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人工辅助育幼与自然育幼的比较

2021-01-13 04:01保明伟熊朝永周方易陈继铭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母象亚洲象饲养员

保明伟 熊朝永* 周方易 陈继铭 李 多

(1.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景洪,666106;2.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景洪,666106;3.教育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4.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亚洲象(Elephasmaximus)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附录Ⅰ,野外捕捉和国际贸易受到严格的管控,因此,人工繁育是维持亚洲象人工种群的必要手段,应努力保证每一头幼象的成活。母乳对亚洲象幼仔十分重要,缺乏母乳是造成幼象死亡的重要原因[1]。国内对食肉类、有蹄类、灵长类等动物均有较多人工育幼成功的报道。但目前亚洲象人工育幼技术不成熟,采用其他营养品替代亚洲象母乳难度较大,脱离了母象照顾的幼象还面临行为发育等一系列问题[2]。亲本育幼缺失对幼象的不良影响还具有延迟效应,幼年失去母亲的亚洲象,成长至青春期后仍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3]。因此,应尽一切可能实现母象自然育幼[4]。

在母兽有一定的育幼能力,但不能保证幼兽健康,特别是幼兽不能获得足够的母乳时,可采用人工辅助育幼,在不将幼兽与母兽分离,或只短暂分离的条件下,对幼兽进行人工干预。国内的辅助育幼多以给幼兽补充配方奶等母乳替代品的方式进行,辅助幼兽进食母乳的报道较少,主要见于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5-6]。在2017年和2019年,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出现2例因初生幼象和雌象身高差而无法自然哺乳的情况。本研究通过2例案例的探索,成功通过人工辅助实现母乳喂养,为类似案例的处置提供参考。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幼象出生情况

对2017—2020年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4例亚洲象的圈养繁殖进行记录。“依嫩”“格兰”“然然”为初次繁殖,“平载”已3次繁殖。

亚洲象交配均在饲养员观察下进行,以分娩日期和交配日期的天数差作为妊娠期。分娩时间均在夜晚或早晨,亚洲象在象舍产房内。分娩的雌性亚洲象有良好的日常训练基础,对饲养员高度信任,分娩后饲养员可以安全接近母象和幼象。在分娩后以地磅测量母象体重,卷尺测量母象身高和乳头距地面高度;以电子秤测量幼象体重,卷尺测量幼象身高(表1)。身高为站立时背部最高点至地面的竖直高度。

表1 亚洲象分娩与初生幼象生理信息Tab.1 Physi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sian elephant parturition and new born calves

当幼象能4足脚掌着地,4肢直立支撑身体则视为站立成功。记录幼象初次站立时间和初次吮吸母乳时间。

1.2 人工辅助育幼

1.2.1 人工采集母乳饲喂

母象日常训练良好,饲养员可靠近手动挤乳。先由基部向乳头按摩母象乳房,再以5指握住母象乳头并稍向外拉伸,乳汁即喷射出。饲喂幼象采用10 mL一次性使用注射器(拔除针头),手持注射器,放入幼象口中。幼象有吸乳意图时会将头抬起,含住注射器吮吸。幼象出现吮吸动作时可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柄将乳汁注入幼象口中。幼象熟练后可自行将乳汁吸出,不需要推注。乳汁边采集边饲喂,幼象拒绝继续食用为止,未饲喂完的乳汁丢弃,不进行存放。

1.2.2 人工辅助哺乳

针对幼象身高不足的现象,制作长方体木凳,高30 cm,长50 cm,宽30 cm。通过2种方式训练幼象前足踏上木凳。

(1)准备棕榈垫,饲养员用手托举幼象前足,引导其将前足踏到棕榈垫上。棕榈垫软硬适中,且可通过折叠调整厚度,以便幼象适应前足垫高的感觉。

(2)用木板制作单侧斜坡,最高处高25 cm,宽43 cm,斜坡坡面长110 cm,以喂奶用注射器吸引幼象逐渐走到斜坡最高处,适应前足踏在高处的感觉。

当幼象能适应前足踏上木凳后,饲养员通过指令使母象站在原地不要移动,必要时对母象单侧前足进行保定,同时投放母象喜欢吃的香蕉等食物作为奖励,进行正强化训练。将木凳放置在母象乳房下方,引导幼象前足踏上木凳,并引导幼象含住母象乳头(图1)。幼象离开时,单次辅助哺乳结束。

