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 成都交响乐团
单簧管发音的动力来源于演奏者的呼吸,演奏者的呼吸掌控程度对单簧管的演奏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演奏者呼吸掌控运用的技巧,实现单簧管的完美演奏,创作出更多优秀、完美的音乐演奏作品,本文着重对单簧管演奏展开全方面的重点分析,并对呼吸技巧的掌控和运用方式方法进行重点研究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
单簧管属于木管乐器中的一种,它颇具灵活性、戏剧性,它能演绎古典,又能驾驭现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其最后两年的生命中,接触到了单簧管,认为它的低音区特别接近人声,发出的音色能够更被听众们所接受。他创作的《A 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流传至今,被单簧管演奏家们作为必演曲目;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了一首钢琴三重奏——以单簧管、大提琴与钢琴而作;印象主义作曲家更加注重音色的运用,德彪西将单簧管的优势极大地发挥出来,开拓了听众们的想象力,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能看出,单簧管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低音区浑厚低沉;它拥有将近四个八度的辽阔音域,音色极富有表现力,被誉为交响乐队中的“演说家”。在实际演奏中,作品本身需要用新的形式进行表现时,那么新的演奏技巧就应运而生。因此,想要进一步提升单簧管演奏的效果与水平,需要调整演奏者的演奏习惯和呼吸习惯,加强演奏者对自身整体的呼吸技巧与演奏形式的掌握把控程度。
由于单簧管属于木管乐器中的气鸣乐器,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爵士乐、管弦乐以及轻音乐等各方面,因而也有着不同的演奏形式。首先,单簧管不同于双簧管,它是移调乐器,因此,在单簧管演奏中往往用高音谱表记谱;其次,在音色、音高、音质方面,单簧管演奏高音区通常音高最高,声音尖刺,带有呼啸声,演奏低音区则较为低沉、浑厚却不沉闷,比如莫扎特的另一首单簧管杰作《单簧管五重奏曲》,此曲尽量利用其最低音附近的音域,以兹与高音域对比而产生巧妙的效果。中音区介于高低音区之间,音色的区分较高低音区弱,较为纯净,反而更容易与其它音色相融合;再次,单簧管在演奏技巧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它的演奏旋律、跳音、音阶等方面最为出色,能够不断演奏出流畅优美的乐句;最后,单簧管的演奏必须配用哨片才能够使其发声,因此在演奏过程中必须保证哨片的质量,避免哨片破损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美式单簧管演奏方法通常借助于嘴型以及寻找最佳震动发声点来进行演奏[1]。
呼吸不仅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在单簧管演奏中也是单簧管震动发声的动力来源,然而日常的生理呼吸与单簧管演奏过程中的呼吸运行有着诸多不同,单簧管的演奏呼吸需要具备一定的呼吸技巧,并对呼吸力度有所掌控,不断进行相应的技巧训练,因而有多种类型的呼吸形式与相应的呼吸原理。乐器演奏通常有着不同的演奏需要,因而需要调动起的呼吸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着不同的呼吸原理,这与日常的生理呼吸有着较大的差异。演奏呼吸需要与身体中的多种器官、肌肉进行完美的配合,通过人的脑部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呼吸力度与呼吸节奏,单簧管的演奏过程不仅仅是吸气,演奏者更需要注重呼气气息,通过吸气与呼气气息的有效配合,从而不断达到对演奏过程呼吸的掌控。
呼吸对于单簧管的演奏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正常的生理呼吸一般不需要过多技巧,而乐器的演奏则需要对呼吸进行严格的训练与控制。对单簧管的演奏而言,呼吸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存在,演奏者对呼吸技巧的掌控以及有效运用,直接影响到单簧管演奏的质量与水平,影响着音乐演奏过程所表现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作为木管乐器的一种,单簧管对于呼吸的要求往往较其它木管乐器而言有着更高的要求。演奏者通过对呼吸力度、呼吸技巧以及力量的掌控,不断协调单簧管演奏的音色、音高,使其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演奏出流畅优美的乐曲。因此,演奏者的呼吸技巧、呼吸力度等对于单簧管的演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单簧管在演奏过程中呼吸掌控的各类形式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肋骨式的呼吸,演奏呼吸过程中需要以横膈膜为辅助作用,调动肋骨,发挥出肋骨作用。同时应注意,如果前期的吸气较少,则会导致在演奏后期的呼吸表现出更加紧张的感觉,因此,如果不能对呼吸、吸气进行有效的掌控,对于演奏质量往往会较难把握;其次是隔膜式的呼吸,此种呼吸方法往往不需要借助隔膜呼吸,而是通过腹部进行吸气或者呼气;最后是混合式的呼吸,需要同时借助于肋骨、横膈膜,将肋骨外放并使横膈膜下沉,将两者进行结合,从而扩大胸腔体积,依据演奏动作选择多吸气或者多呼气,此种呼吸方式能够全面调动起多个器官与肌肉的参与,有力地严格控制呼吸的速度与力度。单簧管的演奏对于演奏者的呼吸有着较高的要求,有效掌握单簧管演奏呼吸技巧,并能够合理的控制与运用,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提升的重要内容[2]。
