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含
[摘 要]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处理与同伴的关系,能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活动区游戏可满足幼儿活动与游戏的需要,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文章从创设温馨舒适的活动区游戏空间,投放丰富适宜的活动区游戏材料,给予深入细致的活动区游戏指导三个方面阐述幼儿园活动区游戏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活动区游戏;活动氛围;幼儿学习
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游戏,活动区游戏可以满足幼儿活动与游戏的需要。因此,教师要从活动区游戏空间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以及活动的指导等三个方面思考活动区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创设温馨舒适的活动区游戏空间
(一)创设生活化的活动场景
活动区游戏为幼儿表现生活、回归生活和体验生活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活动场景,活动区游戏的空间要体现像家一样温馨舒适的氛围。比如,橱柜的摆放要错落有致,有高有低,在橱柜的台面上不影响幼儿操作的地方摆放一些绿色盆栽,既可以美化区域空间,又可以让幼儿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还可以把幼儿在美工区中完成的一些手工作品摆放到其中当装饰,给幼儿创设家的温馨和舒适感。还可以利用一些墙面、柜面设置游戏场景,特别是活动室空间小的幼儿园,更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又如,娃娃家中可以投放一些家里常见的迷你型家用电器、食品、衣服、衣架、拖把等,幼儿在娃娃家里洗菜、拖地板、洗衣服、晾衣服,玩得很开心。只要家中有的东西,都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收集整理摆放,创设一个足以使他们自由表现的空间,这样的娃娃家可以让幼儿对生活常规更加了解,对人际关系加深理解,对情感进行宣泄和补偿。
(二)营造游戏化的活动氛围
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区游戏空间,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要有利于游戏情节的拓展,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自主选择游戏的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进行探索与操作。比如,在“车来车往”的主题背景下,可以设置汽车生活体验馆,幼儿可以自主组装汽车,给汽车做美容,然后把汽车送到停车场,拼接立交桥,再根据送货单的提示把水果运送到小动物的家,把益智区、操作区和主题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整合起来,在这个体验馆里,幼儿对汽车结构的认识、动手能力,对数的认识和感知,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又如,益智区的永辉超市,创设了超市的场景,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整理货架,贴上标签,盘点超市的货物,按照卡片的数量把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把整理好的商品按不同的种类摆上货架。幼儿在整个过程中都能投入到游戏情境里,玩得不亦乐乎。
二、投放丰富适宜的活动区游戏材料
(一)提供生活化的游戏材料
教师要善于收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也就是幼儿实际生活中有的东西都要尽量为幼儿提供,要让幼儿在活动区游戏过程中有做不完的事,忙不完的活,那么投放的材料就是丰富适宜的。比如,操作体验区——兔兔家装修记,可以投放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和不同长短的螺丝装饰小兔家的屋顶;材质不同、颜色不同的小花装饰小兔家的篱笆;各种颜色的回形针加工小兔家的窗帘等。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很专注和投入,在操作中练习旋、粘、扣、串、钉、插的动作,锻炼手眼协调性,还学习了按数取物、按颜色分类和按规律排序。在生活坊中,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还可以将幼儿想操作而又没什么机会操作的材料投放在其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操作和体验。可以投放各种豆类、谷物、花生、瓜子等,让幼儿借助各种工具动手操作,体验在生活中劳作的乐趣,发展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又如,刚准备设立木工区的时候,我们也很担心,木工区里那么多的工具,危险性大,现在的孩子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使用这些工具的经验几乎为零,怎么使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呢?在木工区的墙面上,贴了一张画有红肿手指的图,时时提醒幼儿,同时控制进区人数,减少拥挤和碰撞的可能,以木工区锯子的数量作为人员的控制量,锯子没了,就意味着该区的人已满。要建立良好的取放工具常规,要求幼儿选择取放材料时必须把工具放在操作台,活动结束时要按标志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固定的位置,避免工具伤人。鼓励幼儿和同伴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鬧,活动结束前让幼儿自己把在木工区活动的表现记录在表格内,起到监督和自律的作用。