1.3 吸乳次数记录和分析

在幼象出生的初期,饲养员每日24 h在旁边观察。“依嫩”幼象和“然然”幼象表现出抬头,试图吮吸母象乳头的行为时,即用木凳辅助哺乳,记录每日幼象吸乳次数。“格兰”幼象和“平载”幼象的哺乳不进行人工干预,仅记录幼象吸乳次数。幼象在吸乳时常有松开乳头,稍作停顿后继续含住乳头吸乳的行为,若2次开始吸乳的间隔小于1 min,则仅记录1次。幼象出生后首个0:00起连续观察记录24 h为1日龄的吸乳次数,依次类推。

在IBM SPSS Statistics 25中,采用重复测量(repeated measures)分析,将幼象分为人工辅助哺乳和自然哺乳2组,检验组间效应对幼象1—7日龄的吸乳次数的影响。

1.4 野外放养

幼象出生最初几天和母象一起全天在象舍产房内饲养。“格兰”幼象和“平载”幼象分别于5日龄和6日龄开始由饲养员将母象和幼象一起带到野外活动。最初几天仅在中午天气晴好时活动20 min,后逐步增加活动时间,约1个月后每日在野外自由放养8 h。“依嫩”母幼象和“然然”母幼象需人工辅助哺乳期间全天在象舍产房内饲养,分别于13日龄和8日龄可以脱离人工干预自然哺乳后开始到野外活动。

2 结果

2.1 幼象站立和自行吸乳

经检查4头初生幼象均身体健康无疾病,出生后立即出现活动表现。在人工协助下,“格兰”幼象出生后5 min成功站立;“依嫩”幼象和“平载”幼象在无人工协助的条件下,分别用时19 min和40 min成功站立。“然然”幼象在无人工辅助的条件下,出生63 min未站立成功,此时饲养员靠近协助搀扶,幼象成功站立。

初次成功站立的幼象仍站立不稳,常跌倒,能长时间站稳后开始寻找母象乳头吸乳。“格兰”的幼象和“平载”的幼象在不需要人工辅助的情况下,分别于出生后约 6.5 h和2 h自行吮吸到初乳,2头幼象身高和母象乳头距地面高度的差距分别为0和1 cm,因此自行吸乳无困难。“依嫩”幼象和“然然”幼象身高和母象乳头距地面的差距达23 cm和24 cm,幼象抬头无法用口含住母象乳头,出生7.7 h后和8 h后,均未能吮吸到母乳。

2.2 人工饲喂幼象

“依嫩”幼象出生后7.7 h首次以人工挤母乳的方法饲喂,在5 h内饲喂6次,共饲喂母乳560 mL(表2)。

表2 人工采集母乳饲喂依嫩幼象记录Tab.2 Records of feeding elephant calf Yinen with artificially collected breast milk

“然然”幼象出生后8 h首次以人工挤母乳的方法饲喂。“然然”分娩后乳汁分泌较少,因此乳汁采集和饲喂少量多次进行。在35 min内分8次饲喂母乳87 mL(表3)。

表3 人工采集母乳饲喂然然幼象记录Tab.3 Records of feeding elephant calf Ranran with artificially collected breast milk

2.3 人工辅助哺乳和自然哺乳对比

人工挤母乳饲喂“依嫩”幼象5 h后转为用木凳人工辅助哺乳。因人工采集“然然”乳汁困难,且此前已有人工辅助“依嫩”哺乳的经验,对于“然然”幼象更快地转为辅助哺乳。初次辅助哺乳幼象可能找不到乳头,需要耐心引导。

辅助哺乳的时间不由人为决定,而根据幼象的吸乳意图决定。幼象有吸乳意图时会主动走到母象身下,抬头寻找乳头,此时饲养员立即进行辅助哺乳操作。幼象昼夜均有吸乳需求,因此保证辅助哺乳每天24 h可随时进行。“依嫩”幼象每日辅助哺乳(23.7±5.1)次(平均值±标准差);“然然”幼象表现出吸乳意图的频率较低,1—7日龄每日辅助哺乳(13.7±2.9)次,8—12日龄每日自然哺乳(12.0±2.0)次;“格兰”幼象和“平载”幼象由母象自然哺乳每日分别(40.3±11.7)和(42.0±11.2)次(图2)。人工辅助哺乳的幼象和自然哺乳的幼象1—7日龄吸乳次数存在显著差异(F=25.690,P=0.037)。

2.4 刻板行为对哺乳的影响

“依嫩”和“平载”哺乳时站立不动,无刻板行为。“格兰”在象舍产房内有刻板行为,表现为前后摇晃身体,哺乳时刻板行为不停止,幼象学会在吸乳时随母象同步摇晃进行吸乳。“然然”在哺乳时刻板行为不停止,表现为左右前足交替抬起,或在象舍产房内前后踱步。幼象身高仅勉强能含住母象乳头,母象身体移动则乳头从幼象口中脱出。在幼象吸乳时饲养员通过指令使母象静止,同时给母象投放食物,鼓励母象站在原地不动,方便幼象吸乳。“然然”在野外活动期间无刻板行为,采食自然植物时原地站立,幼象自行吸乳方便(图3)。

