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剧集体创作现象辨析

2021-01-12 06:32杨洋
大观 2021年11期

摘 要:中国戏剧概念源于西方戏剧理论,在我国近代学者的研究下,戏剧概念得以明确,并与戏曲进行了区分。但严格意义上讲,中国戏剧源自话剧。无论是国内戏剧,还是國外戏剧,现有创作内容、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也各有不同,但在创作形式上,却体现出集体创作现象。以当代戏剧发展为起始点,分析当代戏剧与集体创作之间的关系,并针对集体创作现象进行辨析,对于戏剧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戏剧;创作形式;集体创作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了演员、观众、空间三要素,通过三者形成的观演关系,最终呈现一出完整的戏剧演出。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现代戏剧内容日益丰富,形式多样的戏剧演出层出不穷,发展势头良好。戏剧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戏剧的发展,然而如今戏剧市场的集体创作现象非常明显,这十分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当代戏剧的多元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国家“双百”方针指导下,旧戏剧以及新戏剧形式都得到了完善与发展。后来,我国戏剧呈现出民族化、大众化发展趋势,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等优秀戏剧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歌剧中,《红霞》《红珊瑚》等优秀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1978年以后,戏剧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戏剧作品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方面,还是在深度、广度方面,都有了巨大突破。陈白尘的《大风歌》、魏明伦的《四姑娘》以及沙叶新的《陈毅市长》等作品涌现出来,戏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此外,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等欧洲剧作家也被我国人民熟知。这些剧作家所创作的戏剧在我国得到传播与欣赏。我国戏剧创作者把莎士比亚戏剧移植到中国戏曲中,使二者形成优势互补。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不少现代西方戏剧也逐渐登上中国舞台,如贝克特创作的《等待戈多》、米勒创作的《推销员之死》、奥尼尔创作的《漫长的一天到黑夜》等。

二、当代戏剧与集体创作的关系

后现代戏剧脱胎自20世纪60年代骤起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呈现出与现代主义戏剧对抗的姿态。虽然理论界对于什么是后现代戏剧仍旧是众说纷纭,但后现代戏剧演出早已在当代剧场中“亮相”,并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法国太阳剧社的戏剧、谢克纳的环境戏剧、国内孟京辉创作的戏剧作品、一些地方戏剧节如乌镇戏剧节上出现的年轻创作者的大量戏剧作品,纷纷映入受众视野,虽然其中部分创作者并没有明确定位为后现代,但其艺术精神、创作指导思想等,都流露出后现代创作风格。这类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尽相同,而它们的创作形式都是集体创作。后现代戏剧与集体创作,究竟是谁选择了谁,很难清晰地划分。可是既然存在集体创作这一现象,也就意味着存在着某些必然性。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不难发现,与后现代价值观有着紧密联系。后现代戏剧创作突破了以往对“雅”“俗”定义的划分,大众掌控话语权的通俗文化地位日益提升,这对戏剧的权威、精英领导的局面造成了很大挑战[1]。

三、当代戏剧的集体创作现象辨析

(一)剧作者失去戏剧控制权

当代戏剧与集体创作的关系并不能通过只言片语解释清楚,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探析。以孟京辉导演创作的戏剧作品《寻欢作乐》为例,该剧作于2014年4月在蜂巢剧场连续上演三周。孟京辉导演改变了以往了戏剧创作模式,对戏剧进行了创新,在戏剧一开场,通过三个身着黑色衣服的演员吸引观众的眼球。这三人穿着黑衣、黑裤,戴着黑墨镜,激发了现场观众的好奇心,而后三人突然进行了一段狂野的说唱,末尾句的“快乐是什么?”突出戏剧主题。该剧作并没有遵循以往已经形成定式的戏剧演出方式,也毫无剧情可言,演员们只是按照26个英文字母从A到Z的顺序,借助关键词的暗示进行表演,呈现出一个啼笑皆非的恋爱故事,包括大师授课的故事,使得剧场观众笑声不断,获得很好的反响。但让观众发出笑声的点,并非戏剧中的人物或者情节,主要来自独具特色的台词和特有的表演风格。该剧作还改变了以往大家熟悉的精巧的戏剧结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寻欢作乐》的各个段落来看,各个段落对应整个剧作的主旨,演员在导演的指导下完成了精彩的戏剧表演。《寻欢作乐》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小高潮,而后采用峰回路转的手段,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戏剧[2]。

