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台两地产业合作探讨

2021-01-13 12:56范越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台资台商两地

□文/范越龙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提要]总体趋势看,浙江与台湾两地的产业合作不断深入,但台商的技术外溢效应不强,融入浙江本地产业链不够,需要进一步提升浙台产业对接和融合,减少同质竞争。新常态下,浙江省要围绕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开展与台湾的产业合作,要进一步引进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搭好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与台湾一起打造全球产业链。

一、浙江与台湾两地产业合作的意义

台湾在过去10多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GDP增长率低于3%已呈常态化,深陷所谓的“闷经济”,台湾社会普遍存在挫折感,尤其是青年一代,面对多年薪资“冻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挫折感尤为强烈。以现实角度看,两岸经济交流仍是台湾经济近期内的重要依靠与支撑。大陆与香港不仅吸纳了台湾出口总值的近40%,而且也已成为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大陆市场对台湾的外向型经济能否顺利运作具有的重要性难以替代。

浙江与台湾经济联系紧密,浙江早在2003年初就提出并实施“东引台资”发展战略,台湾地区是浙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与第五大“外资”来源地。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浙江自身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经济发展成果、争取台湾同胞民心这一政策的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十九大报告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6大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将为两岸产业合作及台湾同胞参与大陆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机会。作为对台合作前沿地区,浙江省通过推动对台产业合作,吸引台商、台湾青年前来浙江创业和就业,增强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以经促政,这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对台湾而言,大陆经济总量庞大,同时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台湾与大陆不同地区的产业合作也必然呈现不同的区域特征。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约10年,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被外界视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同时,浙江与台湾经济总量、地理位置都较为接近,与台湾经贸往来密切,并且浙台两地都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资源禀赋也类似,浙江与台湾两地经济发展有许多相似性。因此,研究浙台两地的产业分工类型及态势,分析促进产业融合的不同模式和可行路径具有很大的区域经济研究意义。

二、浙台两地产业合作不断深化

(一)浙台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到中国加入WTO,浙台贸易从无到有、稳步增长,从1992年的6,046.8万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129,595万美元。入世之后,伴随大陆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两地贸易额从2001年的144,249万美元增长至2008年的1,075,974万美元,7年内增长了7.46倍。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两地贸易额有短暂回落,2009年的贸易额为906,290万美元。2010~2013年浙台贸易总额继续增长,但是从2014年开始止步不前,略有下滑,但浙江对台湾出口则继续稳步上升。台湾对浙江的贸易差额长期保持较大的顺差,但该顺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台湾对浙江的投资起步于1990年初,1991年投资金额为19.3万美元,2001年达到7.25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25倍,截至2020年底,浙江累计引进台资企业近1万家,实际利用台资共250亿美元,在所有大陆省市中排名第5。由于台湾当局对陆资设置的种种障碍以及台湾浅碟形小岛经济的特点,浙江对台湾的投资规模很小,从2009年台湾开放陆资入台至今浙江企业赴台湾投资总金额不到5亿美元。

(二)浙台两地产业链分工深化

1、合作领域日益广泛。浙台产业合作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主要合作领域,产业类别从之前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五金器械、塑料橡胶等产业转向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文旅、金融等。

2、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浙台企业的产业链合作模式从之前的生产配套,逐步升级到研发中心的设立、品牌的创建、大陆市场开拓等领域,如台晶电子,弘讯科技、敏实集团等知名台商都在浙江设立了研发中心。浙江温州市探索“民资+台智”融合新模式,精准招引台湾高科技人才和职业经理人,目前温州市约有1,000余家温商与台商合作的企业,这些企业聘用了台湾生产经营专业人才,引入台湾管理团队,优化企业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台湾高层次人才开始扎根浙江,合作层次不断提高。

3、合作平台日益完善。浙江各级地方政府始终重视并落实“东引台资”战略,为浙台产业合作创建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浙江搭建了各类涉台经贸园区,包括浙台经贸合作区、台商投资区、台湾科技产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验区等,这些产业园区作为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节点,是实现台商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对浙江省各地吸引台资和促进对台产业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浙台两地产业合作需要进一步对接、融合

台商与浙江本土企业合作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台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还不足,台商的研发活动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研发依然依赖台湾岛内母公司,与浙江本土企业的技术合作不足,与所在地相关产业前向或后向的关联效应不强。当前台企和浙江本土企业的产业技术合作以短期项目为主,缺乏长期合作机制。制造业合作深度不够,双方在产品研发、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不充分。服务业合作规模不足,有影响、有市场号召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不多,双方在服务业合作中的相互渗透较少,新兴的现代服务业领域涉足较少,服务业合作的规模和成效亟待提高。