(二)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要能刺激幼儿的游戏行为,有利于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自主地操作和体验,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勇于探究和尝试等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活动区游戏中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活动区游戏的材料一般可分为四类:第一,非结构化游戏材料:这一类的材料目标是不确定的。如操作区材料——饼干盒、饮料瓶、纸箱、木板条、纸杯、水管、弯管等,这些非结构化的材料可以让孩子创意无限,可以搭高、按不同方法分类等。第二,目标隐蔽的低结构化的游戏材料。如操作区材料——蘑菇钉、项链珠,可以练习小手肌肉群的动作,尝试各种不同的创意造型,尝试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序。前期可让幼儿随意拼插,主要练习小手肌肉群的动作,后期可在材料上增加一些图片的投入,提供一些范例,给幼儿隐性的支持,幼儿可模仿,也可自己创意。彩色瓶盖、扣子、七巧板、塑料棒、麻绳等都是这一类材料。麻绳具有可变性、一物多玩的特点,投放长短、粗细不一的麻绳,幼儿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各种麻绳编织出特色作品。幼儿还可以利用麻绳进行美术创意,装饰瓶子,制作小人,长短不一的麻绳还可以用来排序等。第三,目标明确但结果不确定的高结构化规则性游戏材料。如小班益智区的材料——钓鱼、烧烤吧等,可以引导幼儿按数取物或感知5以内的数,也可进行形状、颜色分类等。这一类材料投放的目标比较明确,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游戏情境,增加操作的趣味性。第四,目标明确而结果固定的高结构化作业性材料。比如套圈、套指环、连连看等,玩法单一、游戏性差,结构化程度很高,没有可拓展的玩法,这些材料幼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年龄越小越要尽量减少这一类材料的投放。当然,大班阶段为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小学衔接,投放一些作业单似的练习也是可以的。
三、给予深入细致的活动区游戏指导
(一)及时调整活动的空间和材料
创设相对封闭独立的区域空间,有利于幼儿自主参与游戏,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参与学习、操作和游戏。在开展活动区游戏的过程中,要深入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发现空间设置以及材料投放上的不适宜性,及时做出调整,给予幼儿一定的回应和支持。第一,从开展活动时的便利与适宜方面考虑调整区域空间的位置。比如美工区,如果没有专门操作的桌面,开展活动时摆上工具材料,生活环节时就得搬走,这样活动开展起来很不方便,如果空间允许,可以把美工区调整到走廊,创设专门独立的区域,提供幼儿充分操作和展示的空间。第二,从游戏情境的创设方面考虑进行空间设置的调整。比如茉莉花坊,改变两三个橱柜加一张桌子这样模式化的活动区游戏的空间格局,设置花園式的休闲活动场景,幼儿可以在花园里种花、养护、赏花、记录花的生长变化,开展写生等活动,让活动区游戏的空间真正能为幼儿拓展游戏情境提供支持。
(二)适度给予活动指导与支持
有效指导才能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的内容,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游戏水平,根据游戏开展的情况和幼儿的实际需要适时介入指导。比如,在开展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为了拓展娃娃家游戏情节,在游戏过程给幼儿预设了很多游戏情节:娃娃家的妈妈应该先给围裙做装饰,扣上花扣子,再到厨房包饺子,按规律挂好窗帘,然后才可以玩别的。这些情节是教师设计好的,幼儿在娃娃家玩时根本不愿意这样玩,所以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不要为了拓展游戏的情节而过分介入,可以纯粹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其中,做适当启发和引导。
活动区游戏是有别于集中活动的另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教师应当以《指南》为依据,让幼儿在活动区游戏中获得知识,了解生活,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习惯,从而达成开发智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的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东红.浅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现与价值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
[2]段萌萌.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幼儿园主题游戏的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
[3]王瑞.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9,(10).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