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琴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大庆163313)
我们国家历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县域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4月4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在全省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后,省委统战部制定了《全省统一战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主动将统战工作融入中心、摆进大局,旨在通过其独特的人才、智力、资源等优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般意义上来讲,“统一战线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分属于不同的学科类别,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统一战线服务区域经济的属性不断凸显,两者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工作全局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更多的依赖于投资拉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较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利用统一战线的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加速。
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关键和支撑是科技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统一战线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新时代统一战线汇集了大量的、拥有各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资源,他们能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才智。而且,统一战线的“人才库”广泛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比如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在各自领域围绕经济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来看,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势必会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和利益群体会出现多样化特征。在县域的框架内谋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任务繁重、挑战艰巨,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需要处理好平衡好各种关系。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可以画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地凝聚政治思想共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力量支持。
统一战线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不断促进自身功能结构的优化。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奠定了更加广泛的基础,能够促进统一战线质量的提升。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化解这些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新时代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功能的发挥,也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县域面积和县域人口在全省均占有较大比例。全省共有包括21个县级市、45个县和1个自治县在内的67个县(市)。近年来,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稳中向好,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对标国家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1.整体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均衡
黑龙江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市的县域经济相比,整体竞争力较弱。以2019年为例,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GDP为5898.5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约为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67个县(市)的GDP还不及江苏省昆山市和江阴市两个县(市)的多。从近三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公布的结果来看,黑龙江省无缘百强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百强县相距甚远。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内各个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存在较大差距。2019年,GDP上百亿元的县(市)仅有25个,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强县与弱县之间发展差距悬殊,2019年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五常市GDP为281亿元,而位于伊春的汤旺县GDP仅有14亿元。
2.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特色产业缺乏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大省,发展受资源约束较大,同时,作为全国的“大粮仓”,农业始终是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整体上来讲,黑龙江县域经济结构呈现出不协调和同质化的特点,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定,主要以粗放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有所提升,但增速缓慢。据统计,全国百强县的发展动力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基本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2019年,我省县域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为43.6:13:43.4,第二产业占比仅为1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龙江省的县域在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具备特色化发展的先天条件,但大部分县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模式同质化明显,基本上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粗放型经济为主,缺少特色产业和特色名品牌。所以,从我省县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要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进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3.高质量发展要素供给缺乏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明显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成果转化平台功能不全面,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率较低。黑龙江省拥有的各类科研机构数量较少,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的经费不高,且地区分布不均,仅哈尔滨就占一半以上。自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平均每年流失人口在10万人左右,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80%以上,20-29岁人口占30%左右,人才流失严重,而这部分人正是创新创业的主体。从区域分布的视角来看,我省的科创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实力强的地区,大多分布在传统行业当中,人才与产业、部门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人才资源服务经济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县域经济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省级财政支付转移和项目投资,县域融资主体较为单一,且发展缓慢,大大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4.高质量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在简政放权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权力仍没有完全放开,有些审批流程仍相对复杂,在简政放权运行机制方面还不十分顺畅,仍存在“减而未简”现象。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产生联动,但目前在审批数量、进驻规模、办理要件、管理标准等方面发展还不平衡;在信息共享服务、办事平台服务、窗口办理服务等方面仍不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的强力反腐、整顿作风和严肃党纪的持续深入,政商交往中吃拿卡要等“亲而不清”的不正之风得到明显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公职人员因为怕承担风险,为企业服务时总是瞻前顾后,甚至有的干脆断绝了与企业的正常交往,“舍亲保清”“清而无为”的现象有所表现,对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改革任务往往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导致政策落不到实处。
