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陈 波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纵观世界大局,文化日益成为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和前沿场域,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出去,使其在新的文化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逐渐成为国家间的战略选择。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全局大背景之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是一项涉及国内国外各领域、事关全党全国人民的系统工程,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格局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眼于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文化国际传播新态势,坚持问题意识、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不断提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建构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总体进程。
文化以其无形力量影响着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建构,向世界阐释中国道路、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无论是对中国的建设发展抑或是对世界的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化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愈发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国际社会认可是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相伴而生的。中国以其文化和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国际对中国的关注和认同与日俱增,中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增强,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俨然彻底改变。与之而来的还有少数西方国家的猜忌、质疑和敌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杂音噪音不绝于耳。霸权国家将当今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其自身文化文明的最大威胁,企图在新一轮的文化博弈和意识形态斗争中制衡和分裂中国。显然,当前中国在国际事务各领域的发言权尚不够强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亟待塑造和扩展。因此,在激烈的国际博弈中发出中国声音、传达好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维护国家总体安全而言意义重大。
对于一国之兴衰发展而言,硬实力和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强大的软实力对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从发轫滥觞到日臻完善历经五千年有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没有了文化传统,国家和民族将会不攻自破、不打自垮。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深厚基础和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关键环节,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孕育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强国的系统构建奠定了文化基石,为推动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话语资源和有效依托。在探寻民族复兴之道的过程中,理直气壮地宣扬好本民族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形塑当代中国良好大国形象,有效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自信、团结奋斗,是全球文化碰撞交融背景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具有高度国际文化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符合党、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
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是历史之必然,各民族文化以其特殊性和独创性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体系的深厚基础。没有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传播全球化,当今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东西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发展态势不容忽视。伴随不同国家彼此间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的增加,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这为我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时代际遇,创设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然而“西强东弱”的文化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新一轮的舆论战正大肆燃起,这严重影响了国家间的深入交往,阻碍了文化间双赢互补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合、和平、和谐”的思想理念对国际关系的修复黏合、世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构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最好代言,是构建“公平、正义、文明”国际文化格局的强有力支撑。我们理应强调自身文化的意义和价值,秉持平等、自愿、互惠的原则进行跨文化传播和互动,着力解决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问题,主动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贡献中国智慧。
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态势,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的逻辑前提。新时代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大幅提升,但在文化传播抑或“文化输出”上我们仍面临诸多现实障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建构文化霸权的步伐从未放缓,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依旧凸显,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自觉自信仍然存在短板,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简言之,威胁我国文化安全、阻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内外因素比以往更为深刻、复杂。
霸权与和平的两立、文明和文化的较量始终是左右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构建的重要因素。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跨文化间的交流交锋交融也日趋频繁。国际社会正加快步入正向发展的“和平期”,但西方国家企图称霸世界之心从未息止,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极速渗透和扩张的趋势已是有目共睹,其手段也更为隐蔽、多样,这不仅折射出文化差异和文化对立,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构建面临的艰难境地。诚然,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中国文化肯定和赞扬者有之,但“国强必霸”的思维逻辑和话语表达被西方国家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华文化被冠以“反普世价值”的谬论依旧层出不穷。西方国家为确保其绝对优势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文化霸权这种“软权力”为其称霸全球开辟路径,以文化渗透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重要手段,极力鼓吹并积极推行“文化全球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文化同质化。通过“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叙事框架”和“故事版本”,歪曲、破坏和肢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相达到文化控制的根本目的。