与以往戏剧形式相比,后现代戏剧在文本处理方面,改变固有模式,更加大胆、奔放,部分处理方式甚至可以称得上“野蛮”,分解了以往经典模式,改变了线性文本。后现代戏剧在不断发展实践中,改变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戏剧结构,更多地采用碎片化的情节、梦呓般的台词,一些情节甚至看起来不符合逻辑。不再照搬现有文本,而采用即兴创作的方式,是后现代戏剧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后现代戏剧创作过程中,戏剧创作者失去了权威性,为戏剧导演、演员提供了良好的、广阔的创作空间,促使集体创作蓬勃发展。

(二)导演的权威发生改变

在当代戏剧中,导演的权威也在发生改变,但改变得并不明显。虽然整体上看,一个戏剧舞台的呈现都出自导演,但实质上,导演的职能变化较大。从集体创作、工作坊看,无论是演员还是配合营造舞台效果的工作人员,他们都不是导演实现理想的载体,而是更多地为自己发声,是补充、延伸导演想法的创造者,有些甚至直接改变了导演最初的构思,进而呈现出全新的戏剧演出样式。在很多后现代戏剧中,一些舞台设计师、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导演,而很多后现代导演却成为剧作策划者。法国女导演姆努什金曾说过,导演需要充分利用好权利,去挖掘超过戏剧形式的情景,在戏剧中,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导演、演员、舞台技工的区分,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合作。这就意味着,在一台戏剧表现中,导演、演员、舞台设计者等人员都是这台戏剧的创作者,不再是局限于导演一人的戏剧[3]。在集体创作模式下,戏剧导演的职能必然会发生转变,就如同教育领域一般,教师需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戏剧创作更是如此,在集体创作模式下,导演不再是一人指挥,让万人执行,更多是进行领导、指引、协助的工作[4]。导演需要意识到自身戏剧创作角色转变,在后现代戏剧人集体创作中,促使各方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从而使戏剧演出呈现更好的效果。

(三)艺术家与观众关系发生转变

后现代戏剧改变了以往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不平等的关系。戏剧工作中由精英领导的局面被打破,艺术家们不能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引导、教化观众。此外,以往权威化、贵族化的观众,也不是观众席上的核心,艺术家们并不需要像以往一样,盲目地迎合这些权威、贵族而创作,不需要趋炎附势。在后现代戏剧中,艺术家们与观众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这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与观众一同进行集体创作。集体创作的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即兴、直觉、未知,需要创作者不断探究[5]。而观众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集体创作优势发挥到极致。事实上,好的戏剧,不仅仅体现在戏剧人在舞台上的呈现,更多的应当是融合了观众对演出的分析、融入,甚至促进了戏剧表演效果。这一作用有隐性,也有主观能动性,但无论怎样,观众都是后现代戏剧集体创作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结语

戏剧经过了长久发展,编剧、导演、演员成为创作核心,也有反向的,即按照观众好恶,向外辐射。但普遍存在的集体创作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通过对当代戏剧集体创作现象进行分析探索,不难发现,后现代价值观下,以往的剧作者戏剧控制权、精英领导不复存在,而集体创作在这种平等、全员参与的指导思想下,得到了发展并壮大,推动了戏剧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珏.关于后现代戏剧与集体创作的一点思考[J].上海戏剧,2016(4):40-43.

[2]袁盛勇.集体创作与后期延安文艺戏剧作品的形成:以《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的创制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124-141.

[3]首作帝.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研究(1928—1976)[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4]龚玉娇.我国当代戏剧“集体创作”现象辨析[J].戏剧文学,2021(1):4-11.

[5]陈梦梵.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戏曲现代戏剧本创作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21.

作者简介:

杨洋,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