按照《实施计划》要求,全省统一战线队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将统战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建设中。但是在实践中,统一战线服务县域经济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1.复杂形势下取得思想共识难度增加
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多方面的特征,所有制形式、社会阶层和思想观念都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虽然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但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多元价值观念的碰撞也逐渐显现。伴随着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尤其是新媒体人士和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对网民影响较大。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和西方国家的观念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越发具有差异性、独立性、多变性的特点,这些特征使得统一战线工作难度加大,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任务繁重。
2.基层统一战线组织建设难度较大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规模越来越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出现,统战工作越到基层开展难度越大,基层组织建设也变得困难。在基层,还存在对统战功能认识不足的现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更多的是侧重于完成上级规定的硬性指标,形式大于内容,存在统战工作“上热、中温、下凉”的问题。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基层统战力量也不足,缺乏专业的统战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工作队伍很难保证统战工作做细、做实。在县域,统战对象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联系相对松散,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流动性强、构成复杂,这给基层统战组织建设带来很大的压力。
3.统战工作平台搭建不合理
平台和载体是统一战线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有了平台和载体,统战工作才有抓手,才能在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取得实效。目前,县级统战工作平台主要有工商联以及各类别统战对象组建的联谊会、商会、促进会等,这些协会大多比较注重“政治色彩”,推进经济工作的实效性不强。除了这些组织团体,互联网“云”平台、新媒体平台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些组织具备“互联网”特点,不会给群众造成过多压力,实际效果比较好,但是在县域,这类平台非常少,民间的自组织协会等组织也不多。
4.基层统一战线机制建设不完善
“大统战”格局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基层,统一战线机制建设尚不完善,与“大统战”格局要求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在基层,统战工作还没有完全按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要求纳入到党委班子的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当中,即便在考核之列,但指标相对“务虚”,缺乏硬性标准,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地位,影响统一战线作用发挥。
1.坚持把“凝心聚力”作为统战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的切入点
“人心和力量”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大家团结起来,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就必不可少。”[1]当前,县域经济谋求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尤其是我省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深蒂固,这就迫切需要发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把各阶层、各群体、各党派凝聚起来,共同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统战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的着力点
统一战线工作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好服务,是新时代统一战线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全局工作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统战部门应结合自身定位发挥职能优势,引领广大统战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同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
3.坚持把“大统战格局”作为统战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的关键点
“大统战”是习近平总书记统战思想的重要内容[3]。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构建“大统战格局”有利于基层统战部门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对各领域统战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从而实现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与县域经济发展中心任务的有效对接、精准契合,使统一战线的优势更加聚焦,作用更加凸显。
4.坚持把“互惠共赢”作为统战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的突破点
目前,黑龙江省各地市、县域间统战部门的工作基本还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营”的状态,缺少区域间的联合互动与交流合作。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统战部门需转变观念,打破区域束缚,以更大的视野和格局谋划事业发展蓝图,通过统一战线区域间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提高统一战线工作整体合力,更好地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
1.依托民营企业,树立服务经济的典型
推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是新时代赋予统一战线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经济的贡献率平均在60%以上。黑龙江省民营经济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统战部门应依据我省民营企业特点做好服务,团结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帮助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家国情怀,做创业创新的典范;要以“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发挥作用”为目标,抓好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建设;要做好民营企业权益维护,准确把握民营企业发展诉求,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出努力。
2.依托新生代力量,抓住服务经济的关键