国际舆论是一个国家地位和感召力的重要标识。当前“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强大的资本力量、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等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实施文化霸权主义政策,控制着国际传播秩序,垄断了国际话语权。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攀升,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在不断彰显,舆论压力也相伴产生,西方政客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歪曲式解读,国际舆论对中国进行污名化现象的不断涌现,以及外媒的推波助澜都使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难以直抵人心。全球文化领域的多元复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p317)短时间内,国际舆论场的纷纭复杂的高压态势不会根本改变,新的国际舆论考验还在不断升级,中国新闻舆论的支持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使中华民族有着早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心态方面,古代中国一直处于心理上的优越高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君临其他国家和民族。”[2](p51-56)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的接踵而来的战争和重创,使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之悲惨境地,中华文化面临改弦易辙的危机,民族骄傲和文化心理受到沉重打击。中华民族的落伍,文化优势的衰落,加之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入,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盛行,文化自信问题成了格外引人关注的大问题,中华文化认同危机逐渐加剧。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心理亟须调适提升,但这并非旦夕之功。同时,从目前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形式表达轻内容建构的问题,缺乏对中华文化本质核心的真正掌握,缺乏对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应该看到,拨开民族文化心理的阴霾,提振文化自觉自信,涵养文化竞争的精神底气,无论在国际文化形象塑造方面还是文化自我认知层面,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国家的传播能力的强弱关乎一国国际文化形象的建设。随着对话和合作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趋势,话语传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话语传播的意识空前高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加大对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在资金、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强健,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的压力依然十分巨大,我们自身存在的传播力度不够、传播方式落后、传播途径狭窄、传播效果不强等问题,使我国的发展优势和文化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彰显,不能完全转化为文化传播的话语优势。客观来讲,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诸因素的影响,各国受众还存在不同程度理解和接受的问题和矛盾,由于缺乏对跨区域表达、跨文化传播的深入考虑和设计,文化传播存在难以顺利进行的困境。同时,较之科技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理念创新以及传播路径创新等仍步履蹒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仍任重而道远。
重视对外传播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境遇下,要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构建的多重因素,深入分析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的时代特点和变化向度,聚焦文化精神传达、文化形象构建,在政策理念、人才队伍、阵地建设、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采取符合文化传播规律的行为和策略,扎实推进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建设。
当前中国在国际舆论场发声不足、表达不充分,必须占领文化软实力制高点,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打造文化传播新秩序和新格局。
积极推动共建国际话语新秩序,推动国际传播秩序的民主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帝国资本的全球性扩张和渗透,深刻左右着文化格局。“但是这并未改变或终止世界文化多样发展的历史进程。”[3](p63-69)中国历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主张求同存异,倡导聚同化异。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牢牢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领导权、发展权和话语权,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文化全球化”的说辞和论调,团结其他国家加强与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的抗争,努力消除西方话语在国际社会的垄断地位,携手开创新的人文主义国际话语体系。
强化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恪守公平公正的传播原则。“文化兼收并蓄是优化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发展根基。”[4](p114-121)构建多元合作的传播平台,拓展文化传播的空间,完善文化交流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营造友善和谐的外部舆论环境,克服由文化差异或语言障碍等造成的文化对立,增进文化共识,在交流互鉴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知晓度和认同度。“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1](p314)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在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全面、持续的文化传播,在交流交往中凸显文化价值以提升国际认同。
主动利用好西方新闻媒体,积极引导国际舆论的正向发展,确保文化传播内容的真实、生动、高效,激发国际受众对异域文化的善意。“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化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最大增量。通过加强外媒舆论监督、拒斥错误基调、澄清舆论谬误等重塑中国的良好形象,使国际受众全面把握和体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引起国际受众的共鸣,进而影响国际舆论。同时,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结合,坚持内容构建和技术支撑相统一,采取有力有效政策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强权和霸道,打破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不平衡的国际传播局面,奋力开创文化国际传播工作新格局,“为人类文明发展指出一条通向大同的道路”。[6](p191)实现文化全球共享。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全球话语体系的建立,各国间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已然成为国际传播研究和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双重命题。而在开放包容中坚守文化主体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始终是中华民族走在时代前列的前提条件。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们要固守文化的民族性,保留中国特色。对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合理继承和发扬,发挥传统文化理论特质,体现一定的民族形式,将中国的文化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须以核心要义、思想精髓的全方位申明和宣介为重点,传达中华民族核心精神和中华民族历史记忆,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意义和国际价值,阐明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包容性、文明性和世界性,向世界展示原汁原味、丰满立体、亲和有力的中华文化,以文服人、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扭转中华文化“他塑”的状况,走出“媚外”“亲洋”的围城,在理念上助力中国话语权的谋求和提升,重塑和维持中国良好的世界大国形象。
坚持传播内容和话语表达的“多样化”“时代化”,用活文化资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奠定了基础,但这与西方国家政治霸权式的话语表达有着本质区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受到时代背景、价值诉求、思想认识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和牵绊。在全球化时代,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墨守”,应“扩充”之,也就是必须将追本溯源和与时俱进有机结合,结合时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创新,调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构建与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相符合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框架,在与时俱进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征,拓展其内涵和外延,着力提高中国话语亲和力和说服力。推进文化传播以“讲道理”向“说故事”转变,一改“说教”和“喊口号”的方式,在思想情感上与国际受众打成一片。通过历史传记、民间俗语等展现中国历史及其背后的精神力量,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话语和方式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7](p4)打造阐述中国文化精髓和价值的理论精品、学术典籍,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和担当形成丰富的话语表达,使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历史,了解泱泱大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