2.5 幼象后期发育

“依嫩”幼象12月龄体重为280 kg,24月龄体重为485 kg;“格兰”幼象12月龄体重260 kg;“然然”幼象90日龄体重85 kg。4头幼象目前均由母象自然育幼中。

3 讨论

美国一保护中心出生的10头正常亚洲象幼象在(3.7±3.4)h后初次吮吸到母乳[7]。国内其他机构报道的5例亚洲象幼象初次吸乳时间为出生后1.5—7 h[8-11]。本研究中“格兰”幼象和“平载”幼象均在参考时间范围内自行吃到母乳,而“依嫩”和“然然”幼象超过此时长仍未吃到母乳,因此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在野生状态下,身高不足的幼象将无法获得母乳,这可能是造成野生幼象死亡的原因之一。

在小象出生后初期可采用人工采集母象乳汁饲喂幼象的方式,帮助幼象尽快吃到初乳。但是幼象在出生后1周每日需乳量可达5.0—10.7 L[4]。采用挤奶的方式获取如此大量母乳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辅助幼象自行吮吸母乳。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工辅助,幼象均成功过渡到自然哺乳。但同时也发现,“依嫩”幼象和“然然”幼象人工辅助吸乳的频率和无辅助吸乳的频率均低于“格兰”幼象和“平载”幼象。这说明即使提供人工辅助,身高差导致的吸乳不适可能降低幼象尝试吸乳的频率,使幼象吸乳次数偏少。建议在类似案例的研究中,可记录幼象尝试吮吸母乳的次数和成功率。亚洲象人工育幼中建议的喂奶频率是至少3 h 1次,本研究中辅助哺乳的频率能达到此标准[4]。

观察发现无人工辅助的“格兰”幼象和“平载”幼象在出生后几天自然吸乳的频率降低,趋近于“依嫩”幼象和“然然”幼象,这可能是由于幼象吸乳更加熟练,单次吸乳的吸乳量增加造成的。而“依嫩”和“然然”幼象每日吸乳频率变化不大,可能因为其含住乳头的机会较少,因此从最初的几天开始,一旦含住乳头就可能大量吸乳,所以幼象自身不必再通过增加单次吸乳量以降低吸乳频率。

在幼象能实现自行吸乳后尽快停止人工辅助,以减少幼象行为发育中对人的依赖,建立正常的母幼关系。“然然”幼象在8日龄就停止人工辅助哺乳,后续观察自然哺乳频率和前期人工辅助哺乳频率接近,说明转为自然育幼是合适的。在出生初期吸乳频率较低的“依嫩”幼象12月龄的体重超过出生初期吸乳频率较高的“格兰”幼象,说明“依嫩”幼象出生初期哺乳异常的情况得到了弥补;“然然”幼象吸乳频率比“依嫩”幼象更低,目前年龄仍较小,其生长发育情况还应长期监测。

本研究中应用的人工挤奶、辅助幼象站在木凳上吸乳等操作,都必须由饲养员和亚洲象零距离接触,又称自由接触(free contact)才能实现。在亚洲象的饲养管理中,与自由接触相对的模式为保护性接触(protected contact),即饲养员和亚洲象之间有栏杆等设施阻隔。美国的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也指出,对于繁殖项目中的雌象和幼象可能需要进行自由接触[12]。目前国内饲养亚洲象的机构正在学习和推广保护性接触,但本研究中的案例证明特殊情况下自由接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繁殖前饲养员和亚洲象之间就必须建立足够的信任,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使饲养员能安全地自由接触母象,以备进行必要的操作。

幼象出生后,将母象和幼象在产房内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护理,确定母象和幼象是否身体健康并能顺利完成亲本育幼是有必要的。但是亚洲象在小的人工环境中圈养会出现较多的刻板行为[13]。本研究发现母象刻板行为的存在对哺乳不利。在确定亚洲象状况良好后,应尽快将母象和幼象放到户外活动,除减少母象刻板行为外,还能让幼象得到更充分的运动,增强体质。

致谢:感谢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在幼象人工辅助育幼和观察记录中的贡献。

猜你喜欢
母象亚洲象饲养员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快乐的饲养员
水中放牛
我和饲养员的故事
复仇的母象
复仇的母象
亚洲象
娘胎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