“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4]作为统一战线的新生代力量,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留学人员具有比较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拥有广泛的海内外联系资源,他们在创新创业、建言献策、民间外交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具有知识层次高、流动性强、思维活跃、影响面广等特点,在维护网络安全、影响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大多数具有较强的企业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我省当前和长远发展来看,要重点关注这三类人群,通过采取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龙江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3.依托商会协会团体组织,扩大服务经济的范围
目前,工商联等团体组织日益成为党和政府联结工商界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商会协会组织兼具统战性、民间性和经济性特点,具有很强的整合功能,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最广泛、最经常的渠道。培育一批有分量的、有担当的商会协会组织能够扩大统一战线服务经济的范围,有效协调政商之间的关系。统战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商会协会党建工作、完善组织职能、规范行业行为等方式,来理顺政府与商会协会之间的关系,鼓励商会协会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4.依托网络新媒体,拓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在网络空间,人们更愿意坦诚交流、发表意见。统战工作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建言献策,建立网络反馈、交流渠道,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监督能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握舆论主导权,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同时,网络统战还应以“互联网+”思维,拓宽服务经济的渠道,扩大统战工作覆盖范围。
1.搭建教育培训平台
做好教育培训是新时代统一战线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发挥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阵地作用,组织统战成员和统战干部进行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培训要强化统战特色,深化政策理论研究,达到强化思想政治共识的作用。其次,针对县域民营企业家开展专门的教育培训,强化经济理论素养,拓宽眼界视野。再次,要探索建立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通过让党外干部在政府机构“挂职”等方式,深度参与县域经济发展、扶贫脱贫、推动创新创业等具体实践,帮助和引导党外代表人士深入了解国情、省情、县情,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最后,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2.搭建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历来是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统一战线要充分利用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助力我省县域招商引资。要引导企业经营者消除封闭意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引导联系企业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资合作,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县域投资兴业。积极为企业的招商活动牵线搭桥,鼓励支持联系企业参加各类“寻商”活动,通过企业宣传推介,积极寻找商机并引进互利合作项目,形成连锁效应和群体效应。利用各类商会协会活动,推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机遇;发挥商会作用,邀请港澳台侨商来我省考察,吸引投资向县域经济发展。
3.搭建咨政建言平台
咨政建言、出谋划策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本职能。新时代统一战线要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咨政建言平台,引导党外人士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专家学者当好“智囊团”。首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开展专题调研,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当好参谋助手。其次,鼓励工商联、商会组织和党外人士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再次,利用各类座谈会、协商会等载体,对县域经济发展涉及到的政策措施进行协商讨论,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4.搭建政企沟通平台
从南方发达地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来看,建立政商沟通平台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要盘活“线下”交往平台。在政商现有交往方式基础上通过制度跟进建立有效的交往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工商联、商(协)会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定期开展由经济、企业、工商、财税、金融、司法、环保、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政商联席会议,使企业和政府就政策走向、法规制定、企业经营等问题进行线下交流互动,达成共识。其次,做优“线上”服务平台。政府通过网络新媒体技术,整合现有的问政平台,建立专门的政商互动APP,实现政策服务、处置诉求与领导督办三位一体,利用交互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定期为企业“诊脉”,解难题、促发展。通过微博、微信等百姓使用广泛的平台工具构建起政商间的“朋友圈”,将关乎企业切身利益、关注度高的信息及时发布,与“朋友”分享,真正实现零距离沟通。
1.完善组织工作统筹机制
新时代统一战线应根据服务县域经济的任务要求调整工作重心,谋划工作思路。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协同”[5]的大统战理念引领下,基层统战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统筹机制,提高工作系统性和协调性。首先,要将“党委负责制”落到实处,明确分管领导职责,将其纳入到年度党委考核内容。其次,建立联动机制。纵向上,将省、市、县统战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三级联动体系,共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横向上,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与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指导工商联探索建立各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将“传递信息”(将商会组织信息向统战部传递)和“传达信息”(将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方针政策向商会传达)工作职能常态化、制度化。
2.建立内引外联协调机制
立足于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统一战线要发挥朋友多、联系广的优势,通过对内引导和对外联系合作,将经济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聚集,激发社会发展合力。首先,引导和帮扶县域内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服务县域经济树立样板。其次,通过加强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省内外力量,建立起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共赢的协调机制。
3.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新时代统一战线要运用网络统战的影响力和大数据优势,建立起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首先,要建立一支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团队,实时监测舆论导向,掌握舆论态势,做好突发性舆论的引导预案。其次,要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再次,加强对网络意见人士的引导与规范,充分发挥网络意见人士的作用,“唱出好声音”。
4.建立人才吸纳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统一战线要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吸纳和培养机制。近年来,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黑龙江县域经济受到很大阻碍,统战部门有责任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持。相比于政府部门,统一战线在吸纳各级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统一战线要加强推进人才吸纳培养工程,严格政治标准,拓宽选才渠道,对党外人才的吸纳培养进行总体规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