做好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文化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起举旗帜、兴文化、展形象的时代使命,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首先,要强化理论武装、文化武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法宝。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必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文化工作者系统全面且深刻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其纳入并融进自身的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增强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切实增强斗争意识,敢于并善于进行文化较量和斗争,巧妙应对在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过程中的各种紊乱因素,凝聚起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的内在力量。
其次,要加强文化挖掘、传承和创新创造,凝练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世界意义,为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支撑素材”。文化其本质在发展、在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一个创新和发展的实践过程。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要守正创新,把握好“破”与“立”的关系,掌握文化创新的路径及方法,以文化自信积极推动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的内容创新、理念创新和形式创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提升,有效规避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造成的话语失效和价值观对立,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亘古常新。
最后,要全面审视文化传播的动向变化和时代表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清醒认识到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政策和现象,认真甄别西方文化成果,提高文化对外传播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认真研究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契合点和对接点,了解并掌握文化创新发展规律、文化传播规律,以不同群体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流行要素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加工和精准宣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8]着力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宣介中华文化,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全面了解中华文化,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斗争、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新型文化国际传播工作队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并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必须坚持传播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原则”,重视传播渠道、方式、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和实效化,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多维交流路径并举的传播格局,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媒体媒介是党的“喉舌”。新的时代条件下,“统筹广播与电视、内宣和外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9]通过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并举,有效整合传播资源,实现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的转变。[10](p170)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强大背景和资源优势,多语言向全世界传播导向正确、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充分利用好电视这一权威性高、信服力强、集视听为一体的传播平台,全方位展示囊括建筑、文学、书法、音乐等不同类别的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作品延伸至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电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的有效工具,在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方面意义重大。充分利用电影节、电影院等渠道以镜像化的方式将中国历史、中国精神呈现出来。党报党刊、大众报刊以及各行业刊物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承担宣传报道、监督舆论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应该看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有新动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现代媒体具有的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传播空间的无限性、传播内容的海量性以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不可同日而语的。现代媒体是文化对外传播的基本依托,是新时代文化博弈的主战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最前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1](p170)因此,必须要实现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这既是适应国内外传播媒体发展趋势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然选择。各媒体间要相互协作,利用中国具有的健全且庞大的新闻网络,策划并组织大型专题文化活动,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片,提升中华文化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统筹多方力量,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加强顶层设计,压实各方责任,协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感召力建设。“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1](p314)始终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汇集和激发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等多方力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全面探索对外传播的多种形式,以政府文化外交形式、重要国际会议形式、商业往来形式、对外教学形式、学术论坛峰会形式、民间文化交往形式等拓展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感召力的有效渠道,壮大和完善对外传播的体系和规模,打造融通中外、极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共同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
伟大的民族从来都是伴随着伟大的精神文化相向而行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发展和积淀起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摆脱困顿、奋力向前、开创未来的精神基础和持久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找到自己新的坐标定位。“承古以强今,向新而前行。”我们要抓住时代发展的际遇,以优秀传统为精神底气、以创新创造为发展动力、以人才队伍构建为关键抓手、以现代媒体为重要依托、以开放互鉴为原则取向。坚决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控制,提高文化国际传播的能力和实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清晰地向世界展示伟大中华民族的文化画卷,书写民族伟大复兴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