音色、音高以及情感等都是演奏过程中能够明显表现出来的特点,因此,需要将呼吸与这些特点进行相应的融合,实现呼吸与力度、音色、音高、情感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首先,加强呼吸与力度的掌控,演奏过程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以及低音区不同的音阶区域,因此在单簧管演奏过程中,若为强音阶段的乐曲,则需要展开更深层次的呼吸,多进行吸气,同时要注意呼气时的速度,呼气时需要迅速呼气,充分匹配演奏的强音节奏;相反,如果为低音阶段的乐曲,呼吸的程度与强音阶段相同,不同的是呼气的力度与速度要相应的减少、减缓,要充分协调好强音与弱音的配合,避免强音或者弱音的过于突出而破坏了演奏的整体美感,同时应注意,完美的演奏不能只通过运用强音或者弱音进行单独的演奏,需要注意强弱音的配合,否则会难以实现强弱音的对比,体现出演奏的特色与风格。
其次,加强呼吸与音色、音高的配合,呼吸的快慢、力度影响着演奏的音色、音高,同时呼吸的力度也影响着气息的发挥,演奏过程中气息与声音必须进行相应的协调与配合,如果出现先有气息后有声音的情况,会导致气息牵制着演奏过程,从侧面衬托出声音强烈的质感,形成沉稳的气息,从而有效提升演奏的水平;相反地,如果先发出声音,后发出气息,气息则没有办法带动起声音进行演奏,会导致演奏的声音音色质感较为缺乏,从整体上影响演奏的美感[3]。
最后,调动起呼吸与情感的协调配合,演奏过程中除了各类演奏技巧以及呼吸技巧的配合,能够带动起整场演奏美感的是莫过于情感的表现。演奏情感的表现建立在呼吸和气息的力度基础上,正确运用气息,使其与演奏乐曲、旋律节奏实现充分的融合与配合,有效融入演奏者的情感,注重多种因素在演奏过程中相融合的和谐性,使演奏的气息充分带动着情感,从而在演奏中不断激发演奏的情感,进一步提升演奏的美感,提升单管黄演奏的整体质量与水平[4]。
在单簧管演奏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处理呼吸与其它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注意加强呼吸与身体器官、肌肉之间的关系,注重之间的协调配合性。在演奏过程中由于涉及不同的音区、节奏、旋律、情感、气息,因此不同的演奏阶段需要调动其不同的身体器官以及肌肉,加强呼吸与身体各器官、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相应的呼吸训练,从而实现演奏过程的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演奏的美感。例如,演奏过程中呼吸与手指动作的协调性,手指对于音节、音符以及对单簧管触碰速度以及力量等方面的有效掌握,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演奏的音乐质感,呼吸与手指动作的和谐配合能够使手部持续处于放松的状态,使得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处于更加轻松的状态,消除紧张感,有效保证演奏的效果,提升演奏音乐的感染力。
其次,注重呼吸与各种姿势动作之间的协调性。演奏过程中需要找到最佳、最舒服的演奏姿势,不同的姿势不仅会影响到呼吸的方式和力度,同时也会影响演奏的状态。因此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掌握最佳的演奏姿势,并保证演奏姿势的美感,避免弯腰驼背现象产生,影响演奏的整体美感与效果。
最后,正确把握好呼吸与嘴型之间的配合程度,正确的嘴型能够有效保证演奏声音的质量与力度,对演奏时吸气与呼气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演奏音区的高低同样有着不同的变化。在演奏的不同音区,需要不断调整正确的口型,使其与演奏过程充分匹配,保证嘴型与演奏过程的协调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单簧管演奏的水平与效果。
单簧管演奏有着多种呼吸方式,且在演奏过程中演奏音区的高低、情感的不同、身体器官以及肌肉的使用阶段都不同,而呼吸是把控演奏整体的核心因素,因此,对于不同演奏阶段选择不同的呼吸方式,使呼吸方式与演奏需要能够不断协调匹配,保证演奏气息的流畅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演奏的整体质量与水平[5]。
除此之外,演奏过程中换气的时机也显得相当重要。为了避免演奏过程中换气的气息较为明显与混乱,破坏演奏整体的美感与质量,必须正确把握呼吸换气的时机,同时避免频繁的换气所造成的呼吸系统混乱与疲惫。通常在演奏过程中有存在一定的休止符,或者将演奏的延长音作为换气的节点,正确把握好换气的时机与节点,确保演奏过程的流畅性与美感。
单簧管的演奏对于演奏者的各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无论是演奏时对于呼吸技巧的掌控与运用,还是演奏时与音色、音高、音区、情感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又或是演奏时最佳姿势动作的把控。因此,单簧管的演奏对于演奏者的专业演奏水平、情感表现力、感染力有着较大的考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单簧管演奏的效果与水平,创作出更优秀的演奏音乐作品,必须不断加强呼吸与演奏所需各方面重要因素的协调配合,为观众呈现更加完美的演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