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泉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哈尔滨 150080)
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需要以计算机专业技术作为基础,同时涵盖艺术等其他领域,通过相关专业的融合能够实现技术的进步,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有关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提供保证。
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为行业的进步提供重要支持。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以运用计算机专业和数字技术为基础,涵盖现代艺术与信息传播技术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学科。虽然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领域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字媒体专业的互动性方面应该提高认识,保证人才的培养效果。
当前很多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教材体系不够健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材内容未体现互动性要求,造成教材的实用性无法满足要求,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教材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应按照互动性要求,创新教学理念,重视对相关教学成果的转化,及时更新学习理念,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立,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科学配置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这对提高学生的互动性至关重要。在专业建设上应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处理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作为主体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发挥主体学习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造成学习僵化现象。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教材理论性强,容易引发学生的畏惧感,对学生参与互动极为不利。
部分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很多优秀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影响教学效果和师生参与热情。开展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应满足相关教学设计,保证专业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部分院校对互动性学习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旷课现象比较普遍,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发展。
在数字媒体专业教学中,互动性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提高互动性的使用价值,能够在数字媒体专业中体现趣味性,融入更多艺术元素,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提高教学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思路。
相关部门应认真修订各项教材内容,及时删除陈旧内容,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着重强调热点问题,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各项学习要求,完成各项学习目标。同时,高校应积极鼓励加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利用优质资源编写校本教材,使之更加符合教学需要。按照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促进教学方式转型升级。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融入更多数字媒体专业知识,把行业标准和实际要求写入教材中,全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合理的教学体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效推动教学成果转化。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强化教学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强化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应把课件内容及时上传到班级群中,使学生第一时间进行预习,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群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针对共性问题可以统一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顶岗实习,企业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创立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直接体验真实的工作岗位,增强实践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开展优质课程教学大赛、说课比赛、教学技能竞赛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合理修订教材内容,提高教学互动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师队伍结构的稳定性,是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高校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互动性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数字媒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