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外实习组织与管理的一些思考

2021-01-12 06:56:05邓忠超朱仲本李鹏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高校

邓忠超 朱仲本 李鹏

摘要:校外实习是理工科大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校外实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接轨,逐步认识体会,从而更好地将所学运用到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开展好校外实习工作对于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校内教学不同,校外实习在课程组织、实施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区别。本文结合实习队的管理实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观点。

关键词:高校;校外实习;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

1.校外实习的重要性

校外实习是大学学习阶段极为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通常在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企业生产单位开展教学工作,通过一段较为集中的对生产实践的直接观察与认识,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对所学专业的研究对象进行各个技术环节的深入观察与认识。校外实习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加深对认识和总结,再次学习,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接轨,逐步认识体会 ,从而更好地将所学运用到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开展好校外实习工作对于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校外实习均在校外企业生产单位中执行,因此实习工作在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面临诸多复杂问题。目前实习工作已成为各个大学教学工作中开展难度最大的教学内容。开展大学教育校外实习工作执行方法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拟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认识实习工作的组织执行实践,开展相关讨论。

鉴于校外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国内外高校均对实习工作充分重视,建立起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我国的大学实习根据学校不同,相应的规则比较灵活。基本形成了以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主体,其它校企合作方式并存的实习教学模式。经过多年运行也取得了较好的学生培养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社会企业对承担大学生实习中的安全问题有较大顾虑。对于多数生产单位而言,生产作业区有一定危险性,大量学生进厂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使得企业对接待实习有很大顾虑;在政府相关的企业制度上,缺少对企业承担此类社会责任的鼓励政策;企业单位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相对较小,重视程度低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导致企业对接待大学生实习的相关工作普遍持消极态度。相关的制度建设、校企协调管理需要开展改革和推进。

在实习教学效果方面,目前的实习模式已成功运行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鉴于与船厂同样的实习学生人身安全方面的顾虑,实习教师普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学生安全相关的保障和管理工作。相关的实习队伍管理办法需要改革。

2.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思考

1)任课教师的职责

校外实习在课程组织、实施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区别,任课教师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当中所需要处理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任课教师需要做到三个负责。首先,须做到对学生负责。学生是校外实习的执行主体,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开阔眼界、收获知识、增长技能是实习工作的根本目的,实习队要保证将学生安安全全带出去,平平安安带回来,使学生学有所得;第二,须做到对学校负责。实习队在校外开展工作,是学校向社会的延申,代表了学校学校的形象。实习队须严格管理、统一行动、严谨治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向社会展示学校良好的形象;第三,必须做到对实习单位负责。实习单位克服众多不利因素为实习提供条件保障,实习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管理要求,坚决避免出现因实习造成的对单位生产的影响。以这三个负责为全部实习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控方向、落实细节才能保证校外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

实习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与过程管理是做好实习工作的基础。在校外实习的管理上,应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把实习管理体过程中的目标管理、运行管理、资源管理、安全管理和评价管理进行合理统筹。目标管理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统筹校企双方的述求,促使各方为培养高素质毕业生而共同努力。资源管理是实习管理体系的基础,为校外实习提供重要的人力、场地和资源支撑。运行管理是重点,宜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理顺运行逻辑,开展实习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实习安全关系到所有实习相关方,是实习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习管理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实习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评价管理是实习管理工作中的最终检验环节,是实习成果的最终评价。以上实习体系的几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一个贯穿实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应在实习工作中构建贯彻。

3)实习的组织与实施

为规范学生实习教学管理,应从五个方面加强实习管理。一是强调校外实习的全过程系统管理。管理工作应覆盖实习过程各个环节,包括实习准备、实习组织、实习评价等。二是明确各方的管理职责。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实习教学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部门,负责统筹指导实习工作;二级学院负责实习具体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实习相关企业提供相应实习条件保障,负责开展实习教学活动。三是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针对学生人数众多且实习单位相对较为分散的情况,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校外实习的管理效率。四是强化实习纪律。以实习评价为抓手,强化校外实习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纪律要求,保证实习按计划有序开展。五是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充分研究合理利用政府的实习财政补贴政策,协助企业获得支持,提高企业接纳实习的积极性。

4)实习过程的安全和意外事件管理

安全是校外实习中一个重要问题,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教学本身。安全隐患和风险事故是客观存在的,常常防不胜防,无法完全杜绝和消除。实习期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迅速启动安全应急預案,按照应急处置流程,及时有效的做好应急处置。当遇到的突发事件比较棘手,对师生的生命财产等构成威胁,事件又不在带队教师所掌控范围之内时,带队教师就要迅速向学院、学校汇报,调动现有资源,整合团队力量处理危机。总之,应急处置一定要坚持把实习学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把伤害降到最小。

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引起安全和意外问题的因素很多,可以概况为如下几类:1)自然因素引起的安全和意外问题。如风雨雷电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学生受伤;2)社会因素引起的安全和意外问题。如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冲突以及财物失窃等;3)企业生产现场事故引起的安全和意外问题。如吊物坠落、结构倾覆、燃气泄漏等引起的安全问题。

在实习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整个实习过程安全顺利的基础。 首先,需制订实习方案和安全预案,以应对校外实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安全事故。在实习方案中,要规定校外实习的相关单位,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分工。其次要确定校外实习具体日程,安排好实习指导教师,统计参加实习的学生信息,所有学生签订实习安全承诺书,为参加实习的全体师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准备应急药品。最后,还要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安全培训,明确指导教师安全管理责任,并在实习开始前一周,组织指导教师提前进行备课;对学生要专门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实习基地和各条实习路线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组设组长1名,组长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小组成员的安全管理。以我校为例,我校每年暑期都要组织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赴大连开展为期两周的船厂教学实习,学生到达实习基地后的第一个安排就是要参加实习动员大会,通过进行实习动员,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外实习的顺利开展。在实习过程中,还要做好加强在实习基地的食宿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校外实习安全风险防范指南。

5)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进行信息管理已成为潮流趋势。智慧化校园的全覆盖,使得手机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基于移动手机端开发学生实习管理系统将学生的实习管理与手机端联系起来,为学生与老师提供便捷,并且操作简单,为学校及企业实习管理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运行平台可有效促进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员子系统中,除了基础信息的维护和管理之外,还实现了实习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应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1)信息发布模块。用于对实习信息的实时发布,使实习对相关人员可及时收到实习的动态信息;2)学生状态报备模块。用于统计学生出勤情况、健康情況信息等;3)实习内容预习与辅导模块。用于对实习内容的预先介绍与讲解,便于学生进厂前进行预习;4)实习材料统计模块。用于在线收集学生的实习材料,和指导教师的在线评阅;5)实习档案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文档、视音频档案等。通过实习管理系统实现对校外实习的全过程管理。

3.结论

校外实习是理工科大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开展好校外实习工作对于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组织实习的亲身经理,提出了校外实习在课程组织、实施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工作思路,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陶松垒;陈天虹;浅谈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李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机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7年01期

[3]王艳琼;工科远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3期

[4]刘耀林;王章权;高校实验示范中心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研究及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年01期

[5]孟庆浩;闫慈;曾明;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交互式工学实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高校
关于当代电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分析
关于高速公路路政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关于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防范策略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9:28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5:55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04:02