浙江对台合作竞争压力增大。浙江作为大陆经济发达地区,伴随过去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人口的迅速集聚,给资源环境带大了巨大的压力,在土地、能源、生态环境等面临的约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大陆整体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的提高,浙江在对台经贸合作领域也面临着与兄弟省市的竞争。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并逐步升级,由于大量在浙台商从事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海外的三角贸易,美国加征的高额关税对面向美国出口的台商带来了较大冲击,出口订单骤减,利润萎缩甚至亏损。为避免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冲击,部分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台资企业或是不再追加在浙江的投资,或是将产能转移至台湾岛内和东南亚地区。部分台商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转移,必然会影响到浙江与台湾的产业合作。与此同时,岛内民进党倒行逆施,民进党在2016年5月上台执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交流渠道几乎完全中断。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民进党积极鼓动台商回流以及推动“新南向”政策,并对台商赴大陆投资发展和就业创业设置各种障碍,这也影响了部分台商来大陆投资的意愿。

浙江正在跨越从工业化向发达经济过渡的门槛,工业化末期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同于以往阶段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增速换挡——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结构调整——二产主导转向三产为主体、增长动能转换——从投资需求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三大基本特征。浙江新时代的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当前,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工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从具体行业看,绿色健康的农业,高端设备制造、高新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设计创意、文化教育、管理咨询、金融理财、健康休闲、家政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应成为浙江的主导产业。2015年台湾发布“生产力4.0发展方案”,从促进产业创新转型、掌握关键技术自主力和培育产业务实人才等方面提出规划,期望构建包括电子资讯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在内的智慧供应链生态系统。今后浙台产业合作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应从上述两地战略产业规划角度入手开展研究和制度设计。

总体而言,浙台产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能满足新时代浙江省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随着浙江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两地产业的竞争性在增强,两地产业的对接研究亟待加强。

四、“新常态”下浙台两地产业合作建议

浙江经济发展阶段已处于“新常态”,浙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过去的投资、消费、外贸驱动升级到科技创新驱动,浙台产业合作要围绕科技创新开展各项活动。

(一)进一步引进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当前浙江省正积极推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进“四大”平台建设、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打造科创高地、率先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等都为广大台商来浙创新创业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浙江各级地方政府要做好对台商的宣传推广工作,进一步引进符合浙江当前阶段及后工业化阶段发展要求的台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二)继续搭好产业合作平台。全球范围看,产业布局的区域集聚和园区化是一个基本趋势。要加强对现有各类涉台产业园区的整合提升,实现功能整合、体制整合和政策整合,建立布局高集聚、发展高质量的新型平台体系,使之成为支撑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引领示范区。

(三)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台湾的产业优势在于半导体为代表的制造业,台湾在全球产业链的制造技术环节掌握关键技术;而浙江企业在数字科技、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和文化创意等领域有很多开创性和前瞻性的发展,培养出了诸多重量级企业。随着海外市场紧缩、大陆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内需市场的不断成长,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海外的三角模式已难以为继,许多从事代工生产的台资企业已纷纷撤离浙江。因而,当前浙江各界需要引导台商与浙江本土企业合资合作,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开拓大陆内需市场。随着浙江整体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台湾与浙江的分工模式已经从过去的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两地企业的竞争在增多,浙台两地应加强产业规划对接和政策协调,引导台资企业更多地参与浙江企业主导形成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以减弱同质竞争。台商应善用浙江所提供的强力政策支持和完善的创新体系,依托优良的基础建设和营商环境,与浙江本土企业紧密合作,达成深度融合、互利双赢的目标。

(四)共同打造全球产业链。浙台要积极发掘产业合作潜力,深化产业链分工协作,强化标准共通、自主品牌共建,促成浙台两地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延伸。双方应合力向制造业产业链上游转移,共同研发核心技术、加强两地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合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浙台合作要立足大陆、深耕大陆、放眼全球,充分利用大陆经济的规模性、内源性和多元化优势,加强关键性的全球产业链投资,积极打造本地化、区域化全产业链,携手构建世界级高端产业平台,以全产业链构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提升全球产业链地位。

猜你喜欢
台资台商两地
脚下较量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台资企业涌入大陆上市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上海联新:台资的连锁梦
那些感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