后至2020年,这几年里年度发文都在三四千篇以上,其中2016年达到5 000多篇。这种形势可谓喜人。

然而细心考察,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各领域学术研究处于不平衡状态。从大的学术分野看,自然科学研究远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丰富,理、工、农、医等学科类的文章占近三分之二。在人文社科领域,法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类遥遥领先,超过总数三分之二。与南海疆域研究相关的其他学科,如历史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及军事、艺术、哲学等则大为逊色。再具体到专题视角,至今关于领海问题研究达2 696篇,南海争端研究547篇,其他研究则成果了了。宏观考察南海诸岛1 635篇,南沙群岛研究1 045篇,西沙群岛研究775篇,中沙、东沙二群岛研究则少而又少(以上统计截至2021年8月4日)。二是各领域研究缺乏相互交流与合作。南海疆域研究涉及面广,而社会关注层面和深度不足,至今学科发育不够成熟。最为重要的表现在于不成体系,而其原因就是各学科、各领域之间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意识不强,实践更少。且不说文理之间的研究基本是条块分割式,鸿沟很深,即便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缺乏相辅相成的研究成果。以围绕海疆主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研究为例,自晚清时期南海岛屿主权问题浮出以来,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就高度重视起来,行政管理、巡视调查、资源开发、基础建设逐步落实并形成制度,加上与外冲突、交涉等方面,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料。然而至今这方面的史学研究仍属薄弱环节,甚至在海疆史领域还没有形成话语体系。当前堪称热门的海洋法、国际政治等领域的研究也往往限于时务,缺乏对历史文献、历史问题的了解和把握。

以上问题的产生,反映了南海研究现状与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要求并不相称。因为一个海洋强国的建设包含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指标,必须使多个领域特别是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方面的体量在国家相应领域总量中都占到足够的比重。而这些指标的实现无疑要以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为智力支持。正如理、工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能够促动我国对南海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学、哲学、军事、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是我国改进南海疆域管理制度和治理体系、丰富海洋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总之,没有关于南海疆域各领域研究的全面进步和综合提高,就很难保障海洋强国的真正实现。具体到围绕海疆主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研究,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不足也多角度限制了我国对南海海疆主权的维护。与当代海洋法、国际政治和海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相比,属于长线研究的南海历史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而缺乏历史知识基础的海疆主权争辩和国际政治斗争往往因我国历史性主权不明就里,抓不住问题要害,导致策略失误;同样,正因为对历史上我国南海经略活动、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等了解不够,认识不透,几十年来我国南海海疆管理走了不少弯路,开发事业至今思路不畅。由此看来,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是提高南海海疆研究水平的必要条件,也势必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南海研究”栏目的开设并被定位为重点栏目,可谓适应形势之壮举。“南海研究”自2015年6月(第3期)创栏;2016年第4期开始作为首要栏目;2017年第6期开始在人文社科刊期中不间断刊出;2019年第1期开始实行栏目主持人制。截至2021年第3期,“南海研究”栏目已推出学术论文80篇(含主持人导语)。这些论文逐渐在全国产生良好影响,仅2021年第1期所发论文,就有多篇被相关领域关注,其中刘玉山[1]《民国时期关于南海诸岛问题的社会舆论》一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张莉媛、刘永连[2]《晚清民国时期广东地方政府对南海诸岛的调查》一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这在浩如烟海的南海研究论文中实属不易。

我们高兴地看到,该栏目一路走来,在不断加强,茁壮成长,业已成为我国南部乃至全国南海研究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优质学术平台。

本期专栏收录了包括历史研究和法学研究的五篇南海研究论文。

《晚清西沙航海指挥者的作用与西沙地图绘制的考察》以1909年两广总督委派广东水师勘察西沙群岛的活动为考察对象,重点探讨航海指挥者的实际作用和西沙地图绘制两个问题。作者指出航海指挥者在勘察工作上具有一定局限,而具勘察技术的人员的记录却很少,使这次活动留下不少空白。关于西沙地图绘制,作者注意到军事海防背景,认为它参考了当时诸多宣传资料,借鉴了西方海图及绘制技术。最后上升到对我国走向海洋历程的理性认识,揭示了我国海洋意识发育之滞后和海洋建设活动之艰难。

《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南海问题的科学研究及科普活动》以近代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这两个对我国南海主权维护深切相关的层面为考察对象。作者系统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前从事南海科研和科普教育活动的各种人员及其重要文章,归纳出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主权问题、土壤矿产等四个重要科研领域,区分出综合性介绍、地理疆域、南海地质与资源、主权教育、开发建设等五类科普内容。由此认为,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对启发民智、维护南海主权有着独特的作用。

《20世纪初期日本人在西沙的非法探险及盗采活动》关注到对南海问题影响至深的日本人在西沙群岛活动这一历史因素,专门探讨了日本人染指西沙群岛的早期活动。作者指出20世纪初期日本“水产南进”政策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的历史背景,不止关注日本民间投机商人和狂热探险家们的盗采活动,还揭露日本政府承认中国对西沙主权却默许甚至操纵日商实施渗透的行径。其实晚清民国时期引发南海主权纠纷和促动我国加强海疆管理的主要因素就是日本,搞清日本人在南海活动的历史无疑是梳理我国南海维权史的重要工作。

《基于舆情史料分析的南海海洋划界问题》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历史性主权”相关条文出发,专门论证了舆情史料在南海海洋划界中维护我国主权的价值和作用。作者指出,我国南海主权证据链集中体现于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条约公告、南海文明、更路簿、口述历史、航海技术、官员巡视、地图等为代表的关键证据点。同时建议,未来应由点及面构建海洋历史性权利史证体系,以积极应对新一轮海洋主权纷争。

《论海洋划界前“作出临时安排”义务——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83条第3款为基础》针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当事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前的“作出临时安排”义务展开分析,认为当事国有以促进海洋资源公平有效利用为目的,本着谅解和合作的精神善意协商的义务。作者建议,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履行这一义务应先确定争议区域,明确当事国意愿,再分区块进行善意协商,最后由易到难开展多领域实际性的临时安排。

毋庸讳言,这五篇文章还很难充分体现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算不上多个学科或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不过不难发现,跨学科的研究初显苗头。在这里,针对1909年勘察西沙活动重要问题的分析,彰显出作者历史学、政治学乃至地图学等领域的深厚功底,其见地和价值绝不限于史学领域;归纳新中国成立前各学科领域有关南海科研和科普活动,也无疑充满着现实关怀,可为当前各学科研究和科普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再看关于影响海洋划界的舆情数据研究,可知作者已意识到历史文献的重要价值,并有意把研究触角伸至史学领域。

把不同学科的论文组织在一起,本就能给作者和读者一个认识多个领域和在多领域碰撞的机会。我们可以将此作为一种契机,不妨由此提倡多学科合作及学科间交叉性质的研究,大力促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那么学者之间的合作及合作而成的学术成果自然有望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海疆主权南海
南海明珠
“鹰击”骄子,守我海疆
北海北、南海南
领土主权争端中证据链的价值与应用
问鼎海疆2:强势出列
问鼎海疆1:初露锋芒
万里海疆绿意浓
《块数据3.0 :秩序互联网与主权区块链》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南海的虎斑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